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R&D100 臺灣亞洲第一

2023 R&D100 臺灣亞洲第一

圖說:經濟部主辦R&D100記者會,前左起為資策會副執行長蕭博仁、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經濟部技術司司長邱求慧、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數位部數產署主秘黃雅萍、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紡織所協理邱勝福。後排左起為高鋒工業副總經理吳勝墩、信力生技執行副總經理黃冠榕、旭宇騰精密科技董事長王春暉、和碩聯合科技資深副總經理暨技術長徐衍珍、仁寶電腦處長陳坤松、達邁科技副總經理陳岱村、中油煉製研究所所長蔡銘璋、世大化成高專魏麒書。(提供/工研院)

經濟部10月6日舉辦2023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2023 R&D100 Awards)獲獎記者會,我國創新技術在全球激烈的競賽中勇奪12項,獲獎數僅次於美國,為亞洲第一!R&D100 Awards素有研發界奧斯卡獎美譽,日前公布的12項得獎名單中,經濟部獲獎9項、數位發展部獲獎2項、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獲獎1項。

林全能:肯定科專執行團隊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6日出席2023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2023 R&D100 Awards)獲獎記者會,他肯定科技專案執行團隊掌握關鍵技術開發的三大成功要素,包括正確的方向、有效的研發體系,以及結合產業界合作及適當商業化模式,創造更好的價值。

據統計,經濟部支持的研發成果已連續16年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累積達84個獎項,提升臺灣科研實力在全球的能見度。今年臺灣獲得12個獎項,僅次於美國,獲獎數居全球第二,為亞洲第一!

林全能指出,今年得獎的技術,已有高達九成與國內業者合作,落實創新成果商業化與產業化,為產業創造經濟價值,合作廠商包括信力生技、仁寶電腦、達邁科技、高鋒工業、旭宇騰精密科技、台灣中油、和碩聯合科技、世大化成、全興工業、佳欣材料等業者。

臺灣獲獎12項、工研院居8項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今年R&D100 Awards競爭非常激烈,美國之外的研發機構,全球僅有28個團隊獲獎,臺灣就抱走12個獎,其中工研院獲獎8項,超越麻省理工學院、杜邦、3M、NASA研究中心等國際領導機構與廠商,僅次於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實驗室。據了解,該實驗室的研發經費為工研院的三倍。

工研院拿下的8個獎,領域涵蓋生技醫藥、淨零排放、智慧製造、半導體及先進通訊,獲獎技術團隊包括「超分子複合技術應用於濕式黃斑部病變眼藥水」、「新穎標靶青光眼藥物」、「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PI膜綠色製程-VOCs近全循環利用」、「路徑導向AI控制參數優化精準製造技術」、「高效雙模態原子層鍍膜系統」、「永續智慧能源系統」,及「O-RAN 專網節能管理技術」。

此外,今年得獎者還有金屬中心「電極智慧化3D變曲率電化學加工系統」、紡織所「80℉恆溫微膠囊超細纖維皮革」、資策會「ICSentry工控資安威脅分析平台」,及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森林廢棄物轉高價值綠色化學品之負碳生質精煉技術」,研發成果豐碩。

圖說:工研院研發的「路徑導向AI控制參數優化精準製造技術」獲得2023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提升工具機設備加工精度可達5微米,30分鐘內快速完成精準調機,幫助廠商搶攻高階半導體領域等加工市場。圖左起為工研院服科中心副組長羅國書、高鋒工業副總經理吳勝墩、數位部數位產業署主秘黃雅萍、經濟部次長林全能、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智機中心副執行長蘇興川、工研院感測中心執行長朱俊勳、工研院智機中心組長王仁傑。

仁寶跨足智慧醫療 已納健保給付

工研院與仁寶合作開發的「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為侵入式、針對腫瘤治療的射頻消融設備(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是國內資通訊業者跨足智慧醫療的第一宗合作專案。

仁寶電腦處長陳坤松表示,雙方合作的該項技術,目前已取得美國FDA、台灣TFDA認證及健保給付,現在醫學中心已經開始使用,接下來,將與台大醫院合作,建立一個訓練中心,幫助東南亞國家的醫生學習該項技術,並將工研院與仁寶共同開發的治療腫瘤的射頻消融設備,帶回他們的國家。

陳坤松說,「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是仁寶與工研院合作得很好的例子,期待未來與工研院在智慧醫療方面,能有更多的合作。

和碩:節能技術 自家工廠已採用

和碩聯合科技資深副總經理暨技術長徐衍珍表示,感謝經濟部技術司的支持,兩年多前和碩與工研院資通所,開始合作「O-RAN 專網節能管理技術」專案。該項技術強調智慧節能,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調節基地台開關與能耗,而且具有很好的擴展性,也可應用於智慧工廠、智慧醫院等,透過節能模組化的技術,快速安裝啟用節能機制。

徐衍珍是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的大學同學,他對於雙方合作的技術能夠獲得國際大獎 R&D100 Awards肯定,感到相當開心。他說,一開始和工研院合作時,他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最擔心產業落地的問題。

他強調,台灣過去一直在做消費性電子,如今,節能議題非常重要,和碩已將和工研院合作發展出來的得獎技術,應用在基地台,尤其是專網的部分,而且已實際應用在自家工廠中,且推廣到東南亞、北美、日本市場。如今有伙伴一起合作,徐衍珍相信台灣在此新產業的自主發展上,將可更上一層樓。

突破奈米鍍膜瓶頸,就靠這一台

旭宇騰精密科技董事長王春暉表示,隨著半導體奈米級元件要求更精巧、高效能、高容量,不但線徑更小,而且容量要更大,傳統的沉積鍍膜製程,面對彷彿井口變小又變深的情況下,面臨瓶頸挑戰,因此必須升級到原子層沉積設備。

圖說:工研院機械所所長饒達仁(左)與旭宇騰精密科技董事長王春暉。

成立於2004的旭宇騰,兩年多前和工研院機械所展開合作,今年獲R&D100 Awards的「高效雙模態原子層鍍膜系統」,可將原來必須分別在兩個腔體完成鍍膜的製程產品,整合在一個腔體完成,藉此減少傳輸與汙染、提升鍍膜品質與產能,同時以高深寬比雙向流的首創專利,達到奈米膜原子層的製程需求。

工研院機械所所長饒達仁表示,他記得林全能次長十多年前擔任經濟部技術處處長時,就很期待台灣的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可以行銷國際,如今這個願望將隨著這套「高效雙模態原子層鍍膜系統」的推出,可望導入半導體製造龍頭廠商,並順利達成目標。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