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

圖說: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獲2020中國工程師學會「會士」殊榮
圖說: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獲2020中國工程師學會「會士」殊榮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博士榮獲2020年中國工程師學會「會士」之殊榮,長年致力於推動產官學研合作的無縫接軌,是橫跨產官學研各方面的工程科技領導者,具備卓越貢獻。他所開發的智慧型感測材料研發,為我國的智慧型裝置應用領域打下深厚基礎。
圖說:左起工研院智慧長照計劃總主持人莊曜宇、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退輔會處長陳正榮、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工研院院長劉文雄、退輔會副主委呂嘉凱、退輔會處長厲以剛、台北榮總院長張德明、高雄榮總院長林曜祥。
圖說:左起工研院智慧長照計劃總主持人莊曜宇、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退輔會處長陳正榮、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工研院院長劉文雄、退輔會副主委呂嘉凱、退輔會處長厲以剛、台北榮總院長張德明、高雄榮總院長林曜祥。工研院11日與國內最大照護機構—退輔會榮家榮院攜手投入「智慧長照共創簽約」合作,打造智慧照護驗證試驗場域。
圖說:工研院攜手產業合作,在17天內就完成臺灣首台呼吸器原型機並順利運轉,今日線上防疫科技記者會首度曝光,左起為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財團法人昭華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李清昭、成大醫院急診部教授紀志賢。
圖說:左起為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財團法人昭華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李清昭、成大醫院急診部教授紀志賢。工研院展現技術實力、產業鏈敏銳度,及跨領域合作素養,以17天完成臺灣首台呼吸器原型機,預計10月底試量產10台,進行各項法規驗證,同時號召業者加入生產,預計2021年6月量產100台,展現「Taiwan Helps」的實力。
圖說:呼吸醫療器材大廠崇仁科技創辦人李清昭看好臺灣開發呼吸器的潛能。
圖說:呼吸醫療器材大廠崇仁科技創辦人李清昭看好臺灣開發呼吸器的潛能。工研院8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已成功開發出呼吸器的原型機,並著手試量產及推動量產。呼吸治療醫材大廠崇仁科技創辦人李清昭強調,他看好臺灣的創新能量,未來若能開發出整合5G及物聯網的呼吸器,不但可以提高減輕醫護人員的辛苦,更能再次讓世界看見「Taiwan Helps」。
圖說:工研院舉辦線上記者會,發表「智慧關懷居家管理系統」。左起為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組長李國徵。
圖說:工研院舉辦線上記者會,發表「智慧關懷居家管理系統」。左起為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組長李國徵。工研院22日舉辦線上記者會,發表「智慧關懷居家管理系統」,以數位防疫科技力支持地方政府的第一線防疫關懷人員,透過系統自動排程訪查主動關懷,有效減輕里長、里幹事與警察等第一線防疫人員8成的關懷負擔,且透過多元感測資訊,降低定位誤差原本百公尺以上縮小至10公尺內,是防疫第一線人員的好幫手。
圖說:工研院研發的疫開罐, 為國人守護防疫線,左起行銷傳播處處長林佳蓉、生醫所所長林啟萬、生醫所副組長江佩馨、院長劉文雄、副院長張培仁
圖說:工研院研發的疫開罐, 為國人守護防疫線,左起行銷傳播處處長林佳蓉、生醫所所長林啟萬、生醫所副組長江佩馨、院長劉文雄、副院長張培仁入境前、登機前、進入密閉空間前,只需一小時的檢測時間,就能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病毒擋下來。工研院以科技力為國人守護防疫戰線,今(15)日發表簡稱「疫開罐」的「核酸分子檢測系統」,可望於六月底試量產一萬劑,技術移轉廠商後,年底可望協助廠商量產一百萬劑。
圖說: 工研院以線上記者會的方式發表「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左起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朱俊勳。
圖說: 工研院以線上記者會的方式發表「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左起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朱俊勳。 工研院結合AI技術防疫!今(9)日首度以線上記者會的方式發表「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以紅外線能量非接觸式探測方式,展現創新科技守護防疫的關鍵技術,未來若能與產業合作,可望大量布建於國中、國小校園、企業大樓、大型社區及車站等高人流出入的場域。
圖說:左起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臺企銀董事長黃博怡、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科睿唯安臺灣區總經理范永銀、信保基金董事長李耀魁、全國工業總會智慧財產權委員會執行秘書林富傑。
圖說:左起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臺企銀董事長黃博怡、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科睿唯安臺灣區總經理范永銀、信保基金董事長李耀魁、全國工業總會智慧財產權委員會執行秘書林富傑。美國科睿唯安11日頒發「德溫特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表彰工研院豐沛的研發能量與追求卓越創新之努力。本屆僅有4家國際學研機構獲選,不僅與法國原子能署、德國夫朗和斐協會,以及加州大學齊名;工研院更4度獲此殊榮,為亞洲獲獎最多次的研究機構。
圖說: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出版為胡定華先生傳記「胡定華創新行傳」。(圖:Wa-People資料中心)
圖說: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出版胡定華先生傳記「胡定華創新行傳」。(圖:Wa-People資料中心)台達電榮譽董事長鄭崇華、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漢民科技副董事長許金榮、優網通董事長楊秉禾、前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前科技部部長徐爵民、前清大校長劉炯朗、天下雜誌創辦人殷允芃、旺宏電子董事長吳敏求、體學生技董事長李鍾熙、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等產官學界人士蒞臨參加 。
圖說:國際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旗下楊森藥廠(Janssen Pharmaceuticals)與工研院共同研發「雙效免疫治療藥物開發技術」,開創國際創新合作里程碑,嬌生集團亞太創新中心資深總監夏明德博士(左二)、工研院生醫所王康力(左三)、工研院生醫所博士鄭平福(右三)、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右二) 皆出席記者會合影留念。
圖說:國際嬌生集團旗下楊森藥廠去年底宣布由Janssen與經濟部共同提供100萬美元,支持楊森與工研院共同研發「雙效免疫治療藥物開發技術」,此為臺灣與國際藥廠首次共同出資合作的案例,開啟我國生醫領域研究與國際創新合作模式的里程碑。嬌生集團亞太創新中心資深總監夏明德博士(左二)、工研院生醫所王康力(左三)、工研院生醫所博士鄭平福(右三)、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右二) 皆出席記者會合影留念。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