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

隨著全球積極推動自然正成長與生物多樣性保育,E Ink元太科技為香山濕地設立的一系列電子紙生態看板,已在新竹沿岸啟用。
環球晶圓榮獲行政院環保署「國家企業環保獎」銅級獎,已連續五年蟬聯此項殊榮,肯定公司在環境保護上的持續努力。
應材在亞洲六個營運據點首度聯合共同發起環境清潔行動,數百名跨區域員工及眷屬共同參與,為在地生態系統保育共盡心力。
中山大學海洋學系助理教授雷漢杰發現海水鹼度呈上升趨勢,證實海洋自然鹼化現象。成果獲「地球物理研究快報」刊登。
清華大學攜手竹中等新竹縣市5所高中職,成立「大新竹流域學校行動聯盟」,培育具備在地意識與行動力的下一代。
經濟部於3日舉辦「創新匯聚 榮耀全球 2025 Edison Awards獲獎」記者會,宣布臺灣拿下18座獎項,獲獎數量居全球第二。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態與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林裕䕒研究發現,高經濟價值魚種將隨著全球暖化加劇而面臨資源枯竭風險。
在環境部的支持下,工研院打造「生活碳足跡計算器」,讓使用者可以輕鬆量化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進一步優化個人減碳行為。
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張耿崚帶領團隊以海洋微藻與農業廢棄物研發環保減碳生物塑膠。
中山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謝淑貞與海洋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陳鎮東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改變珊瑚骨骼的晶體結構。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