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

圖說:經濟部技術處以科專補助工研院開發的「高擬真虛實互動模擬系統」,該技術已成功應用在台北市網球中心的爵沛高爾夫智慧球館,打造高球智慧場域。左起工研院服科中心執行長鄭仁傑、爵沛科技董事長楊沛峰、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開力肯材料科技董事長林三貴、台中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總經理張瑞昌。
經濟部技術處今日展示已成功應用在台北市網球中心的爵沛高爾夫智慧球館的「高擬真虛實互動模擬系統」,打造3D虛實融合高球智慧場域,由工研院推動產業聯盟。
圖說:左起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經濟部工業局副組長陳國軒、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總召集人彭裕民、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凃薏如。
工研院發表「認知檢測技術」並導入國泰人壽,可望為國內壽險業第一個採用「認知檢測技術」的市場化案例。
圖說:工研院衍生公司方均科技獲准進駐南科,方均科技執行長張均豪(右)與研發經理陳泰宏,於其ParyleneCVD鍍膜設備前合影。
國科會科學園區審議會第4次會議核准投資案通過核准工研院衍生的新創公司方均科技入區投資。
圖說:前排左起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陳正雄、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林明儒、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臺灣化學產業協會理事長陳偉望、臺灣區絲織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莊燿銘;後排左起台達電子工業企業永續發展部經理許惠卿、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許文通、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秘書長朱曦、工研院產業學院副執行長賴昶樺、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永續長謝英哲。
工研院偕同淨零永續人才聯盟夥伴舉辦「擘畫2023-淨零永續關鍵人才論壇」,與會產學研代表一致認為淨零轉型已非做不可,培訓綠色人才,則是企業當務之急。
圖說:前排左起為工研院機械所所長饒達仁、智慧製造大聯盟理事長柯拔希、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智慧機械中心執行長陳來勝;後排左起為誼卡董事長周志宜、富強鑫處長林宗彥、達梭系統業務總監張銘輝、機械公會監事召集人莊大力、中華電信海外分公司總經理吳學蘭、凱柏科技副總張景星、實威總經理許泰源、聯策科技協理李彥志。
經濟部舉辦智慧機械雲創新跨域服務成果論壇,由工研院、機械公會分別與國際軟體大廠達梭系統及中華電信簽署智慧機械雲合作意向書。
圖說:工研院在2,000多件參展作品中,以「我視AI魚缸」獲得「消費性電子展創新獎(CES 2023 Innovation Awards)」。
全球消費性電子市場風向球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將於1月登場,工研院以「我視AI魚缸」獲「消費性電子展創新獎」,這也是工研院參展以來累積獲得的第10個獎項。
圖說:工研院舉辦「2022科技公益經驗分享交流研討會」,左起慈濟基金會主任王運敬、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諮詢顧問羅達賢、工研院副總營運長何大安、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副主委謝國倫、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企業志工分項主持人賴世卿、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主任白益豪。
工研院今日舉辦「2022科技公益經驗分享交流研討會」,分享分享各項科技公益成果、及同仁翻山越嶺送電到花蓮原民部落的案例,期能啟發更多科技公益的好點子。
圖說:工研院榮獲我國人力資源領域最具代表性獎項「2022國家人才發展獎-機關(構)團體獎」,在人才發展與訓練品質上備受肯定。由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左)頒獎,工研院產業學院副執行長賴昶樺(右)代表出席受獎。
工研院獲頒臺灣人力資源領域最具代表性獎項「2022國家人才發展獎-機關(構)團體獎」,在人才發展與訓練品質上備受肯定,是政府、業界人才培育的好夥伴。
圖說:奧地利能源環球基金會主辦的全球能源獎,工研院榮獲2022年臺灣冠軍,日前於奧地利商務辦事處進行頒獎表揚。圖左起為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王漢英、能源局節能組副組長羅蕙琪與奧地利商務辦事處代表Hermann Ortner。
素有環保界奧斯卡獎之稱,規模最大的全球能源獎,日前公布2022年全球能源國家獎得獎名單。,工研院以「創新低碳吊扇技術」脫穎而出,勇奪全球能源國家獎臺灣冠軍。
圖說:工研院三項創新科技技術勇奪「2022 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研發團隊攜手產業赴美領獎,左起為工研院資通所副工程師黃聖棋、工研院電光所副理蔡婷舜、工研院電光所組長方彥翔、工研院電光所營運總監朱慕道、工研院北美公司總經理王韶華、塞拉尼斯Micromax北美技術經理Bradley Schic
自全球165項創新技術中脫穎而出,工研院三項創新科技技術勇奪「2022 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研發團隊攜手產業赴美領獎。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