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

圖說:2018亞太颱風會議暨颱洪國際研討會大合照
圖說:2018亞太颱風會議暨颱洪國際研討會大合照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於5月8至10日舉行「2018亞太颱風會議暨颱洪國際研討會」,分別從大氣、水文及社會經濟議程,針對會議主題「氣象災害數位創新之永續發展」進行探討。
圖說:中科管理局長陳銘煌(左起)、國研院副院長林盈達、科技部次長許有進及國網中心主任謝錫堃在台灣杉前合影
圖說:中科管理局長陳銘煌(左起)、國研院副院長林盈達、科技部次長許有進及國網中心主任謝錫堃在台灣杉前合影為解決國內高速計算資源不足的問題,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建置新一代Peta級高速計算主機,並以台灣特有物種「台灣杉TAIWANIA」命名,8日正式加入科研服務行列
圖說: 2012-2016台灣論文發表量的世界排名及比重(論文發表數量皆以5年為一單位來進行統計) 。
圖說: 2012-2016台灣論文發表量的世界排名及比重(論文發表數量皆以5年為一單位來進行統計) 根據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政中心)最新的分析結果顯示,近年來,台灣論文發表量成長雖有減緩的趨勢,但各項品質相關指標皆明顯進步,且已逐漸接近領先群。
圖說:David Fogel(右四)與主辦單位台南大學教授李健興、楊弘敦召集人、大仁科大校長王駿發、智崴集團董事長歐陽志宏等貴賓一同合影。
圖說:David Fogel(右四)與主辦單位台南大學教授李健興、楊弘敦召集人、大仁科大校長王駿發、智崴集團董事長歐陽志宏等貴賓一同合影。國際AI大師Dr. David Fogel 3/28在「人工智慧國際產學論壇」發表主題演講,分享AI應用於產業界之相關經驗與見解,期望能為南臺灣產學界帶來更多刺激與啟發,帶動產業成長並能與國際接軌。
圖說:國研院科政中心主任莊裕澤勉勵創業團隊勇於主動向業界前輩和創投學習。
圖說:國研院科政中心主任莊裕澤勉勵創業團隊勇於主動向業界前輩和創投學習。由科技部指導,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執行之「107年度第一梯次創新創業激勵計畫」,於8日假龍潭渴望會館揭開序幕。
圖說:左起Cadence亞太區系統解決方案總監張永專、科技部半導體射月計畫執行長李泰成、國研院晶片中心副主任王建鎮、國研院副院長林盈達、Cadence全球副總裁石豐瑜、Cadence副總裁暨系統與驗證部門總經理Paul Cunningham、Cadence人力資源資深處長Annamarie Dunn、Cadence台灣區總經理宋栢安。
圖說:晶片中心(CIC)與益華電腦(Cadence)共同宣布強化合作,加速AI晶片設計與驗證開發。左起Cadence亞太區系統解決方案總監張永專、科技部半導體射月計畫執行長李泰成、國研院晶片中心副主任王建鎮、國研院副院長林盈達、Cadence全球副總裁石豐瑜、Cadence副總裁暨系統與驗證部門總經理Paul Cunningham、Cadence人力資源資深處長Annamarie Dunn、Cadence台灣區總經理宋栢安。
圖說:淡水魚比海水魚擁有更多的感知紫外光與紅光的視覺基因(圖為青鱂魚)。
圖說:淡水魚比海水魚擁有更多的感知紫外光與紅光的視覺基因(圖為青鱂魚)。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王豐寓博士和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林進之博士、王子元博士及李文雄院士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究「魚類視覺基因演化以及在環境適應上的影響」,於2017年11月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自然》(Nature)旗下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圖說:儀科中心利用熱紅外影像監測儀器所拍攝的陸域風機照片,可即時監測葉片結構的熱輻射狀態。
圖說:儀科中心利用熱紅外影像監測儀器所拍攝的陸域風機照片,可即時監測葉片結構的熱輻射狀態。儀科中心與育達精密工業合作開發可應用於大型風力發電機之安全性監測技術,可即時遙測監控離岸風車的運轉健康狀態,提供產業界在離岸風力機運轉之後續營運維護。
圖說:2018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徵件開跑。
圖說:2018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徵件開跑。「2018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即日起至3月30日公開徵件,邀請全國對科學有興趣的學生、教師以及社會大眾,一同探索科學與生活的關聯。本競賽是希望參賽者建立科學敘事能力,將生澀難懂的科學知識,透過繪畫、報告、短片的方式整理並重新詮釋,以同時增長學子對科學的興趣,以及一般民眾的科學知識程度。
圖說:國研院董事長楊弘敦開場致詞。
圖說:國研院董事長楊弘敦開場致詞。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偕同相關產學研單位共同組成的「人工智慧產學研聯盟」,2/21日假國研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舉辦「人工智慧學校交流論壇」,邀請到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長孔祥重與執行長陳昇瑋至高雄與聯盟成員交流,談論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技術人才的培育。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