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動態

中山大學生技醫藥研究所助理教授孫羽佑,與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聖猶達兒童研究醫院跨國合作,將原本用於治療漸凍人的藥物,開發為非侵入式探測顯影技術。
陽明交大正式啟用全台大學首座「3R智慧教室」,積極推動台灣實驗動物福祉3R理念,並同時促進生技醫藥研究發展的承諾。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態與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林裕䕒研究發現,高經濟價值魚種將隨著全球暖化加劇而面臨資源枯竭風險。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攜手國家海洋研究院,共同舉辦國際太平洋海洋教育者網絡(IPMEN)二十週年大會。
陽明交大電子研究所開發出一款超穎透鏡,能成功駕馭深紫外光,解決光電及半導體領域的挑戰。
清大舉辦第一屆「清華永續獎」評選,共有55組師生與行政團隊、超過250人參賽,最終選出9組方案。
國立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發布《自願性碳權市場年度觀察報告:2024年度》,盼推動碳權市場知識的流通。
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人物,施敏院士(Dr. Simon M. Sze)(1936/3/21~2023/11/6)是改變世界的發明家、教育家。
陽明交大醫工系劉承揚教授研發團隊與振興醫院以及國研院儀科中心合作,成功研發出一款光纖麥克風。
陽明交大電機學院成立「產創聯盟」,將把教授群豐沛的研究動能,與產業展開跨界合作,已有近50家科技廠商率先加入。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