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動態

國立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發布《自願性碳權市場年度觀察報告:2024年度》,盼推動碳權市場知識的流通。
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人物,施敏院士(Dr. Simon M. Sze)(1936/3/21~2023/11/6)是改變世界的發明家、教育家。
陽明交大醫工系劉承揚教授研發團隊與振興醫院以及國研院儀科中心合作,成功研發出一款光纖麥克風。
陽明交大電機學院成立「產創聯盟」,將把教授群豐沛的研究動能,與產業展開跨界合作,已有近50家科技廠商率先加入。
用光來改造分子,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團隊施展光催化的「逆向合成魔法」,突破藥物與材料科學。
國研院儀科中心協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台灣分會舉辦「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學生競賽(SPDC)。
國立中山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教授溫朝凱深耕無線通訊深度學習技術與MIMO多天線系統領域,獲國科會113年度傑出研究獎。
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長林宗賢因,當選2025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PTICA Fellow)。
陽明交大舉行四週年校慶大會,發表校歌《同行致遠》。由教職員合唱團首次獻唱,悠揚歌聲象徵學校傳承與創新的融合。
陽明交大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神經形態計算領域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第一作者杜傑世利在無需外部磁場的情況下實現了所謂 「無場翻轉」(FFS)。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