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

圖說:工研院舉辦「ITRI FORUM-New Opportunities for Eco-Innovation環境永續與創新商機論壇」;左至右為材化所蘇宗粲所長、中鋼鄒若齊董事長、「藍色經濟」概念創始人剛特• 鮑利(Gunter Pauli)、工研院徐爵民院長、工研院綠能所劉振邦副所長,工研院IEK蘇孟宗主任。
圖說:工研院舉辦「ITRIFORUM-NewOpportunitiesforEco-Innovation環境永續與創新商機論壇」;左至右為材化所蘇宗粲所長、中鋼鄒若齊董事長、「藍色經濟」概念創始人剛特•鮑利(GunterPauli)、工研院徐爵民院長、工研院綠能所劉振邦副所長,工研院IEK蘇孟宗主任。■文:Wa-People/洪瑞英RaeHung■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欣逢四十周年,工研院針近期日舉行「ITRIFORUM-NewOpportunitiesforEco-Innovation環境永續與創新商機論壇」,邀請「藍色經濟」概念創始人剛特‧鮑利(GunterPauli)闡釋藍色經濟概念與趨勢;另亦邀請中鋼董事長鄒若齊、安全衛生技術中心董事長于樹偉等與會與工研院院長徐爵民及各領域專家,分別從企業永續、工業安全、前瞻技術、潛在商機等層面提出觀點,期許帶動綠能永續之新商機發展。
圖說:工研院發表「藍光掃描顯微鏡(Blue-ray Scanning Microscopy, 簡稱BSM)」技術,其輕易對焦定位、小巧輕便、價格較低、易操作等優勢,為生物螢光顯微影像檢測打造新的里程碑。
圖說:工研院發表「藍光掃描顯微鏡(Blue-rayScanningMicroscopy,簡稱BSM)」技術,其輕易對焦定位、小巧輕便、價格較低、易操作等優勢,為生物螢光顯微影像檢測打造新的里程碑。■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圖:Wa-People/編輯中心光碟機產業再升級,看影片的藍光光碟機將拓展應用成為影像診斷醫療器材,變身為個人化預防醫學的重要利器!工研院近期發表創新的「藍光掃描顯微鏡(Blue-rayScanningMicroscopy,簡稱BSM)」技術,是利用藍光光碟機的雙物鏡光學頭加以改造,可讀取生物樣品螢光顯微影像,並解決傳統雷射掃描無法定址、重覆觀測分析的瓶頸,這是工研院繼帶動台灣光碟產業發展後,結合光電與生醫科學領域應用,為我國光碟機產業開發新動能,進入生醫科學領域的新契機。
圖說:工研院的「可摺疊觸控面板」,不僅能應用於腕戴式的創新產品,可摺疊收納的手持行動裝置也將指日可待。
圖說:工研院的「可摺疊觸控面板」,不僅能應用於腕戴式的創新產品,可摺疊收納的手持行動裝置也將指日可待。■文:Wa-People/洪瑞英RaeHu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掌握全球顯示產業發展趨勢工研院在TouchTaiwan2013展出20項顯示與觸控關鍵技術工研院以「智慧生活、觸動未來」(SmartLiving,TouchtheFuture)為主題,近期於TouchTaiwan2013中展出多項顯示與觸控所需之材料、設備、製程以及新興應用的關鍵技術,會中特別展出「可摺疊觸控面板」、「窄邊框薄型觸控模組」及「凹版轉印技術」等20項跨領域研發成果。
■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根據工研院IEKITIS計畫產業分析資料,2013年第二季台灣整體IC產業產值(含設計、製造、封裝、測試)達新台幣4,800億元,較2013年第一季大幅成長16.8%。台灣IC設計業表現受惠於中國大陸低價智慧手持裝置與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暢旺帶動,較2013年第一季上升20.2%,為表現最佳者。
■文:Wa-People/洪瑞英RaeHung2013年第一季我國電子材料產業回顧與展望根據工研院對我國2013年第一季的產業分析,2013年第一季電子材料產值新台幣806.5億元,較2012年第四季成長6.8%,也較2012年同期大幅成長18.6%。2013年全年我國電子材料產業產值預估可達到新台幣3,346億元,較2012年成長10.4%。預估2013年我國電子材料總產值可以達到新台幣3,346億元,較2012年成長10.4%
圖說:工研院太陽能電源轉換器測試實驗室,提供大至120kW之電源轉換器測試驗證,協助業者快速進入全球市場。
圖說:工研院太陽能電源轉換器測試實驗室,提供大至120kW之電源轉換器測試驗證,協助業者快速進入全球市場。■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圖:Wa-People/編輯中心工研院建置完成台灣唯一大功率太陽能電源轉換器測試實驗室,串聯起完整的太陽光電產業驗證能量,協助業者在國際競爭市場贏得先機,提供測試容量高達120kW的太陽能電源轉換器之測試驗證。同時藉由與國際驗證單位進行國際合作,加速相關認證標準的技術與系統建立,取得國際組織之認可,以協助業者快速取得國際承認之產品測試證明。
圖說:Intel實驗室副總裁暨整合平台研究總監Vida Ilderem 在2013年VLSI-TSA及VLSI-DAT上發表專題演講,分享Intel 實驗室在超省電晶片探索成果。
圖說:Intel實驗室副總裁暨整合平台研究總監VidaIlderem在2013年VLSI-TSA及VLSI-DAT上發表專題演講,分享Intel實驗室在超省電晶片探索成果。■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超省電探新路Intel實驗室全球半導體界追求省電晶片的極致,如今,不靠外接電源,也能運作的晶片,已走出一條令人期待的路。在英特爾實驗室(IntelLabs),ㄧ顆取名克萊蒙特(Claremont)的超省電晶片,是ㄧ顆真正x86架構的奔騰處理器,可以直接插上舊有的奔騰主機板上工作。Intel實驗室副總裁暨整合平台研究總監VidaIlderem在2013年VLSI-TSA及VLSI-DAT上發表專題演講,分享該實驗室在超省電晶片探索成果。
圖說:工研院宣佈成立國內第一個巨量資訊科技中心,工研院徐爵民院長(左)親自佈達,由余孝先博士(右)升任中心主任。
圖說:工研院宣佈成立國內第一個巨量資訊科技中心,工研院徐爵民院長(左)親自佈達,由余孝先博士(右)升任中心主任。■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國內第一個以巨量資料處理分析為主軸的研發中心,工研院「巨量資訊科技中心」7日成立,由原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余孝先博士擔任中心主任。該中心將號召具有資訊、數學、統計專長的人才,投入巨量資料分析的研究,初期職缺30名,等待好手加入。
圖說:工研院歡慶四十週年系列活動,6日邀請建邦創投董事長胡定華(右三)發表專題演講。左起:清華大學科管學院教授史欽泰、榮剛材料科技公司董事長陳興時、工研院院長徐爵民、建邦創業投資事業董事長胡定華、碩禾電子材料公司董事長陳繼仁、國光生技公司總經理留忠正。
圖說:工研院歡慶四十週年系列活動,6日邀請建邦創投董事長胡定華(右三)發表專題演講。左起:清華大學科管學院教授史欽泰、榮剛材料科技公司董事長陳興時、工研院院長徐爵民、建邦創業投資事業董事長胡定華、碩禾電子材料公司董事長陳繼仁、國光生技公司總經理留忠正。■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工研院四十歲了!工研院在台灣經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帶動高科技人才與產業的發展,孕育不少科技產業的CEO。今年在40週年院慶系列活動中,特別於5月6日,以「藍海系列:承先啟後典範傳承傑出院友座談會」,邀請建邦創業投資事業胡定華董事長與清華大學科管學院史欽泰教授、榮剛材料科技公司陳興時董事長、碩禾電子材料公司陳繼仁董事長、國光生技公司留忠正總經理等院友齊聚一堂,分享與工研院的淵源。與會院友對工研院在產業界的貢獻深表肯定,並期許工研院能以創新出發,持續帶動台灣產業向上成長。
圖說: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接受中央大學頒授名譽博士。
圖說: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接受中央大學頒授名譽博士。■文:Wa-People/洪瑞英RaeHu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中央大學繼近幾年由地球科學學院頒授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董事長、前日本首相海部俊樹名譽博士,今年再添兩位標竿人物,頒授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蔡清彥和美國亞利桑那州立((ArizonaStateUniversity,簡稱ASU)大學校長Dr.MichaelCrow名譽博士,表彰兩人於全球化的快速變動下,仍然分別在產業創新、教育改革上,發揮極大的社會影響力,開創新典範,為下一代樹立學習標竿。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