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Wa-People/陳文玲 Evelyn Chen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2015.10.09
圖說:國研院儀科中心透過「光學系統整合研發聯盟」平台,結合巨積精密與師大機電系,成功研發「晶圓電性測試暨電路瑕疵檢測設備」。左起師大機電系教授張天立、儀科中心博士曾釋鋒、巨積精密總經理吳茂祥、儀科中心鍾健愷及巨積精密工程師吳博睿。■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圖:Wa-People/編輯中心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快速增長,對於IC精密檢測的需求亦不斷提高,推動了自動化檢測設備的市場發展。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儀科中心」)透過「光學系統整合研發聯盟」平台,結合巨積精密與師範大學機電工程系教授張天立研究團隊,共同研發「晶圓電性測試暨電路瑕疵檢測設備」,可協助國內廠商於半導體後段製程中快速精準判斷與篩選晶圓良窳。
- 文:Wa-People/陳文玲 Evelyn Chen
- 2015.08.20
■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數位學習發展大躍進!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空中大學攜手合作,推出「全台首創」授予跨校選修學生與社會人士的磨課師課程(MOOCs,大規模線上開放式課程)學分,學習者可透過清大線上學習課程,考試則到空大實體考試據點,成績合格者可獲得清華與空大共同承認的修課學分,往後進入兩校就讀即可抵免學分縮短修讀年限。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2015.07.01
圖說:交通大學應藝所2015創作聯展,參展作者合影■文: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圖:Wa-People/編輯中心交通大學藝文空間展出「実-2015交大應藝所創作聯展」,本展覽結合交大應藝所畢業生製作及三個課程,總共四項學生成果展出,課程包括了「繪本、漫畫和圖文小說創作」課程、「工業設計(二)」期中成果、通識中心「基本設計進階」課程期中成果。參展的應藝所畢業生共七人,工業設計組黃楷峻一位、視覺傳達組彭筱蓉、陳韋翰、王柏元、郭育伸、蘇勻、廖雅慧六位。其中六位同學分別從芬蘭、挪威、東京及京都結束交換生活回台,展出作品橫跨茶具組設計、插畫繪本、平面設計及纖維織品,展出內容豐富。
- 文:Wa-People/王麗娟 Janet Wang
- 圖: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2015.06.24
圖說:圖說:新思科技支持四所頂尖大學「IoT物聯網應用設計實驗室」啟動儀式,(左起)新思科技晶圓事業部總經理李明哲、台大電子所教授簡韶逸、成功大學電機系主任謝明得、新思科技行銷副總裁JohnKoeter、新思科技台灣總經理林榮堅、科技部長徐爵民、新思科技總裁暨執行長AartdeGeus、清華大學副校長吳誠文、新思科技解決方案事業群副總裁YankinTanurhan、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李鎮宜、交通大學電機學院院長杭學鳴。■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新思科技(Synopsys)22日宣布在國立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以及成功大學成立「IoT物聯網應用設計實驗室」,並展開一系列產學合作計劃。行政院科技部部長徐爵民以貴賓身分出席,Synopsys董事長暨共同執行長AartdeGeus特別自美國訪台,與清華大學副校長吳誠文、交通大學電機學院院長杭學鳴、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李鎮宜、成功大學電機系主任謝明得,以及台灣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吳安宇、台大電子所教授簡韶逸,共同參與啟用儀式。
- 文:Wa-People/陳文玲 Evelyn Chen
- 2015.06.23
■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以下簡稱國網中心)長期致力於培養台灣高速計算人才,於6月初舉辦「2015台灣學生叢集電腦競賽」(TaiwanStudentClusterChallenge,TSCC),晉級決賽的8支隊伍較勁,最後由清華大學「無法達成共識」與「按讚了解更多」隊勇奪冠亞軍。
- 文: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2015.06.17
圖說:交通大學陳智教授(右二)及電子系陳冠能教授(中)團隊利用特殊電鍍發展銅銅接合技術,為電子封裝技術,帶來重大突破。■文: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圖:Wa-People/編輯中心著名國際期刊科學報導(ScientificReports)於五月號刊出交通大學具突破性的電子封裝技術研發成果。交通大學材料系特聘教授暨奈米學士班主任陳智以及電子系教授暨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副院長陳冠能團隊,與美國UCLA杜經寧院士合作,在微電子封裝業的研究獲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