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

圖說: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陳良基,擔任第四屆龍騰微笑競賽評審團召集人。
圖說: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陳良基,擔任第四屆龍騰微笑競賽評審團召集人。■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攝影:李慧臻 Jane Lee第四屆龍騰微笑競賽評審召集人,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陳良基,對於今(2009)年的參賽隊伍表現表示稱許。他代表評審講評時說,今年185支參賽隊伍中,除對技術創新度與專利佈局十分重視外,對於營運規劃的深度及廣度,也較過去進步。不過,陳良基也提出建議,他建議大家可以朝向市場行銷創新模式多多進行思考。
圖說:
圖說:工研院電光所技術研發團隊,為國爭光!!第九屆華爾街日報創新獎,把「消費性電子類」首獎,頒發給這款「超薄音響喇叭」。■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2009年9月14日,工研院電光所研發的「超薄音響喇叭」,獲得美國華爾街日報全球科技創新獎得獎名單(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Technology Innovation Awards)「消費性電子類」首獎!
圖說:工研院延攬闕志克(Tzi-cker Chiueh)回台灣,擔任新成立的「雲端運算行動應用科技中心」主任。
圖說:工研院延攬闕志克(Tzi-cker Chiueh)回台灣,擔任新成立的「雲端運算行動應用科技中心」主任。■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工研院於2009年9月8日宣布成立「雲端運算行動應用科技中心」,由闕志克出掌主任,銜命為台灣資通訊產業開創新局。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表示,雲端運算將為資通訊產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為協助台灣業者在此領域搶得先機,工研院特成立雲端運算行動應用科技中心,並延攬闕志克博士等15人團隊回國,以結合軟硬體的行動應用為目標,讓一向以硬體見長的台灣業者,能在此波競賽中脫穎而出。
圖說:
圖說:工研院(ITRI)建立國際首座大尺寸薄膜太陽光驗證實驗室,為廠商節省送外國檢測時間。圖中為175公分高之工程師,站在高260cm寬220cm的太陽光電模組測試系統前。■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在地測試,省錢1/3有限的能源,越來越稀少珍貴。新能源產業開發,不但是人類重要任務,也可能蘊含新商機。為協助台灣生產的太陽光電模組更具國際競爭力,工研院「太陽光電測試實驗室」於9月7日正式對外開放服務。
圖說:五位交大畢業生在2001年創立的群聯電子,經營成績斐然。該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創辦人之一潘健成強調:交大教學生要「飲水思源」,對做人做事及經營事業,都非常受用。交大育成中心主任黃經堯(左)邀約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右)分享創業心得。
圖說:五位交大畢業生在2001年創立的群聯電子,經營成績斐然。該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創辦人之一潘健成強調:交大教學生要「飲水思源」,對做人做事及經營事業,都非常受用。交大育成中心主任黃經堯(左)邀約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右)分享創業心得。■主講:潘健成 K. S. Pua■撰稿/攝影:王麗娟Janet Wang2009年8月18日,新竹,16組入選的U-Start創業團隊,經歷三星期的訓練課程後,搭配著CEO-CLUB竹創會的夏季聚會,交大育成中心特別邀約交大傑出創業校友,群聯(Phison)董事長潘健成(K.S. Pua)分享經驗給年輕有夢的創業團隊。才剛從歐洲出差回來的潘健成,雖然還在調整時差,但他在精彩演說之後,還很熱心地回答學弟、妹及創業團隊的問題。
圖說:
圖說:工研院晶片中心吳誠文主任表示,PID結合了WiMAX晶片高頻寬的傳輸優勢,與Android高效能上網作業平台,適合各種需即時傳輸的多媒體影音服務。■王麗娟 Janet Wang迎接個人娛樂行動化時代,工研院系統晶片科技中心於2009年9月3日公開全球首支內建WiMAX晶片與Android作業平台的個人行動上網裝置PID(Personal Internet Device),傳輸資料速度比現行3G技術快5倍,傳輸畫質比現有DVD提高2~3倍,將提供更高效率的行動娛樂及影音整合解決方案。
圖說:
圖說:新東陽肉乾,把RFID技術應用在「加工食品流通履歷追蹤系統」■ 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工研院辨識與安全科技中心於7月22日發表創新成果,展示多項安全監控與RFID技術與應用系統,包括:主動警示保全的「智慧型影像監控前端系統」、為家電製程嚴格把關的「RFID嵌入電子產品PCB防偽追蹤系統」、以及讓消費者食得安心的「食品流通履歷追蹤系統」與全球體積最小「RFID微小化讀取模組」等多達9項創新成果。
圖說:2009 VLSI Week 吸引來自全球的半導體重要人士與台灣業界進行年度交流,圖右上方為IMEC 執行顧問Roger De Keersmaecker,VLSI Week 推手史欽泰博士,左一為台灣大學教授闕志達。
圖說:2009VLSIWeek吸引來自全球的半導體重要人士與台灣業界進行年度交流,圖右上方為IMEC執行顧問RogerDeKeersmaecker,VLSIWeek推手史欽泰博士,左一為台灣大學教授闕志達。■撰稿:王麗娟(Janet Wang)■攝影:李慧臻(Jane Lee)全球先進的半導體及系統晶片國際學術會議之一的VLSIWeek,4月27日起在新竹舉行三天,由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及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共同主辦,技術處、國貿局、教育部、半導體及IC相關產業贊助。
2009全球半導體界盛會「VLSIWEEK」半導體與IC設計議題4月27日隆重展開半導體界的盛會2009「VLSIWEEK」即將登場!由工研院主辦的「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系統暨應用研討會(VLSI-TSA)」與「設計、自動化暨測試研討會(VLSI-DAT)」(VLSIWEEK)每年均吸引無數國內外半導體專業人士參加,2009年的論文投稿數高達279篇。今年的VLSIWEEK將於4月27日~30日在新竹國賓飯店登場,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報名。
圖說:
照片圖說:工研院電光所詹益仁表示,工研院的技術團隊以優異的演算法,可大幅提升固態硬碟的寫入次數,並提供高於現今固態硬碟20倍的使用效率。攝影:Janet Wang固態硬碟(SSD, Solid State Disk)取代筆記型電腦過去的儲存裝置—硬碟(HDD),最大的好處除了可以解除筆記型電腦最常因攜帶的震動摔落造成硬碟損壞的情形外,也將促成更輕薄短小的筆記型電腦或行動運算裝置的蓬勃發展,因此固態硬碟已被視為是電子產業中,備受矚目的高成長課題之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