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經濟部舉辦「創新匯聚 榮耀全球 2025 Edison Awards獲獎記者會」,宣布由經濟部支持的14項研發成果共拿下5金、6銀、3銅,獲獎法人高達5家,創下紀錄。前排左起船舶中心副執行長詹明憲、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紡織所協理黃博雄。後排左起為仁匯國際董事長陳朝暉、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主任楊智傑、臺灣光罩營運長黃郁斌、交通部運研所所長林繼國、GBC普生公司董事長林宗慶、岳揚智控董事長洪忠岳、元証環保科技暨保宥資源再生公司總經理張庭福。
經濟部於3日舉辦「創新匯聚 榮耀全球 2025 Edison Awards獲獎」記者會,宣布臺灣拿下18座獎項,創下歷年最佳成績,獲獎數量居全球第二。該獎項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是國際上極具指標性的創新獎項。其中,經濟部轄下研發法人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車輛中心、船舶中心共抱回14座獎項,獲獎數創歷史新高,且得獎技術全數與廠商合作,包括台灣光罩、台大醫院、中興巴士、台水、始祖鳥等,展現產業化成果。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愛迪生獎是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指標,今年臺灣表現亮眼,經濟部支持的14項研發成果共拿下5金、6銀、3銅,獲獎法人高達5家,創下有史以來最佳成績。在法人機構中,工研院獲獎數量就高居全球第二,金屬中心則名列第五,紡織所也獲得金獎;車輛中心與船舶中心今年也首次獲獎,很高興政府支持的研發機構,都能夠走向國際獲得肯定。郭智輝說,期許技術要對準市場並且落地應用,今年所有獲獎技術,不但全數已與業者合作,更實際的解決產業的痛點,提升生產效率創造價值。尤其,這14項獲獎技術幾乎都有涵蓋AI應用,展現經濟部以AI帶動百工百業的成果。他進一步指出,創新是布局下世代關鍵技術的起點,為了讓中小企業能藉由法人的能量快速導入AI應用,經濟部盤點了10大法人設備及場域,在全臺打造超過50條、使用最新最好設備、涵蓋16個產業的AI試製,同時也培育企業產業上的實作人才,協助產業更快從研發到落地,擁有更強競爭力。
工研院共榮獲3金3銀1銅。金獎「漏水智慧監測系統」回應水資源日益緊張的挑戰。傳統管線檢測方式耗時且易受環境影響,導致漏水難以及時發現,維修成本高昂,此技術透過AI地底聲振分析,即時處理聲學數據,可快速識別與定位漏水,降低維修成本,辨識準確率達98%,並已與台灣自來水公司合作,成功定位834處漏水點,年省1,094萬噸水,有望拓展至全球缺水地區,特別適用於歐洲歷史城市,無損古蹟下精準檢測洩漏,優化水資源管理。
圖說:由工研院研發的金獎技術「漏水智慧監測技術」結合本土化漏水診斷設備與AI演算法,並整合5G與AIoT技術,可精準定位管網漏水點,打造高效能的智慧檢測方案。左起為工研院材化所張洪誌、工研院材化所經理蔡曜隆、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材化所所長邱國展。
此外,全球每年產生數十萬噸廢棄LCD玻璃與超過1,000億噸金屬廢水,傳統處理方式非掩埋即低階回收,造成資源浪費與環境汙染。金獎「NaPoGlass」同時解決兩大廢棄物問題,以專利奈米孔洞化技術製成高效能金屬離子捕捉材,應用於金屬廢水處理,金屬可回收不產生汙泥,水資源亦可循環利用並減少50%~90%用水量,相較於化學混凝沉降法,每處理1萬噸水更可減少約100噸碳排,目前已應用於半導體、電鍍業,助企業達成綠色轉型。
圖說:榮獲金獎肯定的工研院「NaPoGlass」運用奈米玻璃複材技術去除電子業廢水中的重金屬。左起為工研院材化所組長洪煥毅、工研院材化所經理杜子邦、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材化所所長邱國展、元証環保科技暨保宥資源再生公司總經理張庭福。
另一項金獎技術「突破性多效能溫感水膠」是一款創新生醫材料,具高生物相容性且可被人體吸收。低溫呈液態,入體後迅速凝膠化,貼合受損組織並形成穩定保護膜,可停留患部最長30天,遠勝傳統水膠僅維持一天,大幅提升效能,並已應用於椎間盤突出與退化性關節炎等臨床試驗。目前已獲臺灣、美國、歐洲等專利,並技轉衍生新創「仁匯國際」,布局全球牙科與外科市場,立足臺灣邁向世界。
圖說:勇奪愛迪生獎金牌的工研院「突破性多效能溫感水膠」可精準送藥到發炎部位並持續釋放長達30天,幫助病患減少反覆就醫。左起為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長莊曜宇、仁匯國際董事長陳朝暉、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
金屬中心以4項技術獲得愛迪生獎1金2銀1銅。金獎「3D磁感定位精準ICH手術導航系統」以3D磁感定位多功能內視鏡技術,為醫師提供多維度穿透視力,清晰的顱內視野宛如「隧道內GPS」,整合精微磁感測器多功能內視鏡實現顱內多模態影像融合手術導航,精準快速直達出血病灶,避免反覆穿刺再出血風險,減少80%術中輻射暴露,多功能內視鏡臨床效果顯著手術死亡率從原本25%下降至5%。目前已與科脈生技及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合作,未來將推動臨床應用,提升腦中風治療的安全性與成功率。
圖說:金屬中心研發「3D磁感定位精準ICH手術導航系統」,榮獲愛迪生獎金牌獎肯定。左起為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經濟部部長郭智輝、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金屬中心處長蘇子可。
紡織所則以「AI自學驗布系統」獲得金獎,解決傳統驗布仰賴人工目視檢查,易受疲勞影響且誤判率高的痛點。結合AI演算法與高解析光學技術,高速檢測布料瑕疵,並具備自我學習能力,能不斷優化對各類瑕疵圖像的識別,使待測布料的種類更加多元,驗布速度每分鐘更高達120碼,遠超傳統驗布機,檢測準確率高達95%。並已與加拿大頂尖戶外品牌始祖鳥、國內機能布料大廠大統新創等企業合作,推動智慧驗布技術,提升臺灣紡織業競爭力。
圖說:紡織所以「AI自學驗布系統」榮獲愛迪生獎金牌獎,結合AI演算法與高解析光學技術,高速檢測布料瑕疵,驗布速度每分鐘高達120碼,遠超傳統驗布機,檢測準確率高達95%。左起為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經濟部長郭智輝、岳揚智控董事長洪忠岳、紡織所協理黃博雄。
在AI試製線方面,經濟部協助產業強化競爭力,歡迎有興趣導入AI技術或參與相關培訓的企業洽詢申請。法人AI試製線及培訓服務專線:0800-005-288,官方網站法人AI試製線及培訓服務。
圖說:2025年愛迪生獎臺灣在與全球400項創新成果同場競逐下,一舉拿下18座獎項,經濟部支持的14項研發成果共拿下5金、6銀、3銅,獲獎法人高達5家,創下有史以來最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