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

圖說:工研院2月參與國際組織FIDO聯盟舉辦之「2023 FIDO Taipei Seminar國際研討會」,並與FIDO聯盟臺灣分會會員共同展示零信任架構的5大關鍵面向,包括從使用者、裝置、網路環境、伺服器資料、應用程式等全方位資安解決方案。
「2023 FIDO Taipei Seminar國際研討會」在2月初登場,工研院日前也共同討論國際標準如何影響全球政府政策,並與FIDO聯盟臺灣分會會員共同展示零信任架構的5大關鍵面向。
圖說: 新竹律師公會與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以及工研院合作開設的「科技律師實務培訓計畫(第二期)」19日舉行結業式,與會貴賓第一排左至右為工研院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副執行長彭彥婷、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蔡昌憲、工研院副總暨法務長王鵬瑜、清華大學教授范建得、新竹律師公會理事長許民憲、全國律師聯合會理事長尤美女、新竹律師公會顧問楊明勳、新竹律師公會常務監事王彩又、新竹律師公會顧問魏翠亭。
新竹律師公會繼2016年創辦「科技律師實務培訓計畫」課程後,2022年再與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以及工研院合作,開設第二期培訓計畫課程。
圖說:經濟部與國科會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處共同參與APEC PPSTI 21會議。經濟部技術處邱求慧處長(右7)、國科會鄭慧娟研究員(左7),台灣代表團成員還包括工研院、金屬中心、災防中心和逢甲大學。
經濟部與國科會共同參與於美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APEC)第21次科技、技術及創新政策夥伴會議。
圖說:在經濟部帶領下,工研院連續6年,第7度榮獲「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持續蟬聯亞太區獲獎最多次研發機構之殊榮,獲獎次數亦居臺灣機構之首。
科睿唯安發布2023「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工研院連續6年第7度獲獎,為亞太及臺灣獲獎最多次研發機構。
圖說:工研院協助串聯必應創造等15家廠商,打造臺灣第一個結合5G專網的虛擬攝影棚,利用5G低延遲、高速度與多連結等特性,使異地影像能即時傳輸至攝影棚內,達到同步拍攝錄製的效果。
工研院與桃園市文化局攜手合作,在桃園陽光劇場整合規劃全國首座結合5G專網和XR虛擬攝影棚的場地拍攝服務的「LED次世代虛擬攝影棚」。
圖說:工研院連續12年舉辦《大桔大利積福企》公益桶柑義賣活動,今年擴大義賣範圍,推廣以工研院技術協助開發之農業衍生產品,如小花蔓澤蘭薰香、米糠洗手液等,也協助花東鳳梨釋迦廠商銷售。左起為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副主委謝國倫、顧問羅達賢、主委何大安、企業志工分項主持人賴世卿、中南部分項主持人黃新鉗。
工研院連續12年舉辦《大桔大利積福企》公益桶柑義賣活動,集結眾人之力放大公益力量,將所得淨利捐贈社福機構,深獲企業支持。今年更擴大義賣範圍。
圖說:工研院宣布與施蘭卜吉(SLB)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臺灣地熱再生能源開發。前排左起工研院綠能所組長顏志偉、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萬皓鵬、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王漢英、SLB GeothermEx 總經理 Ann Robertson-Tait、SLB經理謝雅君、SLB地質部門首席專家 Tito Perdana;後排左起SLB東亞區總經理 T. Monden、SLB北亞區總經理馮凱、SLB經理孫俊英。
工研院(9)日與全球油田服務龍頭施蘭卜吉(SLB)簽署在臺推廣電潛泵及相關服務合作備忘錄,引進適用於臺灣地質特性之電潛泵(ESP)設備,推動臺灣地熱再生能源開發。
圖說:工研院研發的「我視AI」魚缸,於CES 2023獲媒體高度肯定。
工研院於CES 2023展出的AI人工智慧、ICT資通訊等九項創新技術,獲國際媒體肯定報導,並吸引包括Nike、Panasonic、LG、3M等逾千家國際產、學、研單位與工研院洽談合作。
圖說:工研院與和碩聯合科技於CES 2023舉辦簽約儀式,左起為和碩聯合科技第六事業群總經理馮震宇、和碩聯合科技資深副總經理暨技術長徐衍珍、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北美辦公室主任王韶華。
工研院與和碩於CES 2023簽約,以工研院的「O-RAN節能專網網管技術」、「CBRS通訊協定解決方案」與和碩的5G O-RAN基地台、專網解決方案,搶進北美邁向全球電信新藍海。
圖說:工研院以創新低功耗雷達傳感技術,開發「智感心運動眼鏡」,只要輕鬆穿戴即可近距離感測、不受干擾,透過手機隨時掌握監測生理數據,提供使用者針對運動健康分析與管理,偵測效能可連續24小時,如同將健康管理師「戴」著走。
經濟部技術處支持工研院參展「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3」,於5日起一連四天展出涵蓋運動科技,AI人工智慧、ICT資通訊、機器人等九項創新技術。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