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全球 PCB 產值2020年預估成長約9.4%,達到697億美元規模。
亂世競局下知己知彼,亞洲 PCB 四強競逐高階製造,2021全球經濟一片看好, PCB 產業向前衝,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分析全球產業態勢,呼籲政府規畫台灣成為「全球 PCB 先進技術中心」,打造台灣 PCB 產業之高階製造硬實力。
儘管新冠疫情干擾,2020年全球電路板產業仍受惠於 5G 應用與遠距商機、宅經濟而帶動成長。全球 PCB 產值2020年預估成長約9.4%,達到697億美元規模。
雖然全球疫情尚未有趨緩跡象,在歐美經濟復甦與 5G 帶動終端應用需求升溫下,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2021年全球 PCB 產值將成長6.2%。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面臨晶片大缺貨、原物料價格上漲、全球航運塞港造成交期和運期拉長、印度與亞洲各國疫情升溫嚴峻,影響各國製造業生產動能,衝擊消費電子市場,都將為全球 PCB 產業帶來不可測的變數。佔全球 PCB 產值近九成的亞洲四強,面對多舛的情勢,中、台、日、韓已逐步進行產業佈局。
2020年台灣 PCB 產業鏈海內外產值達1兆386億新台幣,為台灣第三大兆元級電子產業。產品比重多元分布,軟板佔 27.5%、多層板佔 27.7%、 HDI 佔 19.9% 、 IC 載板佔 13.2%,握有更多籌碼來應對產業多變局勢。
台灣 IC 載板全球市佔近31%,為全球第一,近期投資方向以 IC 載板為主,顯見台資企業除了產品面完整,在高階技術也具有優勢。然而國際競爭來勢洶洶,在 HDI 、多層板等產品方面,中國大陸以其豐沛資金頻頻擴產;在 IC 載板部分,來自日、韓的競爭相當激烈。
目前台灣 PCB 整體產業規模以33.9%的市佔率,居全球第一。為了維持領先優勢,必須朝先進技術、智慧製造升級、海內外佈局重整、技術材料自主等方向,進行策略布局。
隨著近期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企業生產動能未受影響,台灣上半年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均維持在高檔的60以上,相信在全球 5G 與終端應用產品的旺盛需求下,台灣電路板產業後勢依舊看好。
亞洲四強中,中國大陸 PCB 產業以全球市佔率28.4%緊追台灣之後。儘管2020年初受到疫情、停工等不利因素影響,但隨著疫情趨緩, 5G 通訊、電腦等應用持續成長,讓中國 PCB 產業在2020年倒吃甘蔗。加上 5G 通訊產業受到中國大陸政策支持,連帶使得陸資板廠未來擴廠項目也以此為規畫方針。包括深南、景旺、興森快捷、生益等板廠持續增加資本支出擴大產能,其中又以廣東與江西為熱門投資省分。
在產品比重方面,中國 PCB 產業目前以 HDI 及硬板類佔72.3%為大宗、其次為軟板佔24.4%。陸資主力廠商在2020上半年研發佔比達到4%至6%,可見陸資企業除了積極追產能之外,也不斷追求高階製程的技術成長。上半年中國大陸雖然偶有部分區域傳出疫情,但政府控制得宜,未讓疫情大規模擴散,而中國大陸上半年 PMI 指數均介於50-52之間,製造業維持穩健擴張。
日本在全球 PCB 市佔16.9%,排名第三,市佔率逐年衰退。由於日本境內生產成本較高,因此仍將持續增加海外產能。目前日本境內外生產比重為五五比,海外生產據點主要以東南亞各國為主。
2020年日本 PCB 產品比重為軟板 46.4%、 IC 載板 33.8%、 HDI 加上硬板為 19.4%,在經過連續二年衰退後,由於載板占比的提升,因此為2020年帶來微幅成長。
因應全球載板不足的趨勢, IBIDEN 、SHINKO 皆有 IC 載板的擴建案,同時縮減集團內不具競爭力的產品線,像是智慧型手機用的軟板需求停滯,以及外部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 NOK 旗下軟板廠 Mektron 在2020年底宣布縮減27%人力。
相較於中、台 ,日本 PCB 產業製造優勢不如以往,但仍掌握高階 PCB 材料,對利基型產品仍具優勢,將朝小而精美的產業型態轉型。2021上半年日本疫情反覆,製造商生產動能也面臨衝擊與壓力。儘管上半年 PMI 維持在49-54之間,仍有一定水準,不過東奧之後的發展仍有待觀察。
韓國 2020年以全球 PCB 市佔11.3%排名第四,產品比重為載板 60.5%、軟硬結合板 14.8%、軟板13.3%。在策略佈局上,韓國 PCB 產業去年也透過集中投資高附加價值產品來因應,2019年三星與 LG 結束獲利不佳的 HDI 業務,轉向載板發展,讓2020年韓國載板比重年成長高達10%。載板單一產品比重高達6成所帶來的風險,將如何影響韓國 PCB 產業發展仍有待觀察。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韓國電子終端品牌廠,在全球市場的表現仍高度影響韓國電路板產業的競爭力。智慧型手機是影響韓國電路板產業的關鍵要素,因此載板扮演重要角色。2021上半年受惠強勁出口與內需,韓國 PMI 維持在52至56,隨著7月疫情再度爆發,也為韓國經濟與製造業增添變數。
亞洲四強的 PCB 產值佔全球產業比重近九成,隨著國際貿易競局、新冠疫情、 5G 商機佈局,四強已開始勾勒下世代佈局。中國大陸以生產優勢,搶攻 HDI 產品應用市場外,在國家扶植半導體產業政策下,正往更高階產品發展。台、日、韓除了穩固原有基礎外,分別朝利基型、客製化,及高階技術發展,在 5G 、IoT 、 PC 相關題材刺激,以及全球晶片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最受關注的就是載板。
台灣具全球半導體產業地緣優勢, IC 載板技術仍保有3至5年的優勢, TPCA 籲政府能規劃台灣成為「全球 PCB 先進技術中心」,建立系統性產業推動政策,扶植 PCB 產業持續邁向高階製造、材料與設備自主化,進一步提升台灣 PCB 產業的全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