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

圖說:工研院「雷射國產自主化、共創產業價值交流會」,連結產、學、研能量,形成上下游產業鏈,致力為台灣創造下一個新興產業!(左一)工研院雷射中心曹芳海主任、(左四)台勵福王文賢副總經理、(左五)統新光訊藍宏利總經理、(左六)新代科技蔡尤鏗董事長、(右四)東捷科技陳贊仁總經理、(右五)搏盟科技黃奇咸董事長、(右六)工研院段家瑞協理。
圖說:工研院「雷射國產自主化、共創產業價值交流會」,連結產、學、研能量,形成上下游產業鏈,致力為台灣創造下一個新興產業!(左一)工研院雷射中心曹芳海主任、(左四)台勵福王文賢副總經理、(左五)統新光訊藍宏利總經理、(左六)新代科技蔡尤鏗董事長、(右四)東捷科技陳贊仁總經理、(右五)搏盟科技黃奇咸董事長、(右六)工研院段家瑞協理。■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從雷射光源、控制器、金屬粉末、鋼材,到設備機台,經過多年努力,台灣雷射產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已然成形。從航太業、汽車業、醫療器材、到各種工業打樣及單件品項的獨特製造,雷射產業的應用層面廣泛,蘊含龐大商機。特別是雷射產業強調品質、創意、技術、機動等特性,都是台灣的強項,只要產業群聚效應發酵,台灣又一個新興產業的茁壯,指日可待。
■文:Wa-People/陳文玲 Evelyn Chen經濟部《2015中小企業白皮書》統計,23.5%台灣中小企業經營超過20年,大都面臨第二代接班問題,企業是否能順利接班轉型,對未來台灣經濟發展將產生連動效益。工研院產業學院為協助企業二代順利接班,首度在6月16日推出「企業二代接班人才研習班」,由創業有成的上市公司榮剛集團總裁陳興時、宏碁公司台灣營運總部總經理黃鐘鋒傳授家族企業第二代菁英企業經營及管理經驗,並邀請新生代接班人—環球水泥副總經理侯智元現身說法,傳授克服企業接班時面臨各種管理問題的辦法。
圖說:工研院與美國Brewer Science合作,將超高速反應感測器(Ultra-fast Sensor Systems)應用於智慧工廠,有效提升智慧型工廠的生產力。
圖說:工研院與美國BrewerScience合作,將超高速反應感測器(Ultra-fastSensorSystems)應用於智慧工廠,有效提升智慧型工廠的生產力。■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打造高效率的智慧型工廠,實現工業4.0世代,工研院(ITRI)與美國半導體公司布魯爾科技(BrewerScience)展開合作。雙方結合反應超快的感測器,以及軟硬系統整合能力,大幅提升生產效能,達到生產力4.0的目標。
圖說:工研院院士向政府提出「從新竹縣市推動智慧城市全國性示範場域再擴及六都」等多項建言。左起工研院院長劉仲明、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工研院院士施崇棠、林本堅、施振榮、陳顯彰、新竹縣政府秘書長楊文科。
圖說:工研院院士向政府提出「從新竹縣市推動智慧城市全國性示範場域再擴及六都」等多項建言。左起工研院院長劉仲明、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工研院院士施崇棠、林本堅、施振榮、陳顯彰、新竹縣政府秘書長楊文科。■文: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圖:Wa-People/編輯中心參考歐盟智慧城市的做法,工研院院士推動新竹縣市成為台灣兼具「智慧經濟」、「智慧環境」、「智慧政府」、「智慧生活」、「智慧交通」及「智慧人民」的智慧城市。
圖說:工研院開發整合軟性可撓曲式基板、網印技術、感測器、微處理器及藍芽傳輸晶片,可應用於心律偵測、跌倒偵測,及防走失定位。
圖說:工研院開發整合軟性可撓曲式基板、網印技術、感測器、微處理器及藍芽傳輸晶片,可應用於心律偵測、跌倒偵測,及防走失定位。■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把小小一枚智能感測便利貼置於鞋底,就能預防老人與小孩走失,還能聰明偵測到老人家跌倒,透過手機自動發出簡訊或自動撥打電話對外求援。2016年COMPUTEX展覽上,工研院以「智能感測便利貼」,製作出具備自動定位估能之GPS鞋,透過全球定位技術,預防老人或小孩走失。
圖說:工研院43週年工研菁英金牌獎得獎團隊,左起工研院材化所所長彭裕民、材化所研究主任吳弘俊、資通所所長闕志克、院長劉仲明、電光系統所經理汪德美、量測中心博士何信佳、電光系統所所長吳志毅,及量測中心主任林增耀。
圖說:工研院43週年工研菁英金牌獎得獎團隊,左起工研院材化所所長彭裕民、材化所研究主任吳弘俊、資通所所長闕志克、院長劉仲明、電光系統所經理汪德美、量測中心博士何信佳、電光系統所所長吳志毅,及量測中心主任林增耀。■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明(5)即將舉行43週年院慶。今年傑出研究獎金牌,分別由「無線行動3D掃描器」、「化學SEI改質長續航力電動車鋰電池」及「新世代溶液中奈米微粒監控系統」獲得;而產業化貢獻獎則由「從無到有建立台灣CloudOS新產業」團隊奪金。
圖說:工研院開發的「虛擬鋼琴」,運用3D手勢辨識系統,結合影像投影,在桌面上投影琴鍵,沒有實體琴鍵,也能真的彈出琴聲悠揚。
圖說:工研院開發的「虛擬鋼琴」,運用3D手勢辨識系統,結合影像投影,在桌面上投影琴鍵,沒有實體琴鍵,也能真的彈出琴聲悠揚。■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不見鋼琴,卻能憑空彈奏感性琴聲,這是2016年COMPUTEX展上,工研院結合多項技術,所展現的創新產品「虛擬鋼琴」。結合高效能虛擬觸控、3D手勢辨識、商品辨識系統,及影像投影技術,這款「虛擬鋼琴」可以搭配不同的影像顯示裝置,給人帶來創新的人機介面體驗。
圖說:工研院開發全球獨步的LED紫外光「筷潔菌」,獲得2016 COMPUTEX最佳產品獎
圖說:工研院開發全球獨步的LED紫外光「筷潔菌」,獲得2016COMPUTEX最佳產品獎■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2016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TAIPEI2016)頒發最佳產品獎(BestChoiceAward)給工研院以開發的「筷潔菌」。該項創新產品利用LED紫外光,強調只要90秒,就可以消滅99.99%的大腸桿菌。工研院結合光磊科技、光鼎電子等公司,採用相同技術原理開發的「光淨隨飲杯」,已逐步建構完整上中下游產業鏈預計,將於下半年量產,正式導入市場。
■文: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工研院衍生新創公司鼎唐能源科技,以「近無碳損纖維素生質丁醇技術ButyFix™」入圍2016年美國愛迪生發明大獎(EdisonAwards)「能源與永續」類的「替代能源」項目,並一舉拿下金牌,再一次讓臺灣科技研發成果站上國際舞台。
圖說:工研院致力於將U-Charger充電柱產業化,圖為在2016台灣國際電動車展中最新型的U-Charger充電柱
圖說:工研院致力於將U-Charger充電柱產業化,圖為在2016台灣國際電動車展中最新型的U-Charger充電柱■文: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圖:Wa-People/編輯中心根據調查,全台有近千支電動車的充電柱,提供裕隆、納智捷及BMW、Tesla等多款電動車用戶充電,其中逾8成來自工研院充電模組技術,顯示工研院在電動車充電技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2016台灣國際電動車展的台灣車輛研發聯盟主題館中,將展示裕隆電能採用工研院新一代充電模組的「U-charger充電柱」。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