跳至主要內容
產業觀察
人才發展
創新研發
跨域合作
ESG永續
榮耀時刻
校園動態
選單
產業觀察
人才發展
創新研發
跨域合作
ESG永續
榮耀時刻
校園動態
產業觀察
人才發展
創新研發
跨域合作
ESG永續
榮耀時刻
校園動態
選單
產業觀察
人才發展
創新研發
跨域合作
ESG永續
榮耀時刻
校園動態
產學合作
Home
/
產學合作
量子國家隊聯手仁寶開發退火運算應用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2025.05.07
成大副教授舒宇宸之數位退火研發推動計畫,近日與仁寶電腦啟動合作,將共同加速開發量子啟發運算的實務應用。
企業觀察
國科會
產學合作
跨域合作
軟體
量子
繼續閱讀
陽明交大電機學院慶三十 「產創聯盟」全面啟動!
文:Wa-People/王麗娟 Janet Wang
圖: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2025.03.28
陽明交大電機學院成立「產創聯盟」,將把教授群豐沛的研究動能,與產業展開跨界合作,已有近50家科技廠商率先加入。
3D IC
AI
人才
企業觀察
光陰的故事
光電
創新創業
大學人物
大學動態
施敏
機器人
生醫
產學合作
異質整合
英雄榜
通訊
電池
靜電
繼續閱讀
無私胸懷打造臺灣奇蹟 |《2024/2025產業人物雜誌》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2024.12.07
AI
STEM
中華企經會
人才
企業觀察
創新研發
半導體
大學人物
大學動態
工研院
施敏
機器人
活動
生醫
產學合作
產業人物
產業人物雜誌
產業觀察
自動化
英雄榜
跨域合作
電力
高熵合金
繼續閱讀
Anritsu與德大達拉斯分校合作 SC24展新系統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2024.11.25
Anritsu 安立知與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合作,於第 24 屆超級運算大會 (SC24) 展 示最新的網路系統。
企業觀察
大學動態
產學合作
量測
繼續閱讀
吳誠文:支持綠能永續 從科學園區擴散到所有產業
文:Wa-People/王麗娟 Janet Wang
圖: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2024.11.14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13日出席台積電台中 「零廢製造中心 」正式商轉典禮,恭喜台積電與合作夥伴完成重要里程碑。
中科
企業觀察
南科
國科會
循環經濟
永續
產學合作
碳排放
竹科
繼續閱讀
TSRI、imec、Europractice 攜手舉辦「臺歐晶片創新技術論壇」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2024.11.01
國研院半導體中心與比利時微電子中心(imec)及歐洲IC實作中心(Europractice),於布拉格舉辦「臺歐晶片創新技術論壇」。
AI
MEMS
企業觀察
半導體
國研院
活動
產學合作
產業觀察
矽光子
跨域合作
電源
繼續閱讀
中科推動人才培育計畫 扎根打造人才庫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2024.09.11
中科管理局舉辦「科學園區人才培育計畫亮點成果發表」記者會,邀請三所大學及與園區廠商展現計畫執行成果。
AI
中科
人才
企業觀察
半導體
機械
生技
產學合作
繼續閱讀
培育高科技人才 中山大學成立IC設計研究所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2024.08.07
中山大學113學年度正式成立「積體電路設計研究所」,聚焦發展積體電路設計,強調國際化教學與研究。
人才
企業觀察
大學動態
產學合作
繼續閱讀
高通支持學界人才培育 五年有成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2024.07.24
高通技術與全台10所大學近日共同發表2024第五屆「高通台灣研發合作計畫」傑出成果。
5G
人才
企業觀察
創新研發
大學動態
活動
產學合作
研發成果
車聯網
通訊
繼續閱讀
陽明交大積極培育AI人才 新思總裁談心法
文:Wa-People/王麗娟 Janet Wang
圖: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2024.03.30
「陽明交大 - 新思科技EDA/AI研發中心」成立,設於陽明交大產學創新研究學院(IAIS)內,雙方並簽訂合作備忘錄。
AI
EDA
人才
企業觀察
半導體
大學動態
產學合作
繼續閱讀
上一頁
頁面
1
頁面
2
下一頁
熱門文章
護國神山14埃米技術登場 更進步更省電
跟著新光大老闆學做人做事 學習武功受用一生
2025為AI Agent邁向企業關鍵年 數位勞動力時代將來臨
TI 於PCIM 2025展示功率密度與效率領域創新突破
高階手機需求強勁 Android晶片營收過半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