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稿:王 麗 娟 Janet Wang 攝影:蔡 鴻 謀 H.M. Tsai工研院與美商應用材料,攜手,共同開發3DIC核心製程 。全球首座的3DIC實驗室預計將在明年中登場期間,工研院與美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在10月15日宣佈進行3DIC核心製程的客制化設備合作開發。這個彈性的開放製程平台,將整合3DIC的主流技術矽導通孔(Through-silicon Vias,TSV)製程流程,縮短積體電路及晶片開發時間,協助半導體廠商迅速地將先進晶片設計導入市場,進而大幅降低初期投資。工研院電光所副所長洪勝富表示,3DIC是半導體未來10年重要發展動力,各國也多在先期發展階段。工研院從6年前率先投入3DIC研發,取得發展優勢。去年成立的先進堆疊系統與應用研發聯盟(Ad-STAC),是第一個跨產業整合的立體堆疊晶片研發平台,並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支持下,全力推動技術產業化。因此,陸續吸引國際設備大廠美商應材、SUSS MicroTec及Semitool等加入3DIC 實驗室試量產製程建置,共同發展3D整合技術,提供國際化的開放合作平台。與應用材料公司合作,有助於矽導通孔(TSV)技術的效能精進,並降低成本,帶動國內外3DIC相關產業加入,加速台灣在3DIC自主製程技術開發,先期掌握3DIC製程關鍵技術,提昇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工研院主導的3D IC實驗室將建構完整及多樣化的製程能力,整線系統包括蝕刻、物理氣相沉積、化學機械研磨及電漿強化化學氣相沉積四大設備,這新設備將會用來製造與矽導通孔(TSV)技術相關的積體電路。工研院與應用材料公司將針對先鑽孔、後鑽孔以及顯露鑽孔的矽導通孔(TSV)製程流程做技術整合,提供小線寬的蝕刻、快速度的沈積、穩定的製程研磨設備,協助聯盟的會員廠商迅速地將先進的晶片設計導入市場,進而大幅降低開發時間及初期投資。 新 聞 辭 典矽導通孔TSV (Through-Silicon Via)TSV是3DIC堆疊式晶片的未來重點技術, TSV技術是透過以垂直導通來整合晶圓堆疊的方式,以達到晶片間的電氣互連,讓未來晶片如高樓般堆疊,節省空間。TSV技術主要是製造更小巧、節能、效能更高的晶片如CMOS影像感測器,以及無線通訊設備上需要堆疊記憶體與記憶/邏輯晶片。 我 的 提 問 :1. 這項投資的願景?希望未來達成目標?電光所副所長洪勝富答:鑽洞分兩大類,VIA Last,及 VIA Middle。VIA Last 取代晶片對外的I/O,會早點推出解決方案,希望在2011年有整套的方案推出。VIA Middle是電晶體做完就要鑽洞,取代電路中的互相連接(Circuit Interconnect ),這個要慢一點,約比 VIA Last 慢個兩、三年。2. 除了與國際設備大廠合作,台灣廠商有機會參與嗎?院長李鍾熙答:「我們會一邊前進,一邊把台灣的廠商拉進來!」電光所副所長洪勝富答:台灣在2008年成立的先進堆疊系統與應用研發聯盟(Ad-STAC),是第一個跨產業整合的立體堆疊晶片研發平台,目前已經有包括台灣的設備及材料商參與其中。10家會員廠商中,1/3以上是國際廠商。 本文刊登【研發工程師的知識平台】-- COMPOTECH ASIA 雜誌
- 2009.10.16
圖說:工研院電光所副所長洪勝富、技術處林全能副處長、應用材料公司Mr. Randhir Thakur資深副總裁、工研院李鍾熙院長、工研院李世光副院長、應用材料公司企業副總裁余定陸。■ 撰稿:王 麗 娟 Janet Wang■ 攝影:蔡 鴻 謀 H.M. Tsai工研院與美商應用材料,攜手,共同開發3DIC核心製程 。全球首座的3DIC實驗室預計將在明年中登場期間,工研院與美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在10月15日宣佈進行3DIC核心製程的客制化設備合作開發。這個彈性的開放製程平台,將整合3DIC的主流技術矽導通孔(Through-silicon Vias,TSV)製程流程,縮短積體電路及晶片開發時間,協助半導體廠商迅速地將先進晶片設計導入市場,進而大幅降低初期投資。
- 2009.10.12
學 知 不 足 , 業 精 於 勤 。 ~~~~ 唐朝‧韓愈 ■撰稿:王 麗 娟 Janet Wang■攝影:郭 冠 汝 Betty Kuo 來看幾張認真學習的照片。這是九月底,安捷倫(Agilent)舉辦的示波器體驗營,分別在台北及新竹舉辦。會場中,參與體驗的工程師被分成四組,每組都有一名專任講師負責。主辦單位針對這場體驗營,特別設計四大主題,每主題進行25分鐘。時間到之後,工程師們順時針移到下個主題去體驗,講師跟設備都不動,只有來賓移動。
- 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攝影:周雯翎 Winnie Chou台灣國際太陽光電論壇暨展覽會(PV Taiwan 2009)於10月7 ~ 9日一連舉行三天。杜邦微電路材料事業部在展前宣佈推出新一代無鉛產品,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專用的,前板導電漿料(Front side materials)。這款導電漿料,強調能夠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導電性,導電漿的成份,具備多樣化的特性,可以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每瓦單位成本。杜邦積極打造 Energy for a thriving world 的形象,該公司所推出的材料,不但涵蓋「結晶矽」太陽能電池模組,同時也兼顧「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需求。杜邦是一家提供以科學為基礎之產品與服務的公司。成立於1802年,杜邦致力將科學生活化,並創造永續的解決方案,提供世界各地的人們更安全、更健康的生活。在全球超過70個國家營運,杜邦提供各項廣泛創新的產品與服務,範圍涵蓋農業食物、建築營造、通訊以及運輸等市場。 延伸閱讀:http://photovoltaics.dupont.com
- 2009.10.08
圖說2.杜邦無鉛產品: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專用,前板導電漿料(Front side materials)■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攝影:周雯翎 Winnie Chou台灣國際太陽光電論壇暨展覽會(PV Taiwan 2009)於10月7 ~ 9日一連舉行三天。杜邦微電路材料事業部在展前宣佈推出新一代無鉛產品,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專用的,前板導電漿料(Front side materials)。這款導電漿料,強調能夠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導電性,導電漿的成份,具備多樣化的特性,可以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每瓦單位成本。
- 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 攝影:李慧臻 Jane LeeSEMICON Taiwan 2009首先登場的「半導體市場趨勢論壇」,主辦單位一口氣邀請了多位市場研究專家,希望透過他們對產業的長期觀察,給大家一點走出低谷的信心與希望。「全球8吋晶圓為主的晶圓廠出貨量,預期2009年的第3、4季將創歷史高點。」~~~~高盛證券首席半導體分析師‧呂東風高盛證券首席半導體分析師呂東風指出,全球晶圓廠的出貨量(以8吋晶圓為主),預期在2009年的第3、4季來到歷史高點。而半導體的庫存量自2009年的第2季始,即維持在一個健康的水準。在晶圓廠的資本支出方面,全球晶圓廠的總支本支出於2009年開始呈現正成長趨勢,這乃是繼2004年以來首次出現的成長。此外,他表示2009年第4季全球PC與手機的出貨量將創新高,估第4季晶圓代工出貨將與第3季相當;數據顯示,預估2010年時,PC換機潮將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增加3~4%的成長;而中國低價手機則可為產業創造1~2%的成長。呂東風很看好聯發科在手機晶片的發展,認為中國以外的GSM手機市場,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估計為中國GSM手機市場的兩倍。聯發科手機晶片在中國以外地區的市佔率,預期自2008年始至1012年間,每年都持續有2位數字的成長,儼然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收機晶片供應商。對於近期政府「開放晶圓廠赴大陸投資政策」,呂東風表示,其實要能在中芯國際(SMIC)設廠前登陸才是最好時機,再加上晶圓廠的主要成本支出乃在於設備上,中國較低的人力成本對台灣業者並無太大的幫助,所以現在台廠再過去中國設廠,從獲利角度而言,實質效益已經不大。「DRAM在接下來的2個月都是出貨高峰,且有合理的價格。」~~~~摩根士丹利半導體產業分析師‧王安亞摩根士丹利半導體產業分析師王安亞則在會中指出,DRAM在接下來的2個月都是出貨高峰,且有合理的價格。另外,在未來3~6個月,DDR3將會正式取代DDR2,成為DRAM主流,屆時DDR2成為利基型產品,價格也將會較DDR3高。他認為台灣廠商必須在DDR3正式成為主流前,儘可能多創造現金收入以償還負債,如此才更有機會向銀行爭取借貸展延或是增貸的機會。Gartner市場研究機構Mark Stromber也針對全球半導體市場趨勢,作了全面性的分析,他表示產能利用率從今年第2季的68%逐步攀升到第3季的79%。若以年度來看,2009年的產能利用率為64%,預估2010年可達到74%。在晶圓廠的資本支出方面,2009年至2010年間,12吋晶圓的資本支出亦將有7~9%的成長。而45奈米與40奈米技術於今年下半年將有顯著的進步。在半導體設備、材料市場方面,SEMI 資深產業研究經理曾瑞榆表示,根據SEMI全球晶圓廠報告預估,全球晶圓廠的總支出(包含廠房建置、設備採買及安裝)將由今年第二季的谷底,逐季攀升,預估在2010年第四季的支出將超越2008年第三季的水準。2009年全球晶圓廠總支出預估僅為150億美元,而2010年的成長將超過60%,達到240億美元,預估將會有40家公司增加晶圓廠的設備投資,其中約有140億美元將集中來自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台積電(TSMC)、東芝(Toshiba)、GlobalFoundries、和華亞科(Inotera)等六家公司。以區域市場來看,台灣今年的設備投資金額全球第三,達23.7億美元,預估明年投資金額將成長到35.6億美元。在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方面,預估2009年整體市場將衰退15~20%,僅達370億美元。其中,台灣市場為64.8億美元,僅次於日本的86.8億美元,蟬連全球第二。本文刊登【研發工程師的知識平台】-- COMPOTECH ASIA 雜誌
- 2009.10.04
■ 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 攝影:李慧臻 Jane LeeSEMICON Taiwan 2009首先登場的「半導體市場趨勢論壇」,主辦單位一口氣邀請了多位市場研究專家,希望透過他們對產業的長期觀察,給大家一點走出低谷的信心與希望。「全球8吋晶圓為主的晶圓廠出貨量,預期2009年的第3、4季將創歷史高點。」~~~~高盛證券首席半導體分析師‧呂東風
- 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攝影:李慧臻 Jane Lee由SEMI主辦的「SEMICON Taiwan 2009 國際半導體展」,9月30日起一連舉行三天。今年整個展場主調都在於,「等待2010年重返榮景」。「SEMICON Taiwan 2009 國際半導體展」參展者來自全球22國的260家外商企業,共有520家廠商展出,總計展示超過1,000個攤位。主辦單位SEMI今年首次推出「MEMS前瞻技術展覽專區」和「封裝測試展覽專區」,同期更規劃8場國際論壇,邀集ASML、Gartner、IBM、Synopsys、Yole,以及台積電、日月光、欣銓、亞太優勢等40位國際企業和研究單位的CEO與高階經理人來台演說,提升展期精彩內涵。隨著景氣回溫,全球晶圓廠的產能利用率從今年第一季的平均56%,回升到第二季的77%。SEMI預估2009年的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將達到141億美元,2010年將可望有50%的成長,達到210億美元的水準,預估成長力道將將帶動全球設備市場回復榮景。SEMI和工研院微系統科技中心及晶片中心合作,以主題專區的規劃方式,協助觀展者快速聚焦,更有效率地掌握產業脈動。走出經濟低谷,我們更預期產業可見更明顯的健康成長信號,並希望能夠完整連結產業上下游廠商,共同迎接2010年產業榮景!」「半導體業要繼續達到摩爾定律,封裝測試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3D IC更將是關鍵技術。」~~~~日月光集團研發中心總經理‧唐和明放眼產業新契機,SEMI今年共規劃有三大展覽專區: MEMS創新技術展覽專區首次推出的「MEMS創新技術展覽專區」為SEMICON Taiwan今年一大獨特亮點,整合MEMS博物館、應用產品展示及定時導覽、創新技術發表會、MEMS創新技術論壇,藉由四合一的MEMS產業聚焦,發現MEMS無窮潛力! 今年參與MEMS博物館展出的廠商包括: ADI、Bosch、 交大、英飛凌、工研院、樓氏電子、意法半導體等。另外,MEMS展區展出廠商:冲成、新暘科技、蔚華科技、志聖工業、先進科材、中美科學、宇燦、聯華氣體、陽程科技、休斯微科技、愛發、華錦光電、EV Group、SPEA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XACTIX等多家廠商。 封裝測試前瞻技術展覽專區「封裝測試前瞻技術展覽專區」也是今年SEMICON Taiwan絕不能錯過的一大特色展館!整合3D IC博物館、應用產品展示、創新技術發表會、3D IC及封裝測試創新技術論壇,精采豐富的展覽內容,將完整呈現封裝測試技術,助您快速掌握封測產業最新脈動。今年參與博物館展出的廠商包括: 日月光, 京元電, 南茂, 矽品, 工研院晶片中心。本區參展廠商有:美商暐貰科技(Aviza)、志聖工業、致茂電子、好德科技、HILEVEL Technology、EV Group等多家廠商帶來最新的測試技術、Dry Film Bonder在3D IC的應用及TSV…等豐富的主題。 海峽兩岸展覽專區為開創海峽兩岸更多的商機,SEMICON Taiwan今年首度開設「海峽兩岸半導體展專區」,聯合大陸地區來自北京、河南等地的廠商,展示最新技術及產品,提供兩岸廠商最佳合作機會。工研院微系統科技中心主任何宗哲表示 :「根據Yole Development的研究報告指出,2010年全球MEMS市場將可達到100億美元。」為完整呈現MEMS和3D IC技術趨勢,SEMICON Taiwan期間也安排「MEMS前瞻科技論壇」,邀請Wacoh執行長岡田和廣、Solidus Technologies執行長Hugh D. Miller、Suss MicroTec,以及工研院奈米科技研發中心、亞太優勢、OMRON、TEEMA等公司高階主管,從RF Switch、6-axis Motion Sensor、Si-Oscillator、Autofocus CCM、Mask Aligners等技術,以及G-Sensor 應用、晶圓製造服務、大陸MEMS市場等面議題,探討MEMS元件的市場與趨勢分析,以及MEMS技術的未來應用發展。日月光集團研發中心總經理唐和明在記者會中指出:「半導體業要繼續達到摩爾定律,封裝測試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3D IC更將是關鍵技術。」 今年「3D IC前瞻科技論壇」特別邀請日月光、智原、工研院、Gartner、IBM,以及Air Liquide、AVIZA、KLA-Tencor,、Verigy等政府專家、應用產品的先驅與潛在的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從專業的角度提供關鍵問題的解決方法,特別著重在3D IC和台灣半導體價值鏈的共同設計及驗證解決方案。SEMI台灣暨東南亞區總裁曹世綸,擔任該論壇引言人,他引述國際市場研究機構Yole Development的數據表示,2009年至2012年,3D IC晶片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將超過60%。順應這股強大的趨勢,台灣的封測公司如日月光、京元電、矽品等企業,亦都已經積極的搶進這塊市場,預期有更多的廠商會順應這股潮流,陸續進入3D IC這個領域。在本論壇中,日月光集團研發處總經理唐和明博士更開宗明義地說到:「3D IC的時代已經到來!」,這股強大的趨勢已經無法阻擋。因應终端電子產品外觀在「輕、薄、短、小」的要求,且對效能不斷的提升、成本持續減低的壓力下,系統級封裝的需求已是個不可擋的趨勢。而這將使得EDA、封測廠商須改變其原本的角色,在產業供應鏈中重新洗牌,必須透過更多的協同合作才能因應這股3D IC的潮流。來自Gartner的產業分析師Mark Stromberg亦呼應唐何明的看法,他認為傳統的2D封裝技術在時間與成本上都沒有3D IC來的有效益。3D IC可說是滿足了「一次購足」的需求。此外,3D IC也將提升封測業在供應鏈中的價值,將封測業推進到一個新的紀元。他指出,到2013年,TSV相關的設備及材料市場將可分別達到12億與6.25億的市值。「3D IC有時應在前段就可完成,有時則應在後段,才能為產品創造最高的效益。」~~~~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研究所所長‧詹益仁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研究所所長詹益仁亦在會中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具群聚的綜效的優勢,促使產業上下游能迅速連結 快速反應市場需求。他認為未來驅動產業持續的成長動能乃來自綠能科技、生物醫學、智慧型電子等領域,國內產業須聚焦這些亮點,才能持續推進台灣IC產業的成長。至於面臨3D IC在IC前段與後段的市場之爭,他認為針對不同的產品與技術,3D IC有時應在前段就可完成,有時則應在後段,才能為產品創造最高的效益。他認為未來IDM廠與深具3D IC技術能力的廠商,才能拿下這塊市場大餅,並開拓一片產業新藍海!本文刊登【研發工程師的知識平台】-- COMPOTECH ASIA 雜誌
- 2009.10.04
■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攝影:李慧臻 Jane Lee由SEMI主辦的「SEMICON Taiwan 2009 國際半導體展」,9月30日起一連舉行三天。今年整個展場主調都在於,「等待2010年重返榮景」。「SEMICON Taiwan 2009 國際半導體展」參展者來自全球22國的260家外商企業,共有520家廠商展出,總計展示超過1,000個攤位。
- 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 攝影:李慧臻 Jane Lee針對先進RF和微波應用,安捷倫信號分析儀再添生力軍。最高支援26.5GHz頻率範圍,安捷倫科技 (Agilent) 旗下的X系列信號分析儀,最近新推出的N9030A PXA信號分析儀,強調效能與彈性,並提供多項選配的量測功能與硬體擴充元件。此外,在相容性上,新款信號分析儀的程式碼與各種舊款安捷倫或惠普 (HP)信號分析儀完全相容。更嚴格的採購評估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金融風暴,對於以技術研發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最大的挑戰在於,一方面要嚴格管控成本,另方面也要兼顧保持競爭力,以免失去重新出發的優勢。如何考量目前與未來的需求,是採購的一大挑戰。信號分析儀是量測及分析信號特性,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信號分析儀已廣泛應用於航太、國防、行動通訊基地台與手機、數位視訊、無線網路、消費性電子產品等應用。無線通訊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是開發者的最大挑戰。更嚴格地說,除了技術不斷演進改變,各個市場標準也是一大變數。如何掌握未來的技術,以及市場新標準,成了企業必須面對的第一道難題。行動通訊與無線通訊技術之爭,直接間接地造福了終端用戶,各種保證紛紛出籠,以支援多模、多頻及多功能的無線通訊裝置,爭取客戶買單。在「需求會長大」的前提下,工程師的量測工具,也要具備因應擴充的能力。雜訊位準延伸(NFE)安捷倫科技負責微波與通訊亞洲業務發只的吳安和(Angelo Umali)指出,新推出的PXA信號分析儀,同時使用類比與數位技術,在雜訊位準延伸(NFE)上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這項NFE技術在PXA上是標準配備,最多可以將分析儀的雜訊位準提升12dB,一方面清楚呈現某些信號,另方面還可更精確地量測其他信號。擁有美國加州大學電子工程學士學位的Umali,在安捷倫的支持下,目前正準備取得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Agilent的X系列目前有四個機種,九月底推出的是旗艦型的PXA,加上原有的MXA、EXA,以及新推出的經濟型CXA。過去,Umali協助公司推出MXA及EXA信號分析儀並發展無數的培訓教材,並建立全球銷售團隊在展示產品時所需的資訊。九月間,他則到台灣來為客戶介紹新款PXA信號分析儀的功能與擴充性。PXA六大關鍵功能Agilent PXA 支援的六大關鍵功能,包括:支援客製化設定的高度相容性: Agilent PXA 與HP 8566/68、856x 和 PSA 的程式碼相容,並可將許多參數設為相容值,或是將新的量測功能最佳化。 掃頻時間最低限制:在 ATE 系統中,最快並不代表最好,有些時候,速度的提升反而會降低了系統相容性。例如,HP 8566的最低掃頻時間為20 ms,而Agilent PXA 的掃頻時間則為 1 ms 或更快。為了提高相容性,則可設定Agilent PXA的掃頻速度,自動將其限制為20 ms。 快速存取更新的特色:使用者無需在相容性與重要的新功能之間,做出二難的取捨。他們可隨時在相容性與原生模式之間切換,以維持相容性,並存取最新的功能。 多個可設定的 IF 輸出和視訊輸出:使用者可自行設定Agilent PXA的 IF 輸出,以便概算出接近於 Agilent PSA系列頻譜分析儀的數個特殊 IF 選項,包含 21.4 MHz 和 70 MHz IF輸出。錯誤記錄:PXA 可使用 N9061A遠端程式語言相容性(Remote Language Compatibility)應用軟體,來模擬 856xE/EC 頻譜分析儀。之後它將產生一個記錄檔,來記錄所有未定義命令,讓測試工程師能夠檢視錯誤。衰減器偏移模式:此一模式可將12 dB的直接衰減(transparent attenuation),加入任何手動或自動選擇的輸入衰減。PXA 可用類似支援類比 IF 的分析儀之處理方式,處理過載的問題。本文刊登【研發工程師的知識平台】-- COMPOTECH ASIA 雜誌10月號
- 2009.10.01
圖說:安捷倫市場處專案經理徐正平,介紹儀器提綱挈領,簡潔有力。■ 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 攝影:李慧臻 Jane Lee針對先進RF和微波應用,安捷倫信號分析儀再添生力軍。最高支援26.5GHz頻率範圍,安捷倫科技 (Agilent) 旗下的X系列信號分析儀,最近新推出的N9030A PXA信號分析儀,強調效能與彈性,並提供多項選配的量測功能與硬體擴充元件。此外,在相容性上,新款信號分析儀的程式碼與各種舊款安捷倫或惠普 (HP)信號分析儀完全相容。
- 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
- 攝影:李慧臻 Jane Lee
- 2009.09.28
圖說:龍騰微笑競賽論壇,「施振榮先生vs.年輕學子」對話,有五年級的台大醫工所博士候選人蔡芳生(左一),六年級的首屆龍騰微笑競賽首獎代表鄧智生(左三),以及七年級的南台科大企管系白儀霜(左二)跟施振榮先生對談,由Cheers雜誌總編輯盧智芳(右一)主持。■撰稿:王麗娟 Janet Wang■攝影:李慧臻 Jane Lee第四屆龍騰微笑競賽,頒獎典禮之後,舉行了一場「施振榮先生vs.年輕學子」的世代對話。施振榮誠懇分享,保證不留一手,可他也幽默地補了一句:「不保證成功」!想想也是,如果光聽老師怎麼教就怎麼做,不懂得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那也不一定保證能成功呀!所以他也提醒了:「成功靠自己,你們自己看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