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

■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在緊急狀況發生時,透過緊急按鈕第一時間擷取監控畫面,並傳送到中控室,以達到校園監控零死角,進一步強化學童的校園安全,資策會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支持下結合國立台灣大學、台灣微軟、聯發科技、聯陽半導體、美國Aviacomm、新加坡PowerAutomation、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共同成立「台灣動態頻譜接取先導試驗工作群(TaiwanDynamicSpectrumAccessPilotGroup,DSA-PG.TW)」,接軌全球前瞻的DSA技術,首創在台北市麗山國小示範物聯校園監控系統。
圖說:凱為Cavium總裁暨執行長Syed Ali充滿信心表示,兩年前第一代伺服器單晶片ThunderX的成功,讓許多客戶與合作夥伴,對第二代產品ThunderX2充滿期待。
圖說:凱為Cavium總裁暨執行長SyedAli充滿信心表示,兩年前第一代伺服器單晶片ThunderX的成功,讓許多客戶與合作夥伴,對第二代產品ThunderX2充滿期待。■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採全自訂CaviumARM核心,凱為(Cavium)推出第二代伺服器單晶片ThunderX2,比起第一代的產品,單執行緒效能提高兩倍以上。此外,每個插槽最多提供54顆核心,插槽級效能也比第一代提高2.5倍以上。此外,在系統記憶體方面,ThunderX2的每個插槽有6個DDR4記憶體控制器。每個記憶體控制器有2個DIMM,因此每個插槽總共有12個DIMM。
圖說:凱為Cavium推出第二代伺服器單晶片 ─ ThunderX2,鎖定四類不同工作附載量的伺服器應用,ARM執行長Simon Segars 特別趕來站台。
圖說:凱為Cavium推出第二代伺服器單晶片─ThunderX2,鎖定四類不同工作附載量的伺服器應用,ARM執行長SimonSegars特別趕來站台。■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對於市場的高度掌握,可說是凱為(Cavium)(NASDAQ:CAVM)推出伺服器單晶片得以獲得成功的重要關鍵。繼兩年前,凱為推出第一代ARM核心的伺服器單晶片ThunderX之後,該公司在2016Computex展前夕,又宣布鎖定四大不同工作負載量的伺服器應用市場,推出第二代伺服器單晶片ThunderX2系列處理器單晶片。
圖說:
臺北市政府與台灣微軟代表與獲得金獎的「Park&Bike」團隊合影(左起:台灣微軟總經理邵光華、臺北市資訊局局長李維斌、「Park&Bike」團隊、臺北市交通局局長鍾慧諭、台灣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技術長葉光釗與台灣微軟開發體驗暨平台推廣事業總經理劉念臻)■文: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圖:Wa-People/編輯中心繼去年底臺北市政府「雲端即時開放資料服務」暨TaipeiOMG(Open,Mobility,Green)綠色交通應用開發大賽正式起跑後,最後共有10組一同角逐獎金10萬元的金獎殊榮。臺北市政府與台灣微軟共同宣佈此開發大賽由「Park&Bike」團隊的「Park&Bike123」獲得金獎;「我住新北市」團隊的「LazyPark懶人停」獲得銀獎;「創代科技Datarget」團隊的「公共運輸顯微鏡4D」獲得銅獎;另外,「Park&Bike」與「我住新北市」團隊並同時獲得MicrosoftAzure雲端服務使用程度最高的多元應用獎;由網友票選人氣投票獎則由WISW團隊的「YoubikeReserveSystem(YRS)」獲得。
圖說:工研院LIKA參賽團隊(右2至左2)以量測小提琴演奏者肌肉訊號的穿戴裝置,令OpenStack評審團驚艷,連中雙元,抱走「全方位大獎」(Grand Prize)、以及「最佳設計」兩項大獎,由行政院院長張善政(右1)及OpenStack基金會執行長Jonathan Bryce(左1)共同頒獎。
圖說:工研院LIKA參賽團隊(右2至左2)以量測小提琴演奏者肌肉訊號的穿戴裝置,令OpenStack評審團驚艷,連中雙元,抱走「全方位大獎」(GrandPrize)、以及「最佳設計」兩項大獎,由行政院院長張善政(右1)及OpenStack基金會執行長JonathanBryce(左1)共同頒獎。■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圖:Wa-People/編輯中心工研院獲得全球首場「OpenStack應用黑客松」競賽冠軍,軟體創新實力獲肯定。這項競賽由OpenStack基金會主辦,以「未來城市」為主題,有超過300名近50隊的高手參賽,工研院LIKA參賽團隊以量測小提琴演奏者肌肉訊號的穿戴裝置,令OpenStack評審團驚艷,連中雙元,抱走「全方位大獎」(GrandPrize)、以及「最佳設計」兩項大獎。
圖說:專為微軟Surface Pro 4量身打造的新一代實體保護蓋,搭載指紋辨識功能,提供使用者更多安全登入選擇。
圖說:專為微軟SurfacePro4量身打造的新一代實體保護蓋,搭載指紋辨識功能,提供使用者更多安全登入選擇。■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圖:Wa-People/編輯中心現今資訊安全與個人隱私防護的重要性,已成為消費者在選擇數位產品時的功能考量之一。Windows10自2015年7月底全球上市後屢創佳績,搭載Windows10最新科技應用之生物辨識功能的全新機種更是備受好評,對於WindowsHello生物辨識防護技術包括臉部、虹膜和指紋辨識的正面肯定,亦呼應消費者對其資安防護的需求。有鑒於此,微軟宣佈將推出專為SurfacePro4設計搭載指紋辨識功能的實體鍵盤保護蓋,輕觸鍵盤指紋辨識區塊即可安全快速登入,預計於春季電腦展在全台Surface授權經銷商正式亮相銷售。
圖說:台灣微軟與匯智資訊擴大CSP計畫合作 3年內預計讓10萬家中小企業上雲端。左起: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暨市場兼營運事業部總經理康容、台灣微軟總經理邵光華、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大中華區首席執行長賀樂賦(Ralph Haupter)、匯智資訊總經理林宜鋒、匯智資訊副總經理王耀章、台灣微軟中小企業解決方案暨經銷事業群總經理林祺斌。
圖說:台灣微軟與匯智資訊擴大CSP計畫合作3年內預計讓10萬家中小企業上雲端。左起: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暨市場兼營運事業部總經理康容、台灣微軟總經理邵光華、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大中華區首席執行長賀樂賦(RalphHaupter)、匯智資訊總經理林宜鋒、匯智資訊副總經理王耀章、台灣微軟中小企業解決方案暨經銷事業群總經理林祺斌。■文: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圖:Wa-People/編輯中心台灣微軟宣布,與台灣網域/網址申請、網站代管及虛擬主機服務的專業領導品牌─匯智資訊(WIS)擴大雲端解決方案供應商(CSP,CloudSolutionProvider)計畫合作,匯智資訊允諾將於未來三年內,預計讓服務的10萬家中小企業透過使用Office365的雲端服務以及整合其自創產品服務,讓這10萬家的中小企業輕鬆上雲端。
圖說:國立交通大學副校長陳俊勳(左)、HPE公司董事長王嘉昇(中)與中華大學校長鄭藏勝(右)
圖說:國立交通大學副校長陳俊勳(左)、HPE公司董事長王嘉昇(中)與中華大學校長鄭藏勝(右)■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圖:Wa-People/編輯中心國立交通大學、中華大學與HewlettPackardEnterprise公司(HPE)3月18日日共同宣布產學合作計畫,整合學界研究資源與業界技術平台進行未來城市相關研究與調查計畫,為台灣打造更即時、準確且流暢的智慧交通運輸服務。
圖說:「小餐廳大資料」研究計畫開跑,以Microsoft Azure 機器學習發現關聯性將資料變寶藏(左起:台灣微軟雲端事業發展副總經理周旺暾、森邦集團暨社團法人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董事長/副理事長徐和森、iCHEF 共同創辦人/技術長何明政)。
圖說:「小餐廳大資料」研究計畫開跑,以MicrosoftAzure機器學習發現關聯性將資料變寶藏(左起:台灣微軟雲端事業發展副總經理周旺暾、森邦集團暨社團法人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董事長/副理事長徐和森、iCHEF共同創辦人/技術長何明政)。■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圖:Wa-People/編輯中心因應餐廳營運模式的革新,資廚管理顧問有限公司(iCHEF)、微軟、森邦集團、國立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合作「小餐廳大資料」研究專案,透過iCHEFPOSApp收集森邦集團旗下「Tino’sPizza」餐廳的資料,利用微軟MicrosoftAzure機器學習工具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分析與預測,並委任國立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進行研究,以找出餐廳經營的潛規則並開發出自動化經營工具,打造餐廳營運最佳模式。
圖說:右起為台灣微軟企業服務事業群總經理 鍾芳琪、微軟大中華區物聯網事業主持人兼台灣微軟營運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康容、中保無限+執行長 林建涵、SIGMU集團中興保全科研本部總經理李榮貴。
圖說:右起為台灣微軟企業服務事業群總經理鍾芳琪、微軟大中華區物聯網事業主持人兼台灣微軟營運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康容、中保無限+執行長林建涵、SIGMU集團中興保全科研本部總經理李榮貴。■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圖:Wa-People/編輯中心微軟攜手中保開啟雲端居家微軟與經濟部合作成立「物聯網產業發展中心」之後,積極與各產業夥伴建立聯盟,與中保無限+在智慧居家的合作上持續精進,藉著中保無限+先進的無線偵測裝置,紀錄所有產生的數據,透過微軟Azure雲端平台及大數據分析,得以進一步瞭解與預測客戶使用狀況,為家中不同成員創造個人化的居家環境;同時藉由大數據分析,預測家中各項裝置的堪用情形與成員的生活習慣,為家庭提出主動關懷、主動保修服務,尤其在高齡及獨居比重漸增的社會中,顯得更為重要。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