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動態

圖說: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邱政(左)與台科大化學工程系副教授江佳穎(右),中為台科大化工系越南籍博後武長江。
圖說:左為中山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邱政與台科大化學工程系副教授江佳穎(右),中為台科大化工系越南籍博後武長江。中山大學與台科大團隊在光觸媒「釩酸鉍」表面上進行光電催化反應,可使生質柴油廠的廢產物甘油,轉換成乾淨能源,這項對生質柴油產業有重大影響的研究,獲刊國際頂尖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圖說:交大通過ISO 45001:2018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國際驗證,台灣檢驗科技(SGS)黃世忠資深副總裁(右)授證予代理校長陳信宏。
圖說:交大通過ISO 45001:2018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國際驗證,台灣檢驗科技(SGS)黃世忠資深副總裁(右)授證予代理校長陳信宏。為建立更安全、友善及健康的工作環境,國立交通大學全校各系所動員,通過ISO 45001:2018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國際驗證。11月30日台灣檢驗科技(SGS)黃世忠資深副總裁授證予陳信宏代理校長,實踐交大校園與環境永續發展的目標。
圖說:左起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理事長吳盟分、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交通部部長林佳龍、中山大學副校長黃義佑、總務長林淵淙、其昜悠達總經理龔子琪。
圖說:左起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理事長吳盟分、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交通部部長林佳龍、中山大學副校長黃義佑、總務長林淵淙、其昜悠達總經理龔子琪。為響應全球環境永續發展目標,節能減碳,打造綠色低碳智慧校園,國立中山大學創先例,與其昜電動車旗下的悠達驅動合作,在校園內引進電動機車,提供民眾與教職員生前10分鐘免費騎乘服務,期能紓解校內交通運輸及污染問題。
圖說:右起淡江大學工學院院長暨AI創智學院院長李宗翰、淡江大學資訊長郭經華、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台灣微軟總經理孫基康、台灣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總經理潘先國。
圖說:右起淡江大學工學院院長暨AI創智學院院長李宗翰、淡江大學資訊長郭經華、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台灣微軟總經理孫基康、台灣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總經理潘先國。微軟25日宣布攜手淡江大學,打造全台首間全雲端校園,以每年培育6,000名具雲端素養之跨域人才為目標,呼應微軟在未來四年內將培育20萬產業數位人才的投資承諾。
圖說:IEEE國際固態電路學會(SSCS)18日舉行記者會,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右5)、臺大電機系暨電子所教授林宗賢(左5)、清大電機系教授張孟凡(右3)、交通大學電機系教授陳科宏(二排左4)、臺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教授楊家驤(二排左3)等嘉賓合影。
圖說:IEEE國際固態電路學會(SSCS)18日舉行記者會,除介紹2021 ISSCC(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台灣入選論文與大會年度論文之精華選萃外,也邀請到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等貴賓蒞臨出席,提供全球半導體產業趨勢與台灣指標性技術發展重點總覽。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右5)、臺大電機系暨電子所教授林宗賢(左5)、清大電機系教授張孟凡(右3)、交通大學電機系教授陳科宏(二排左4)、臺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教授楊家驤(二排左3)等嘉賓合影。
圖說:NVIDIA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獲臺灣大學頒發名譽博士學位
圖說:NVIDIA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獲臺灣大學頒發名譽博士學位,黃仁勳透過預錄影片表達感謝並接受此殊榮,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博士親自錄製引言祝福。NVIDIA (輝達)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今日獲臺灣大學頒發名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在人工智慧 (AI) 與高效能運算領域的重要貢獻,以及在持續創新的精神下,帶領 NVIDIA 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公司之一。
圖說:GOLF學用接軌聯盟正式成立社團,由緯創副董事長黃柏漙(右6)接任第一屆理事長,左1為微星科技行銷副總經理程惠正,左2為力成副總經理林宥翰,左4為友達光電董事長彭双浪,左6為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集委員萬美玲,右5為科技部部長吳政忠,右4為仁寶總經理翁宗斌,右2為緯育執行長許延岳。
圖說:GOLF學用接軌聯盟正式成立社團,由緯創副董事長黃柏漙(右6)接任第一屆理事長,左1為微星科技行銷副總經理程惠正,左2為力成副總經理林宥翰,左4為友達光電董事長彭双浪,左6為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集委員萬美玲,右5為科技部部長吳政忠,右4為仁寶總經理翁宗斌,右2為緯育執行長許延岳。2018年由企業主動發起的GOLF(Gap of Learning & Field)學用接軌聯盟,於10月正式立案成為社團法人永續經營。
圖說:清華大學前校長、旺宏電子及旺宏教育基金會董事劉炯朗享壽86歲。(Wa-People資料照)
圖說:清華大學前校長、旺宏電子及旺宏教育基金會董事劉炯朗享壽86歲。(Wa-People資料照)國立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7日病逝,享壽86歲。劉炯朗(1934-2020)於1998年放棄美國國籍,出任清華大學第二任遴選校長,4年任內以其睿智、親和的領導風格,提昇清華聲譽,獲企業捐助推動台積館、旺宏館等校園建設。此外,旺宏也發布新聞稿,對於擔任旺宏電子暨旺宏教育基金會董事的劉炯朗辭世深表哀慟,他長期從事電腦科學技術研究及教育工作,是台灣科技業與人才培育的重要推手。
圖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王雯靜(左)指導博士生曾琳蘆研發精準治療胃癌的標靶療法。
圖說:清華大學生分所教授王雯靜(左)指導博士生曾琳蘆研發精準治療胃癌的標靶療法。治療胃癌將有新的標靶療法!清華大學分生所特聘教授王雯靜領導的研究團隊,應用大數據找到了兩個造成胃癌惡化及轉移的關鍵生物標記,並採用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藥物來進行標靶治療,可有效消滅腫瘤細胞並抑制轉移,讓胃癌治療邁上精準醫療之路。這項研究成果上個月刊登在國際知名的《美國國家科學期刊》。
圖說:左起中山大學精準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馮已榕、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鄭光宏、精準醫學研究所所長薛佑玲、高雄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李敏輝、中山大學副校長蔡秀芬、校長鄭英耀、學士後醫學系籌備處主任鄭紹宇、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高齡整合照護科主任周明岳、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副教授楊閎蔚、生物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張榮賢、醫學科技研究所副教授廖子嫻。
圖說:中山大學積極申設醫學院,締約高雄榮民總醫院為教學醫院,左起中山大學精準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馮已榕、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鄭光宏、精準醫學研究所所長薛佑玲、高雄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李敏輝、中山大學副校長蔡秀芬、校長鄭英耀、學士後醫學系籌備處主任鄭紹宇、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高齡整合照護科主任周明岳、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副教授楊閎蔚、生物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張榮賢、醫學科技研究所副教授廖子嫻。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