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100 2024 臺灣勇奪15獎項

圖說:經濟部主辦R&D100記者會,前排左起為雷昇科技總經理李志昇、奈視科技執行長劉軍廷、紡織所協理邱勝福、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數發部數產署通傳組副組長陳慧慧、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經濟部部長郭智輝、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資策會副執行長楊仁達、奇美實業副總經理郭銘洲、岳揚智控總經理洪忠岳、維思感創總經理林育德。後排左起為中華電信研究院經理劉家宏、家福公關部部長陳依芳、力積電處長葛永年、台橡協理謝東昇、聯發科技通訊系統設計部協理孫偉男、統一超商行銷群協理林啟昌、仁寶電腦資深處長莊弘毅、中國鋼鐵綠能與系統整合研究發展處長陳宗榮、緯穎科技資深總監龎景德、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家屋督導蕭雅云。

經濟部今(11)日宣布,素有研發界奧斯卡獎美譽的2024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100 Awards),臺灣創新科技創史上最佳紀錄,勇奪15個獎項,是亞洲之冠、全球第二。工研院拿下8項大獎,資策會獲獎3項、紡織所3項、金屬中心1項。其中,共有13個獎項來自經濟部經費支持,獲獎技術呼應全球趨勢,聚焦半導體、資通訊、淨零排放、AI生態系趨勢,研發成果豐碩。其中工研院獲獎數名列全球第三,與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並列,超越國際知名企業陶氏化學(Dow)與杜邦(DuPont),特別在AI人工智慧和淨零技術上取得卓越成就,顯示我國創新研發能力顯赫且超越國際。

經濟部部長郭智輝表示,經濟部支持的研發成果已連續17年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累積達97個獎項,今年由經濟部科專成果支持的多項得獎技術,其中9成已經技轉廠商或成立新創公司,而今年獲獎的技術目前也已有9項和業者進行合作,成為技術的出海口,帶動產業價值。從得獎名單中可窺見世界的技術方向,包括半導體、資通訊、淨零排放、AI生態系應用等主題,像是工研院與力積電合作的3D AI晶片,功耗降低90%、資料速度提升8倍,以及工研院開發的碳捕獲及再利用技術,已與奇美實業合作並且進行場域實證,未來可每年減碳17.85萬噸,代表政府施政方向也正是全球發展的重點。其中,今年AI應用的技術更是大豐收,14項技術中佔了6項,從醫療照護到交通安全防護、能源管理、工業製程及瑕疵檢驗等,代表臺灣在AI技術發展往百工百業前進,並在全球供應鏈扮演著關鍵角色。

圖說:工研院研發的「煙道氣捕CO2 製造固碳PC技術」獲得2024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以碳捕獲及再利用技術,已與奇美實業合作並且進行場域實證,未來可每年減碳17.85萬噸。左起為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奇美實業副總郭銘洲、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

圖說:工研院與力積電(PSMC)合作研發「MOSAIC 3D AI 晶片」獲得2024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透過縮短晶片間傳輸距離,功耗降低90%、資料速度提升8倍。左起為工研院電光所總監朱慕道、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力積電處長葛永年。

圖說:紡織所研發的「菌絲皮培育系統」獲得2024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打破國際上菌絲體皮革養成採用多盤式培養的作法,可在連續且穩定控制培育環境與養分供給系統下,以成捲大面積的方式生產菌絲體皮革,加速此類獨特且新型態的永續皮革邁向產業化生產。左起為紡織所研究員周欣頴、張浩哲、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經濟部部長郭智輝、紡織所協理邱勝福、紡織所組長陳威宏。

此次2024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榮耀,不僅是台灣創新科技實力的具體展現,更凸顯了我國在全球科技研發領域的重要地位。透過政府政策的支持與研發機構的積極投入,臺灣在全球技術版圖中逐步奠定了領導地位,尤其在半導體、資通訊、AI和淨零排放等全球趨勢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未來經濟部將持續支持科研計畫讓技術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透過與產業界的密切合作,使這些優秀的創新技術不僅停留在實驗室,更能推動產業升級、提高國際競爭力。展望未來,奠基於台灣半導體及資通訊領域的優勢,結合不斷發展的AI技術,臺灣有望成為全球科技發展的重要樞紐,推動產業向前邁進,並在國際舞台上持續發光發熱,引領全球技術的進步與變革。

工研院衛星與5G通用軟體調適基地台技術廣泛應用: 適用5G地面通訊和衛星網路等多種行動接取應用。高性價比: 搭配商用現成硬體,降低基地台營運佈建成本。高效彈性 :可依應用需求進行基地台軟體調適,達到低延遲、高覆蓋、高容量、高傳輸速度等卓越性能。
工研院MOSAIC 3D AI 晶片技術創新:邏輯運算和記憶體整合在一起,設計出可彈性延伸的3D堆疊技術。節能減碳:晶片間的傳輸距離從微米(um)大幅縮短至奈米(nm),產生的熱能也僅1/10,成本也僅1/5。多元應用:具有模組化、多層次、易於擴展的優勢,可滿足各類型AI產品的應用需求,從攜帶式終端、邊緣運算裝置到HPC伺服器
工研院敏捷部署之需量反應能源管理系統創新節能:首創將AI導入能源管理與跨設備控制,調節食品零售業中空調、冷櫃等能耗設備。無痛轉換 : 安裝工期僅需三天,且無須更換昂貴價格設備綠能經濟:將食品零售業場域內之能耗設備,轉換為支援需量反應的儲能設備,讓業主可轉型為聚合商,為穩定電網與淨零排放做出巨大貢獻。
工研院煙道氣捕CO2 製造固碳PC技術固碳PC:全球首家以煙道氣捕獲的CO2為原料製備固碳PC(聚碳酸酯)。 原料安全:以CO2為原料,製程使用的醇類、催化劑皆能循環使用,相對於傳統光氣法更為環境友善,有害物質零排放。製程優勢:藉由新專利觸媒的開發,可有效縮短製程,並改善舊有製程共沸耗能問題,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減碳效應:與奇美原有技術相比,預估減少17% CO2排放量,未來每年可減碳17.85萬噸。
工研院線上X光關鍵尺寸量測系統關鍵尺寸X光量測技術,次奈米級精確度 ≤ 0.1 nm。高穿透率X光,完整解析半導體先進製程三維關鍵尺寸。國內首台先進製程前段關鍵尺寸量測設備。衍生新創公司「奈視科技」。
工研院觸覺感知導航內視鏡機器人全球首創一體式雷射雕刻成型的軟性管狀醫療機器人。體內自動導航具AI輔助導引:解決體內迷航,精準抵達病灶位置,無需經皮穿刺,提供最佳治療效果的試驗。全向性擺動:彎曲角度達210度,輕鬆觸及左上肺葉。即時觸覺回饋偵測:確保手術安全性。快速置換模組:適用多科別及適應症,減少消毒滅菌程序與感染風險。
工研院轉爐出鋼製程數位雙生系統技術創新:透過此以數位雙生概念開發「出鋼製程數位雙生系統」將能估算實境無法量測的資訊及推算經驗曲線,使模擬結果能貼近實際狀態,在介面化模擬過程中,提供使用者即時製程節能減碳:能降低過往轉爐製程所耗費的成本,並透過經驗數位化,有利於技術傳承多元應用:相關依賴經驗累積的功力,技術傳承不易,且含潛在製成失敗增加的成本與環境汙染風險等行業皆可應用。
工研院AI低碳無機聚合混凝土技術AI+材料理論基礎之運算平台:高配方預測結果準確率>80%,可整合多種資源物料於常溫下形成具有機械強度之低碳材料高循環材料占比之低碳配方:循環材料占比高並維持高品質,可達到100%使用資源物料,突破循環經濟瓶頸萬噸以上資源物料得以用低碳製程進行循環再生利用,營建相關產業得以取得低成本低碳足跡、品質可靠之建築材料
紡織所AI自我學習驗布系統自動穿布:磁吸固定布頭,1分鐘內完成穿布,提升上布效率。單人多機:一人可同時操作多台驗布機,優化人力配置,達到更高效的作業流程。高速檢驗:每分鐘120碼的高速瑕疵檢測,準確度高,效率超越人工檢測。自動調參:根據布料類型智能調整檢測環境,參數設定簡化,操作更便捷。智慧標記:自動記錄瑕疵位置並生成驗報,出貨控管變得輕鬆高效。複檢技術:雙重檢測機制,確保不漏檢、不過檢,檢測準確率超過95%,品質穩定可靠。
紡織所仿生單一材質皮革仿生結構:精準控制皮面纖維直徑,模擬真皮的自然觸感。單一材質:從皮面到基底,所有結構均採用同類材料製成,回收後無須分離即可重製。多元應用:根據不同需求設計多樣質感,擴大應用範圍。彈性透氣:可依應用需求調整延展性與透氣性,彈性延展性最高可達300%以上。永續循環:結合台橡公司的合成與再製技術,每塊皮革可循環再生5次以上。縮短製程:將人造皮革製造工序從八道縮減為三道,提升生產效率。環保淨零:製程中完全無需使用有機溶劑且無需上膠,大幅減少廢棄物產生。
紡織所菌絲皮培育系統新型態的永續皮革:由蕈菇菌絲體構成的獨特皮革,兼具環保與創新特質。革新性的培養方法:透過富含營養蛋白質的培養基布,強化菌絲體與基材的纏繞,顯著提升菌絲體胚皮與皮革的物理強度。成捲式培養系統:建立全自動化的菌液與養分供應系統,打造成捲式菌絲體胚皮培養流程,取代傳統的盤式培養方法,有效提高生產面積與效率。
資策會交通安全防護AI技術多元混合車流:適用東南亞特有汽機車混合車流之交通環境適應各型天候:可適應全天候白天、黑夜、晴天、雨天、霧天等各時段及各類天候,全球首創支援35類交通物件類型偵測,包括汽車、機車、行人、弱勢行人(輪椅)、救護車等。精準車牌辨識:支援動態遠/近距離與多角度車牌,適應臺灣近二十年車牌編碼規則。
資策會5G及AI賦能的智慧床墊照護系統離床預測:以AI技術預測未來的離床時機,防範失智症長者跌床事故,優化照護安排。動態學習:搭配床墊感知技術,快速適應長者睡眠模式及離床行為變化。低擾佈建:結合5G專網通訊及床墊感知,無需干擾長者作息,快速融入寢居空間。
金屬中心用於工業爐之可持久高效節能燃燒系統自主研發自預熱燃燒器技術:透過將爐內高溫煙氣的熱能轉移至助燃空氣,實現節能燃燒,能源節省最高25%,模組整合導入門檻較低、節能減碳效果佳。AI智慧優化節能演算:即時監控節能數據,透過AI技術構建優化模型,得出最適燃燒決策參數,可控制燃燒器切換時間、切換模式等關鍵參數,實現可持久節能燃燒。AI智慧監診模組:透過智慧監診演算法來計算爐體之健康度,藉由紅綠燈方式更直覺的提醒操作人員爐體狀況避免無預警停機。
資料來源: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整理製表:產業人物 Wa-Peopl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