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成果

中山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謝淑貞與海洋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陳鎮東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改變珊瑚骨骼的晶體結構。
2025 ISSCC 學界有清大入選4篇、臺大入選3篇、陽明交大入選2篇、成大1 篇;業界則有台積電、聯發科技皆獲選5篇。
亞洲固態電路研討會(IEEE A-SSCC)今年即將邁向20週年,今年的投稿數量突破近10年來的最大值,達到了343篇。
國立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系教授杭大任跨校研究,聚焦於新穎碳化鉬邁科烯(MXene)電儲能柔性材料。
陽明交大一項突破性的超穎介面技術,能有效提升防偽標籤的色彩表現,大幅提升信用卡、護照等重要身份識別文件的安全性。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解密科技寶藏」專區今 (17)日於臺北世貿一館「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盛大開展。
清華大學物理系、前瞻量子科技研究中心教授禇志崧領導的研究團隊今天宣布,成功研發出全世界最小的量子電腦。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研究證實海洋浮游動物代謝的「糞粒」是主要的顆粒有機碳,可透過食物鏈儲存二氧化碳於深海。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在高雄「2024 Meet Greater South 亞灣創新X新創大南方」中發表南臺灣相關之科研成果。
亞果生醫2024年四月底又獲好消息,一口氣取得三張台灣衛福部(TFDA)第三等級醫療器材證書,增強營收動能。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