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動態

圖說:中山大學攜手立陶宛開發高功率薄片雷射,這也是臺灣與立陶宛合作的第一件產學成果。
中山大學結合國內大學、企業與立陶宛雷射公司的切磨拋與鍍膜技術,完成驗證第一台高功率薄片型雷射,吸引立陶宛雷射協會會長格迪米納斯.拉丘凱蒂斯參訪。
圖說:普度大學工學院院長Dr. Mark Lundstrom(左)與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簽署學術交流備忘錄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美國普度大學將合作建立半導體國際人才培育平台,23日舉行學術交流備忘錄簽署儀式。
圖說:劉承揚教授(後排左1),與鄂暄蓓碩士(後排右一),及實驗室團隊合影。
陽明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劉承揚及碩士鄂暄蓓,成功利用人面蜘蛛吐出的蜘蛛絲,開發出光纖糖度感測器,將可做為下一世代的血糖偵測利器。
圖說:陽明交大與警政署首創全台開設科技犯罪偵查在職專班,建立警政資安生態體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警政署今年9月首創全台開設以科技犯罪偵查實務為主的「科技犯罪偵查資通訊碩士在職專班」,提升警政人員的資安素養,掌握資通訊安全尖端技術。
圖說:陽明交大與校友成立的安立璽榮生醫合作研發口服免疫調節藥物,右為陽明交大研發長暨腦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蔡金吾,左為安立璽榮生醫創辦人陳泓愷,同時也是陽明交大校友。
阿茲海默症經常伴隨著腦部免疫細胞過度活化。陽明交大與校友成立的安立璽榮生醫合作研發口服免疫調節藥物,已完成第一期臨床試驗,可望替阿茲海默症患者帶來新曙光。
圖說: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與富山縣氷見市役所簽訂合作備忘錄(MOU),由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學院副院長李香蘭(左)與日方氷見市長林正之代表簽訂。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與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團隊赴日本參與城市交流展、拜訪學術機構,並與富山縣氷見市役所簽訂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定期分享社區營造經驗、促進高雄市與冰見市的城市交流,共同開發臺日跨域實踐課程,培育全球在地化人才。
圖說:國研院儀科中心與成大產創總中心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暨國研院儀科中心成大辦公室揭牌儀式」。左起國研院副院長林博文、儀科中心主任楊燿州、成大產創總中心主任莊偉哲,與成大副校長蘇芳慶。
國研院儀科中心與成大產創總中心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暨國研院儀科中心成大辦公室揭牌儀式」,由成大產創總中心莊偉哲主任與國研院儀科中心楊燿州主任簽署合作備忘錄。
圖說:陽明交通大學團隊作品「應用於電動車與USB最新快充技術之氮化鎵單晶片400V轉48V直流直流轉換器」榮獲設計組銀獎,左1為得獎同學郭昱辰,左2為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中為得獎同學王資文、右3為副校長唐震寰,右2為得獎同學許雅婷。
圖說:陽明交通大學團隊榮獲設計組銀獎,左1為得獎同學郭昱辰,左2為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中為得獎同學王資文、右3為副校長唐震寰,右2為得獎同學許雅婷。第22屆「旺宏金矽獎—半導體設計與應用大賽」新竹地區大專院校表現亮眼,陽明交通大學團隊從275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奪得設計組鑽石大賞及最佳創意獎;清華大學團隊則獲頒應用組金獎及最佳創意獎的殊榮,兩校合計奪得129萬元獎學金。
圖說:南科產學醫交流平臺第三場媒合活動與會貴賓合影,右6為南科管理局上官天祥組長、右5為成大醫工系鄭國順教授、右4為嘉義基督教醫院姚維仁院長。
圖說:南科產學醫交流平臺第三場媒合活動與會貴賓合影,右6為南科管理局上官天祥組長、右5為成大醫工系鄭國順教授、右4為嘉義基督教醫院姚維仁院長。南科管理局與成功大學合作成立的「南科產學醫交流平臺」,日前舉辦了第三場媒合活動,邀請嘉義地區醫護團隊,包含小兒科、身心科、泌尿科、胸腔科、呼吸治療科、護理部與翔安生醫、迪威智能、台達電、廷鑫、群邁通訊等跨足生醫領域之廠商,及成大Spark新創團隊等單位代表於會中進行交流。
圖說:醫師工程師學生赴美進行實驗室研究,9名學生與前交通大學校長暨UCLA電機系院士張懋中(前排左2)合影。
圖說:醫師工程師學生赴美進行實驗室研究,9名學生與前交通大學校長暨UCLA電機系院士張懋中(前排左2)合影。陽明交大奠基於生物醫學和電子資通之厚實基礎,加速培養學子跨域學習、接軌國際的能力,將於今年暑期推出跨校區移動學習計畫,利用晚上及周末時段,開設專業領域入門基礎、新鮮人探索及專業實作微學分課程,激發不同領域學生對基礎知能的學習興趣,進而建立第二專長,提升個人的「不可取代性」。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