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

圖說:工研院第三代七軸機器手臂,輕巧靈活,更像真臂,已獲清華大學採購二支。
圖說:工研院第三代七軸機器手臂,輕巧靈活,更像真臂,已獲清華大學採購二支。「2020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TAIROS)19日登場,工研院主題館展出十項創新技術,展現智慧製造、客製化、少量多樣等應用。其中,七軸機械手臂走出工廠、踏進生醫領域,已獲清華大學採購二支。請跟著《產業人物》主筆王麗娟採訪工研院機械所智慧機器人技術組組長黃甦博士。延伸閱讀:機器人聰明 數位轉型就靠它
圖說:「2020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開展,賴清德副總統(右二)到工研院主題館參觀,右一為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左二為科技部長吳政忠。(照片:工研院)
圖說:「2020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開展,賴清德副總統(右二)到工研院主題館參觀,右一為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左二為科技部長吳政忠。(照片:工研院)工研院發表可精準撿貨的「AI人工智慧自動標註系統」、將老師傅經驗數位化的「高品質研磨系統」、可用於生醫領域的「七軸驅控整合式關節機器手臂」等10項智慧機器人創新成果。
圖說:工研院攜手泰博科技與土耳其Arcelik開發「複合式個人化健康檢測站」,  坐上椅子、對準鏡頭,兩分鐘內健康狀況一目了然。
圖說:工研院攜手泰博科技與土耳其Arcelik開發「複合式個人化健康檢測站」, 坐上椅子、對準鏡頭,兩分鐘內健康狀況一目了然。該「複合式個人化健康檢測站」,兩分鐘內就可完成血壓、血氧、心電圖、體重與體溫等五大生理資訊量測,並可透過雲端將數據傳至醫院的醫療系統,即時掌握生理數據,降低醫護人員面對面接觸感染風險,目前已取得歐盟醫療器材CE認證,並在臺灣製造,外銷土耳其,不僅為土耳其醫護人員降低近身量測的疾病傳染風險,亦為臺灣醫療材搶進國際市場新商機。
圖說:半導體盛事「VLSI 國際研討會」因疫情延後四個月舉行。左起VLSI-TSA議程主席莊紹勳教授、工研院資通所所長闕志克、ERSO Award得獎人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ERSO Award得獎人中華精測總經理黃水可、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所長吳志毅、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羅達賢。
圖說:從1983年舉辦至今,2020年「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技術研討會」11日登場,因疫情延後四個月舉行。左起VLSI-TSA議程主席莊紹勳教授、工研院資通所所長闕志克、ERSO Award得獎人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ERSO Award得獎人中華精測總經理黃水可、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所長吳志毅、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羅達賢。台積電、聯發科、IBM、 Intel、NVIDIA、NTT Docomo、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京大學等專家學者現場分享
圖說:左起臺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盧展南及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接受產業人物主筆王麗娟專訪,分享台灣離岸風電的優勢與挑戰。
圖說:左起臺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盧展南及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接受產業人物主筆王麗娟專訪,分享台灣離岸風電的優勢與挑戰。台灣擁有全球風力發電的最佳場域,全世界前二十大排名中,台灣佔有十六。由工研院、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臺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主辦、英國在臺辦事處國際貿易部及臺灣風能協會協辦的「離岸風電對臺灣供電安全關鍵技術研討會」7月22日舉行。
圖說:工研院47歲了!在7月3日的院慶大會上,邀請副總統賴清德、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前來祝賀,同時也發表了台語創作歌曲「伸手」。
圖說:工研院47歲了!在7月3日的院慶大會上,邀請副總統賴清德、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前來祝賀,同時也發表了台語創作歌曲「伸手」。工業技術研究院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科技力守護台灣,獲得副總統賴清德的肯定並頒獎表揚。1973年成立的工業技術研究院,今年四十七歲!在7月3日的院慶大會上,首度發表的創作歌曲「伸手」,展現工研院各團隊抗疫成績及守護台灣的精神。《產業人物》主筆王麗娟首次以台語介紹工研院!
圖說:工研院47週年院慶,副總統賴清德及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肯定工研院是國家最重要的資產。副總統賴清德(左4)、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右4)、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左3)、立法委員廖國棟(右3)、立法委員鄭正鈐(左2)、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右2)、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左1)、工研院院友會理事長許金榮(右1)共同合影。
圖說:工研院47週年院慶,副總統賴清德及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肯定工研院是國家最重要的資產。副總統賴清德(左4)、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右4)、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左3)、立法委員廖國棟(右3)、立法委員鄭正鈐(左2)、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右2)、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左1)、工研院院友會理事長許金榮(右1)共同合影。賴清德頒發工研院防疫菁英特別獎,表揚工研院的防疫尖兵團隊,他並期許工研院持續作為臺灣產業競爭力提升、開創新局的領頭羊,為臺灣經濟締造另一番新格局。
圖說:和成、工業局與工研院合作,16日發表首條AI人工智慧CPS研磨拋光機器人技術與產線。右起為和成欣業副總經理康水竪、和成欣業總經理陳世傑、經濟部工業局副組長張明煥、彰化縣水五金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永芳、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組長黃甦、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組長郭子鑫。
圖說:在經濟部工業局支持下,工研院與衛浴大廠和成欣業(HCG)合作,16日發表首條AI人工智慧虛實整合系統研磨拋光機器人技術與產線,讓機器人擁有三覺:視覺、聽覺、觸覺,有助水龍頭研磨、拋光、瑕疵檢測一次到位。右起為和成欣業副總經理康水竪、和成欣業總經理陳世傑、經濟部工業局副組長張明煥、彰化縣水五金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永芳、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組長黃甦、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組長郭子鑫。
圖說:工研院AIdea人工智慧共創平台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提出「臺灣海洋廢棄物預測」議題,運用AI人工智慧分析全臺海岸121個測站的海洋廢棄物快篩調查數據,精準掌握海洋廢棄物分布。
圖說:工研院AIdea人工智慧共創平台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提出「臺灣海洋廢棄物預測」議題,運用AI人工智慧分析全臺海岸121個測站的海洋廢棄物快篩調查數據,精準掌握海洋廢棄物分布。工研院AIdea人工智慧共創平台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提出「臺灣海洋廢棄物預測」議題,運用AI人工智慧分析全臺海岸121個測站的海洋廢棄物快篩調查數據,精準掌握海洋廢棄物分布,為未來淨灘選址提供參考地點。
圖說: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室醫師使用工研院正壓式檢疫亭採檢,其專利正壓的安全設計,空氣只能由內往外送,採檢醫師僅需戴口罩,無須穿著防護衣。
圖說: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室醫師使用工研院正壓式檢疫亭採檢,其專利正壓的安全設計,空氣只能由內往外送,採檢醫師僅需戴口罩,無須穿著防護衣。台灣控制疫情得宜,但放眼全球,新冠狀病毒疫情爆發至今確診病例已逾630萬,造成37.5萬人死亡,逾2/3病例在歐美,在國境開封之前,工研院結合產業技術能量開發出正壓式檢疫亭,守護抗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下,加快採檢數量。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