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合作

圖說:新和Intertek 董事長李龍仁
圖說:新和Intertek董事長李龍仁■文:《哇-People!》編輯部■圖:照片來源:新和Intertek官網成立於1977年的韓國光學膜廠新和(ShinwhaIntertek),透過與客戶三星緊密合作,推出CLC膜(CholestericLiquidCrystalFilm),其增亮效果可以達到3M的DBEF增亮膜的90%,預計以DBEF增亮膜售價的八成銷售。
圖說:中國計量院院長張玉寬(前排左)、工研院量測中心主任段家瑞(前排右) 代表簽署兩岸計量科技合作備忘錄
圖說:中國計量院院長張玉寬(前排左)、工研院量測中心主任段家瑞(前排右)代表簽署兩岸計量科技合作備忘錄■撰文:《哇-People!》編輯部兩岸經貿在ECFA簽署後將日趨密切與頻繁,若能在標準等同的基礎上,簡化兩岸產品檢測及驗測程序,將有助於減少商品重複檢測與驗證資源。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為加速推動兩岸於先進量測技術的研究開發,積極促成「工研院」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簡稱中國計量院)共同簽署「兩岸計量科技合作備忘錄」。此次工研院與中國計量院合作,正是兩岸建立制度化合作機制的重要開端,預期未來達到標準相互認可後,便能發揮「一紙報告,兩岸接受」的功效,提升管理效能、降低成本,促使經貿活動更加活絡與便捷。
圖說:
■主持:王麗娟 Janet Wang■攝影:廖惠如 Carol Liao 以色列的高科技產品具備什麼樣的優勢? 台灣產業可以怎樣跟以色列的企業做合作呢?
圖說:
圖說:思源科技營運長鄧強生指出:思源科技Laker 65nm CMOS PDK即刻開始供貨,協助設計人員降低設計風險、且更能掌握設計良率。■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思源科技(SpringSoft)於2009年6月22日宣布,該公司與台積電(TSMC)簽署多年期技術協議,聯合開發和驗證尖端晶片製造技術的製程設計套件(PDK)。雙方的合作起因於客戶對思源科技 PDK的需求,並以相互支援可跨平台的PDK作為長期目標,為客製化晶片設計人員提供絕佳的製造彈性、技術選擇與設計生產力。
圖說:
圖說:中國附醫張坤正主任展示「U-華陀:無線近身網路」系統如何自動作出警示■撰稿:王麗娟(Janet Wang)■攝影:李慧臻(Jane Lee)2009年6月12日,「U-華陀:無線近身網路關鍵技術」計畫成果發表會,在交通大學舉行。交通大學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合作開發的「標靶式心電圖」,透過大小如鈕釦般的無線感測系統,將心電訊號等生理訊號傳輸到手機,透過專家系統篩選,一旦訊號出現危險值,則可即時為病人做緊急處理,預防併發症發生。
圖說:
圖說: 應用材料捐贈太陽能研究機台予台灣大學及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董事長暨執行長 Mike Splinter(居中)、台大副校長陳泰然,以及奈米元件實驗室主任楊富量同時出席捐贈儀式。■撰稿:王麗娟(Janet Wang)太陽能電池量產,產學研三方合作創舉。2009/6/4,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捐贈太陽能研究用系統「連續式濺鍍系統」予國立台灣大學(台大)及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奈米元件實驗室),開啟應用材料與台大及奈米元件實驗室的首次合作。
Cadence益華電腦於9月中旬宣布,與中芯國際(SMIC)合作,以Cadence的Virtuoso客製化設計平台最新版本為基礎,專為雙方採用中芯130奈米製程設計的混合訊號晶片之客戶,開發混合訊號參考流程(ReferenceFlow)與製程設計套件(PDK)。
圖說:
相片圖說:VC-1啟動數位電子產品新革命:(左至右)工研院黃得瑞顧問、技術處連華德、雷凌公司鄭雙徽總經理、台灣微軟技術中心總經理馬大康總經理、工研院李鍾熙院長、詹益仁所長及徐紹中副所長共同揭開VC-1硬體編碼器,象徵晶片化的硬體編碼器將點亮消費3C產品的應用新時代。攝影:ITRI工研院八月初與微軟(Microsoft)在新竹攜手發表Windows Media Video 9 (又稱VC-1)「硬體編解碼器」,為消費性電子產品帶來革命性變化!該項技術不僅使得影片轉檔速度提升20倍,更具備50~100倍的高倍數壓縮功能。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