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人物

圖說:感謝旺宏慷慨捐助,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圖左)特別致贈清華之友圖書貴賓證予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圖右)。
圖說:感謝旺宏慷慨捐助,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圖左)特別致贈清華之友圖書貴賓證予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圖右)。■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如果你有一座花園和一間圖書館,就有了你所需的一切。」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11日在「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啟用典禮上致詞,引用了羅馬共和時期政治哲學家西賽羅的名句。
圖說: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金聯舫副院長喜歡閱讀,他推薦談決策的一本好書《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專訪內容將在『梅竹講堂-創新與創業』節目中播出。
圖說: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金聯舫副院長喜歡閱讀,他推薦談決策的一本好書《快思慢想》(Thinking,FastandSlow),專訪內容將在『梅竹講堂-創新與創業』節目中播出。■主持/撰稿:王麗娟Janet Wang■錄音/製作:林雨萱CathyLin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副院長金聯舫博士,於2012年底,獲得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院士的殊榮。他閒暇之餘喜歡看書,閱讀是他長期的嗜好。讀到好書時,他也非常樂於與人分享。
圖說:交通大學校友總會新任理事長,為交大計算與控制工程系63級的蔡豐賜。
圖說:交通大學校友總會新任理事長,為交大計算與控制工程系63級的蔡豐賜。■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交通大學校友總會2013年元月23日舉行理事長交接典禮,新任理事長為華孚科技及豐達科技董事長蔡豐賜,副理事長則由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及漢民董事長黃民奇出任。蔡豐賜為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工程系63級畢業,為交大傑出校友。1980年加入聯華神通集團,是台灣資訊化的元老級人物。他也是最早推廣IntelCPU、DEC迷你電腦,以及中文電腦的關鍵人物。
圖說:本周邀請到的來賓是,中央大學 EMBA 執行長李小梅教授。
圖說:本周邀請到的來賓是,中央大學EMBA執行長李小梅教授。■企劃/主持:王麗娟Janet Wang■錄音/製作:林雨萱CathyLin如果不是管理,很多大事,是完成不了的。管理,可以讓更多人朝向一個目標,共同努力,一起完成使命。有些人,可以把自己管理的很好,但要他管理別人,那可就困難了。因為,他怕當壞人。有些人,錯以為管理是輕鬆的工作,只要動動口、卻不動腦也不動手,這樣的後果是很恐怖的。
圖說:有抱負的年輕人是國家的希望與驕傲。交大學生推動「交傲計畫」系列活動正式開跑。
圖說:有抱負的年輕人是國家的希望與驕傲。交大學生推動「交傲計畫」系列活動正式開跑。■文:Wa-People/洪瑞英RaeHu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國立交通大學學生自發性推動「交傲計畫」,期望推動台灣的下一個50年的進步與成長。該計畫在12月3日啟動,目標參與人數550人。當天現場募集了約200位同學戴上刻有NCTUProud及編號的識別手環,並共同宣示「五十年前,雖然沒有機會參與。未來五十年,我將盡心盡力,為自己,為學校,為社會。我們,將成為這交傲的一代」。期望凝聚學生對學校與社會的認同感,為未來五十年創造更好的明天。
圖說:清華校長陳力俊贈送法藍瓷,感謝根岸英一教授到清華分享智慧與知識。
圖說:清華校長陳力俊贈送法藍瓷,感謝根岸英一教授到清華分享智慧與知識。■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圖:Wa-People/編輯中心慶祝中國化學年會80周年,國立清華大學11月29日邀請2010年諾貝爾獎化學獎得主根岸英一教授(Prof.Ei-ichiNegishi)到清華演講。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表示,今年清華一共有六位諾貝爾大師到訪,他相信學生都能這些大師身上學他們的智慧與知識。為了一堵大師風采,演講廳湧入許多學生,學生表示,根岸英一教授是化學巨擘,能到在校園聽到如此大師級演講,實在是「賺到了」。今年77歲的根岸英一為日本人,為普渡大學教授,專長為「金屬有機化學」和「有機合成方法學領域」,研究成果卓越。其中,「鈀金屬耦合反應」為化學界重大學術研究成果,它的發展使得在合成複雜的有機分子上變得容易且更有效率,而根岸英一則是發展此反應的先驅。
圖說:交通大學紀念對該校做出巨大貢獻的學長王兆振,特舉辦「台灣半導體發展七賢之一~王兆振院士紀念展」。交通大學吳妍華校長、張俊彥前校長、施敏教授、建邦創投董事長胡定華、中研院彭旭明副院長、工研院蔡新源協理,及王兆振的女兒王西美一起出席紀念展記者會。
圖說:交通大學紀念對該校做出巨大貢獻的學長王兆振,特舉辦「台灣半導體發展七賢之一~王兆振院士紀念展」。交通大學吳妍華校長、張俊彥前校長、施敏教授、建邦創投董事長胡定華、中研院彭旭明副院長、工研院蔡新源協理,及王兆振的女兒王西美一起出席紀念展記者會。■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國立交通大學於26日舉行王兆振院士紀念展,以緬懷及表彰台灣半導體發展七賢之一的王兆振對交通大學在台復校初期創建維艱的大力支持,以及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貢獻。享譽國際科學家體現愛國愛校之心王兆振於1914年10月20日出生,193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38年及1940年分別取得美國哈佛大學電子物理碩士及科學博士學位。王兆振是國際著名的電子物理學家,專長為應用物理科學、工程科學及物理。1957年當選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Fellow),1961年當選美國科學促進學會會士(AAASFellow),並於1968年當選中研院第7屆院士。
圖說:追求卓越需要堅持與熱情。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兼EMBA執行長黃崇興的故事,即是典範。(照片來源:台大EMBA)
圖說:追求卓越需要堅持與熱情。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兼EMBA執行長黃崇興的故事,即是典範。(照片來源:台大EMBA)■企劃/主持:王麗娟Janet Wang■錄音/製作:林雨萱CathyLin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兼EMBA執行長黃崇興成長在淳樸的大溪。高中以前,大溪是他的生活範圍,生活地圖最大範圍,是桃園市區。一本哥哥用過的參考書,是黃崇興唯一的課外讀物。考上高中、同時也考上師專與五專的他,靠著老師到家裡來說服家長,終於獲得就讀建國中學的機會。成績一路優異的他,考上台灣大學時,頓時成了轟動大溪的一號人物。
圖說:剛升任元培科技大學校長,林志城對於如何培育傑出產業人才,有獨到想法。
圖說:剛升任元培科技大學校長,林志城對於如何培育傑出產業人才,有獨到想法。■企劃/主持:王麗娟Janet Wang■錄音/製作:林雨萱CathyLin元培科技大學林志城校長說,身為大學校長,除了專業領域的努力與成就外,還必須激勵學校教授,在學術研究上進步,並且在人才培育上,為產業與社會國家棟梁。宜蘭人,林志城是家中長子,從小在父母的期望中長大。談挫折,林志城說自己考大學時,是一大考驗。第一年失常,第二年還是沒有符合父母期望。
圖說:產學合作正是創造商業價值與經濟成長的推動力。元培科技大學技術移轉廠商,實際商品化後,相當受市場歡迎。(照片提供:元培科技大學)
圖說:產學合作正是創造商業價值與經濟成長的推動力。元培科技大學技術移轉廠商,實際商品化後,相當受市場歡迎。(照片提供:元培科技大學)■文/圖:姚霞芬Sophia教育部評鑑一等榮耀元培科技大學林志城校長研究成果豐碩,學術期刊論文已發表42篇(含已接受5篇)、研討會論文59篇、著書專節14項、取得字號之申請專利4項(申請中7項)、技術移轉3項。研究主題不侷限於求學期間所學的專長與方向,更能配合學校發展及研究資源,積極開拓創新研究領域,展現獨立創作、執行與發表能力。林志城校長產學經驗豐富並有乙毒證照,積極從事產學合作各項努力,首創每週一次的「生技產業實務講座」,邀請企業研發主管或專家至學校,4年來竟已舉辦130多場。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在沒有太多經費補助下,每年主辦2場以上的論壇與研討會,透過他與其正式簽署聯盟企業機構已超過30家,建教合作單位亦超過30個。因此在短短時間內率生技系師生獲得教育部評鑑為一等之榮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