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

圖說: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組長趙祖佑(左三)率領研究團隊發表展望2022暨CES重點趨勢。
圖說: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組長趙祖佑(左三)率領研究團隊發表展望2022暨CES重點趨勢。工研院14日於線上舉辦「展望2022暨CES重點趨勢研討會」,由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資深研究團隊提供觀展的最新解析及2022年科技產業的總體觀察重點,期望提供多元思路,協助臺灣產業洞察市場脈動。
圖說:工研院舉辦「ITRI Tech Talent Week」線上活動,歡迎免費報名觀看。
圖說:工研院舉辦線上活動,歡迎免費報名觀看。為協助產業提前布局後疫情時代科技人才培育與發展趨勢,工研院舉辦「ITRI Tech Talent Week」線上活動深入解析關鍵議題,結合工研院技術案例與技術課程試讀,讓企業、求職者掌握轉型升級的契機,超前部署產業新局。
圖說:工研院攜手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舉辦「劉書勝紀念獎暨電網人才聯盟獎學金頒獎典禮」左起為台大副校長陳銘憲、台塑董事長暨工研院院士林健男、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台電董事長楊偉甫、亞力電機集團總裁暨工研院院士楊振通、台汽電公司董事長黃順義。
圖說:工研院攜手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舉辦「劉書勝紀念獎暨電網人才聯盟獎學金頒獎典禮」左起為台大副校長陳銘憲、台塑董事長暨工研院院士林健男、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台電董事長楊偉甫、亞力電機集團總裁暨工研院院士楊振通、台汽電公司董事長黃順義。
圖說:為臺灣寫下第一份發展IC技術計畫書的潘文淵(照片提供:工業技術研究院)
圖說:為臺灣寫下第一份發展IC技術計畫書的潘文淵(照片提供:工業技術研究院)臺灣半導體產業從零開始,從1976年開始,以45年時間打造出驚艷全球的成績。潘文淵一生沒有領過臺灣的薪水,卻以滿腔愛國的熱忱,為臺灣寫下第一份發展IC技術的計畫書,並盡心盡力地協助臺灣引進技術,成就如今臺灣半導體產業的世界地位。
圖說:2011年3月21日,工研院前院長暨聯電第一任董事長方賢齊100歲生日,眾人齊往美國紐約賀壽,潘文淵夫人(沈文燦)當時96歲,也親臨道賀。前排左起潘文淵夫人、方賢齊夫人、方賢齊、方賢齊女兒方怡紅;後排左起方賢齊女婿謝文寧、羅達賢夫人、羅達賢執行長、曹興誠董事長、史欽泰夫人、史欽泰董事長、虞華年顧問(接替潘文淵擔任美國TAC 顧問團召集人)、鄭國賓顧問。(照片提供:羅達賢)
圖說:2011年3月21日,工研院前院長暨聯電第一任董事長方賢齊100歲生日,眾人齊往美國紐約賀壽,潘文淵夫人(沈文燦)當時96歲,也親臨道賀。前排左起潘文淵夫人、方賢齊夫人、方賢齊、方賢齊女兒方怡紅;後排左起方賢齊女婿謝文寧、羅達賢夫人、羅達賢執行長、曹興誠董事長、史欽泰夫人、史欽泰董事長、虞華年顧問(接替潘文淵擔任美國TAC 顧問團召集人)、鄭國賓顧問。(照片提供:羅達賢)
圖說:在經濟部帶領下,工研院以三項智慧技術:「智慧熱影像安護系統」(圖上左右)「RGB-D AI機器人」(圖左下)「iPetWeaR智慧寵物項圈」(圖右下),獲得2022 CES創新獎。
圖說:在經濟部帶領下,工研院以三項智慧技術獲得2022 CES創新獎。全球消費性電子市場風向球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將於1月登場,其指標性大獎「消費性電子展創新獎」近日發布獲獎名單。工研院以智慧熱影像安護系統、智慧寵物項圈、RGB-D AI機器人創新技術同時勇奪三項創新獎。
圖說:工研院舉辦院士會議,邀請多位產業界重量級代表從淨零碳排趨勢下,產業如何克服挑戰掌握商機,提出許多寶貴建言。
圖說:工研院舉辦院士會議,邀請多位產業界重量級代表提出建言。前排左起為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榮剛集團創辦人陳興時、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行政院政務委員郭耀煌、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史欽泰、亞力電機集團總裁楊振通。後排左起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李源德、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暨執行長杜書伍、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憲銘、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院士、Onward Therapeutics董事長暨執行長葉常菁、工研院前瞻科技指導委員會召集人吳錦城院士、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
圖說: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右)是第一屆工研院院士, 16日特別出席見證蔡力行獲選為院士的榮光時刻。
圖說:首屆工研院院士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 特別出席見證蔡力行(左)獲選為院士的榮光時刻。「第十屆工研院院士授證典禮」16日舉行,新科院士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發表感言,感謝父母的養育與栽培,「還要感謝管我43年的太太」。他還特別感謝四位產業人物,分別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台積電共同創辦人曾繁城、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以及前交通部長葉匡時。
圖說:右起為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新竹市市長林智堅、新竹物流總經理李正義及仰德集團首席總顧問何煖軒,共同出席經濟部今與工研院、新竹物流、新竹市政府共同舉辦「自駕物流•智慧未來 臺灣首創自駕物流揭牌活動」。
圖說:右起為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新竹市市長林智堅、新竹物流總經理李正義及仰德集團首席總顧問何煖軒。經濟部今與工研院、新竹物流、新竹市政府共同舉辦「自駕物流•智慧未來 臺灣首創自駕物流揭牌活動」,宣布在新竹市區啟動自駕車物流服務,為全臺第一個直接在開放性真實人車混合道路進行的自駕物流實驗測試案例,全長約1.9公里,透過服務的可行性驗證將為可國內物流營運業導入創新營運模式。
圖說: 工業技術研究院開發出更輕巧更耐重的「軟體定義增強型機器人關節模組」獲 R&D 100 Awards 全球百大研發獎肯定。
圖說: 工業技術研究院的「軟體定義增強型機器人關節模組」獲 R&D 100 Awards肯定。工研院研發能量再受國際肯定!以智慧製造創新科技,勇奪2021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肯定,產業人物專訪工研院機械所經理周柏寰,介紹「軟體定義增強型機器人關節模組」為業界帶來更輕、更好用的機器人,具備業界最高的扭力體積比,重量輕40%,可透過積木式堆疊設計,快速建置多關節模組機器人,除了更輕,還能舉起更重的物品,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