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

圖說:
圖說:「為產業創造最大效益!」,工研院院長徐爵民召開記者會,堅定重申工研院的任務與使命。■文:王麗娟Janet Wang■圖:李慧臻Jane Lee能夠打贏三星的技術團隊,多嗎?
圖說: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王漢英■文圖/主持:王麗娟Janet Wang■錄音/製作:林雨萱CathyLin■播出:IC之音FM97.5「兩個關鍵」週四PM6:30
圖說:
★本專題獻給:對產業故事有興趣的人、對園區發展有興趣的人、對台灣歷史有興趣的人、園區上班族、園區上班族的家人、政府機構產業政策幕僚人員、探索未來人生道路的年輕人。★贊助者:張秋銘先生、漢民科技….熱情招募中~圖說:林淑英(左三)是讓許多人懷念的好秘書。■採訪/撰稿:陳千惠■錄影/製作:鄒福生、鄒本真「竹科三十人物故事」(四):親愛的,我把秘書工作變大了!~側寫林淑英4月23日是國際秘書節,一般人心目中成功的秘書是什麼樣子?林淑英,一位在大科學園區擔任秘書工作多年的女性,2009年因肺腺癌過世。十二月底的寒風中,在她的喪禮彌撒,教堂裡裡外外擠滿了所有跟她共事過的主管、同事,有人說認識淑英是他們的福份,她把看似平凡的秘書工作做得不平凡。
圖說:車輛中心副總經理廖慶秋說明「增程」電動巴士運作原理,真的省 !
圖說:車輛中心副總經理廖慶秋說明「增程」電動巴士運作原理,真的省!■文:李華PennyLee■圖:李慧臻Jane Lee在高油價和節能減碳的浪潮下,如何以低油耗、節能的大眾運輸工具作為環保節能的替代方案,若以純電動車作為唯一選項,卻礙於電池價格仍居高不下,巴士每日的里程不是目前純電動車足以應付,在成本與空間的雙重考量下,「增程」(Range-Extend)電動巴士概念形成。
圖說: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表示,台灣發展電動巴士技術,呼應全球綠能潮流。
圖說: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表示,台灣發展電動巴士技術,呼應全球綠能潮流。■文:李華PennyLee■圖:李慧臻Jane Lee根據Freedonia統計預估,2014年全球巴士總數近500萬輛,年成長率為4.2%,其中亞洲約占64%。中國大陸2010年客車銷售達41.5萬輛,成長約28%。台灣2010年保有輛達2.9萬輛,年產約2200輛。
圖說:台達電子汽車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張訓海表示,該公司五年前投入電動車發展,已具備電動車整車動力與控制系統的完整解決方案。
圖說:台達電子汽車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張訓海表示,該公司五年前投入電動車發展,已具備電動車整車動力與控制系統的完整解決方案。■文:李華PennyLee■圖:李慧臻Jane Lee台達電子汽車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張訓海表示,台達十年前既以「環保、節能、愛地球」作為經營使命,並於五年前投入電動車發展,已提供完整的電動車整車動力與控制系統解決方案,在電動機車、電動小客車都已有廠商進行開發。電動巴士動力系統早已準備就位。
圖說:增程型電動巴士研發聯盟,在技術處長吳明機(圖中)見證下正式成立。(左起:台達電總經理張訓海、成運汽車董事長于麗清、技術處處長吳明機、車輛中心總經理黃隆洲、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王漢英)
圖說:增程型電動巴士研發聯盟,在技術處長吳明機(圖中)見證下正式成立。(左起:台達電總經理張訓海、成運汽車董事長于麗清、技術處處長吳明機、車輛中心總經理黃隆洲、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王漢英)■文:李華PennyLee■圖:李慧臻Jane Lee2013年,台灣將看到第一台國人自製的「增程型電動巴士」,車輛的動力來源將多元,而台灣有機會成為節能、減碳、空氣清新的「綠色寶島」。
圖說:工研院顯示中心主任程章林,被視為是軟性顯示產業重要推手。
圖說:工研院顯示中心主任程章林,被視為是軟性顯示產業重要推手。■文圖/主持:王麗娟Janet Wang■錄音/製作:林雨萱CathyLin■播出:IC之音FM97.5「兩個關鍵」週四PM6:302011農曆過年前,我邀請了工研院顯示中心主任程章林,到IC之音FM97.5「兩個關鍵」節目擔任貴賓。我們談的兩個關鍵詞,分別是「軟性顯示產業」及「美國政府」。程主任生於高雄鳳山,是一位感性與知性兼具的科技人。他說,到清大來讀書之前,沒有到過任何北部的都市。
圖說:長興化學新產品研發部能源材料組研究員陳信宏博士指出,軟性電子若製成可攜式電子產品,勢必需要軟性電池,軟性太陽能電池自是很好的選擇,而且染料敏化太陽能在室內日光燈下就能充電,軟性電子在室內待機時,可隨時充電。
圖說:長興化學新產品研發部能源材料組研究員陳信宏博士指出,軟性電子若製成可攜式電子產品,勢必需要軟性電池,軟性太陽能電池自是很好的選擇,而且染料敏化太陽能在室內日光燈下就能充電,軟性電子在室內待機時,可隨時充電。■文:李華PennyLee■圖:Wa-People編輯室軟性材料是打造軟性產業成功的基礎,生產化學材料的長興,預見綠能、軟性電池的未來性,於是投入軟性染料敏化太陽能技術的開發,經過兩年的努力,開發出效率大於6%的有機染料,大於5%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10cmx10cm)玻璃基板,及大於4%的軟性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塑膠基板)。同時有多項材料專利佈局,目前在國內外進行材料驗證,進而商品化。該公司能源材料組陳信宏博士分享了兩年多來的研發經過,及染料敏化太陽能的早期佈局。整合既有資源發展軟性太陽能電池新材料長興化學原生產樹脂、化學材料、鋼模、鋼鑄等,近年看到綠能、軟性電池的發展,於是研究部門針對這兩者各自進行研發。軟性電池方面,由能源材料組持續執行業界科專,以太陽能電池為主。從96年7月開始,當時投入軟性染料敏化太陽能的廠商不多,長興為主體,與工研院材化所、台大、成大配合。長興期望發展太陽能、軟性電池,審視內部資源,有奈米光觸媒材料及抗污塗料等,透過科專重新整合資源。因為長興擅長化學,雖是開發軟性太陽能電池,但仍以研發材料為主。
圖說:友達光電Array & Cell技術處處長黃偉明指出,軟性顯示器的發展方向,輕薄、可撓、不易破等特性已經確定,但主動式、全彩、高解析仍待突破。
圖說:友達光電Array&Cell技術處處長黃偉明指出,軟性顯示器的發展方向,輕薄、可撓、不易破等特性已經確定,但主動式、全彩、高解析仍待突破。■文:李華PennyLee■圖:Wa-People編輯室台灣製造TFTLCD擁有國際龍頭地位,如何在全球建構軟性顯示器關鍵技術尚未成熟時刻,善用TFTLCD既有實力,延用台灣已存在的龐大面板生產線,建立國內產業鏈的自主性?友達光電在發展過程中肩負顯示面板量產重任,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該公司Array&Cell技術處處長黃偉明,分享技術研發的成果及多項專利的佈局,並提醒欲投入者仍有努力及需突破之處。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