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中心

圖說:車駕中心提醒機車行經彎道時的防禦要領-開啟頭燈,配合凸面鏡可有助於提高對向車注意;入彎前預作煞車並減速,避免彎道中急煞車;不可輕忽道路中心線,宜靠右行駛並防範對向來車侵犯。
迎接長達10天的春節假期,車輛中心防禦駕駛教練團特別提醒民眾開車或騎車上路,不僅要遵守安全駕駛規則,更應牢記「防禦駕駛」的精神,以降低發生危險的機率。
圖說:車輛中心建置可對應國內外法規要求電子後視鏡檢測能量,協助業者搶佔商機。
許多車廠陸續規劃為新推出的車款配備電子後視鏡 (CMS) 來取代傳統後視鏡。歐盟地區已於2016更新ECE R46要求其產品性能,我國針對電子後視鏡的法規要求也預計於2023年1月1日起實施。
圖說:王正健接任車輛中心董事長暨總經理
車輛中心董事長黃隆洲於2022年10月28日第11屆第5次董監聯席會議中卸任,由王正健擔任車輛中心董事長暨總經理,帶領車輛中心協助台灣車輛產業升級發展。
圖說:經濟部宣布促成首件台美自駕合作案-優車智能,在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左二)與優車智能董事長楊嵩林(右二)、車輛中心董事長黃隆洲(右一)及美國在台協會(AIT)組長歐德瑞(左一)共同揭牌。
由車輛中心以專利技術作價方式與美國OPTIMAL集團合資成立的「優車智能,26日正式揭牌營運。臺灣法人研究機構與美國的第一個自駕系統商業合作案,將進軍北美校車市場。
圖說:車輛中心在TIE展出駕駛輔助Level3整合技術
車輛中心串連產業界研發的「駕駛輔助Level 3整合技術」取得五大創7新突破,10/13-15台美同步展示於「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及「美國華府台灣形象展」。
圖說:車輛中心2022年度課程出爐
圖說:車輛中心2022年度課程出爐車輛中心宣布,近期推出2022年專業課程總表,聚焦自駕車、智慧聯網、電動車等車輛產業熱門議題,傳授紮實的實務經驗,歡迎有興趣者踴躍報名,給自己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一路領先。更多課程資訊請上網搜尋「車輛中心教育訓練」或電洽04-7811-222分機2330企劃推廣處何小姐以了解更多課程訊息。
圖說:在經濟部林全能次長(左5)見證下,車輛中心董事長黃隆洲(左6)與義隆電子董事長(左4)邀集友達光電、奇美車電、中華汽車、華德動能、成運汽車、創奕能源、大聯大品佳簽署MOU成立「車用AI影像晶片與智慧座艙顯示模組產業聯盟」。
圖說:在經濟部林全能次長(左5)見證下,車輛中心董事長黃隆洲(左6)與義隆電子董事長(左4)邀集8廠商簽署MOU成立「車用AI影像晶片與智慧座艙顯示模組產業聯盟」。車輛中心於18日宣布與8廠商成立「車用AI影像晶片與智慧座艙顯示模組產業聯盟」共同簽署MOU,打造中下游智慧車電產業鏈。車輛中心董事長黃隆洲、義隆電子董事長葉儀晧、友達光電副總經理洪泓杰、奇美車電總經理徐學賢、中華汽車副總經理楊鴻慶、華德動能總經理楊誌榮、成運汽車吳忠錫、創奕能源董事長黃振聲、大聯大品佳集團董事長陳國源均出席。
圖說:鋰電池接點雷射銲接(圖片來源:工研院雷射中心)
圖說:鋰電池接點雷射銲接(圖片來源:工研院雷射中心)車輛中心參與工研院雷射中心所執行之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計畫,運用電腦輔助工程分析(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技術,進行鋰電池電極接點雷射銲接之結構安全性評估,除可減少開發試誤之成本耗費,也讓業者的鋰電池相關產品,能符合銲接強度與結構安全性要求。
圖說:車輛中心線上課程,培育專業車輛人才。
圖說:車輛中心線上課程,培育專業車輛人才。全球汽車市場已朝向智慧化、聯網化、電動化及共享化發展,帶動車用電子發展。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與車輛公會及電電公會合作,針對智慧車用電子領域,依產業急需強化之技術課程,依產業急需強化之技術課程,規劃專業課程,優先安排產學界資深專業講師,透過線上授課,在疫情嚴峻期間,培育次世代智慧車電人才,也為就業市場上的專業人才,更進一步技術加值。
圖說:車輛中心建立國內第一套產氫系統量測與驗證設備,可協助業者進行產氫系統評價,迎接綠能商機。
圖說:車輛中心建立國內第一套產氫系統量測與驗證設備,可協助業者進行產氫系統評價,迎接綠能商機。經車輛中心調查,國內產氫系統廠商以甲醇重組產氫技術為主,銷售範圍已遍布全球,對於第三方驗證能量需求迫切,車輛中心建立了國內第一套可同時分析超純氫與粗氫的檢測設備能量,也是目前國內唯一針對產氫系統能效與安全驗證的第三方獨立研究單位,可協助廠商迎接綠能商機。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