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Wa-People/洪瑞英 Rae Hung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2013.01.06
圖說: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吳誠文所長手持超低電壓晶片。■文:Wa-People/洪瑞英RaeHu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經濟部技術處的支持下,工研院發表「超低電壓晶片技術」研發成果。這項新技術將使未來許多電子產品的電源消耗大幅降低,甚至靠人體體溫就能發電,是一項兼顧「開源、節流」雙目標的最佳解決方案!這是項創新、前瞻的世界晶片設計趨勢,未來可廣泛應用於訊號、聲音、影像壓縮等多元化晶片設計與相關產品,工研院已積極進行多項專利佈局,預計能協助國內業者加速投入此領域商品開發,帶來新藍海商機。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吳誠文所長表示,工研院開發的「超低電壓晶片技術」包含完整的設計流程和方法,以及多項低電壓低功耗的電路模組(包括:靜態記憶體、頻率產生器、溫度感測器、能量管理…等),屬於高度技術整合的系統單晶片,是目前國際研發機構與設計大廠競相發展的焦點。經由精密的電路設計,便可達到節省耗能、轉換與應用環境能源的功能,對於降低用電成本與環境保護,真是一舉二得。
- 文:Wa-People/洪瑞英 Rae Hung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2013.01.03
圖說:2012大專院校專利分析與布局邀請賽得獎代表與亞太智權基金會賴士煥執行長(右一)、經濟部張嘉祥顧問(右二)及工研院技轉中心王本耀主任(左一)合影。■文:Wa-People/洪瑞英RaeHu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工研院首度舉辦「2012大專院校專利分析與布局邀請賽」,由國內大專院校菁英與產業界組隊參加,參賽團隊使用專利地圖工具對企業或研發法人專利進行分析,提出未來專利布局建言。比賽結果,冠軍為台灣科技大學科管所,其「磷酸鋰電池技術」專利分析完整深入,具即時參考價值而勝出。此外,交通大學科法所以「生物醫學新興幹細胞之專利組合與策略佈局研究」、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以「LED產業專利訴訟與授權策略分析」,雙雙獲得優勝。
- 文:Wa-People/王麗娟 Janet Wang
- 圖: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2013.01.02
圖說:色溫較低的柔和光源,不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可降低失眠、生理失調,以及罹患癌症的風險。清大研究出第一個利用電力的擬燭光光源(右),比起傳統燭光(左上)及白光LED(左下),是一種對環境與人體都友善的光源。■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對環境與人體友善的「擬燭光」。歷經二十年的研究,清大周卓煇教授研究團隊,成功製造出第一個利用電力而不必燃燒碳氫的擬燭光光源。周卓煇表示,人類使用蠟燭有將近五千年的歷史。蠟燭光的優點除了在晚餐時營造浪漫氣氛外,最重要的是,燭光對退黑激素分泌的負面影響最小,是對人體最友善的光源。
- 文:Wa-People/洪瑞英 Rae Hung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2012.12.24
圖說:產官研共推雷射光谷,左四起,南分院徐紹中執行長、經濟部技術處張明煥科長、經濟部技術處蘇評揮顧問。■文:Wa-People/洪瑞英RaeHu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經濟部技術處將於南部整合產學研人才與設置創新環境,建構南台灣雷射技術整合供應鏈,大力推動南台灣為「雷射光谷」,齊聚日雷射相關設備、製造、應用廠商,於六甲院區舉行「2012工研院南分院創新技術發表暨研討會」,並於會中宣佈正式成立「雷射光谷產業聯誼會」,東台精機、台勵福、東捷、亞樹等國內設備大廠紛紛站台支持,吸引超過100家廠商參加,會場同步展示30項在微機電、綠能、材料及雲端服務技術,吸引近千位產學研來賓參與。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徐紹中表示,雷射技術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從銲接、切割、鑽孔、生醫手術、掃描成像、甚至3D列印技術等,亦是美日歐等先進國家正在發展的關鍵技術,工研院在六甲院區建置了全台灣最完整的雷射實驗室,將於明年再引進國際設備大廠共同合作,將六甲建置為「南部雷射創新應用育成中心暨試量產工廠」,提供產業從研發到試量產的服務。此外,工研院已在超快雷射加工應用與光纖雷射源部分,建立了自主研發技術,逐步落實在產業化的應用。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雷射技術的研發將朝「兩頭加減」邁進!今年7月已先成立「雷射積層製造產業群聚」,積極推廣雷射積層製造應用和相關技術研發,並促成一家捷安司生物科技新創公司,投入客製化骨科醫材產品開發,於10月底進駐南科高雄園區,希望能帶動新一波南部精密機械的成長。
- 文:Wa-People/洪瑞英 Rae Hung
- 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
- 2012.12.19
圖說:潘文淵文教基金會頒發第六屆「潘文淵獎」,前副總統蕭萬長應邀頒獎。■文:Wa-People/洪瑞英RaeHung■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潘文淵獎」是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為表揚長期投入科技研發、導入創新應用並傳承我國科技產業先鋒開創精神,且具有卓越貢獻之終身成就人士,而特別設立予以表彰。潘文淵文教基金會18日公布第六屆「潘文淵獎」獲獎人,由廣達電腦公司董事長林百里與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獲此殊榮。
- 文:Wa-People/王麗娟 Janet Wang
- 圖: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2012.12.19
圖說:前副總統蕭萬長四度出席「潘文淵獎」頒獎典禮,親自頒獎給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潘文淵文教基金會18日頒獎表揚第六屆「潘文淵獎」獲獎人後,以「從裕隆到納智捷的創新之路」舉行高峰論壇,由遠見雜誌副社長兼總編輯楊瑪利擔任論壇主持人,和本屆得獎人嚴凱泰執行長及裕隆汽車總經理陳國榮與談。納智捷的創新裕隆集團在推出納智捷汽車前,歷經了多年的準備及不斷努力。一般人看,也許覺得納智捷是從2003年投入研發、2009年上市,如今三年有成。但在該集團執行長嚴凱泰與團隊的工作日誌中,醞釀期要更提前,從1992到1993年起算,他門已經看到了中國改革開放即將帶來的巨大商機。
- 文:Wa-People/王麗娟 Janet Wang
- 圖: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古榮豐 Terry Ku
- 2012.12.14
圖說:經濟部技術處處長林全能說,把設計加科技,乘上美學,將產生驚人的附加價值。■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古榮豐Terry Ku不讓美學與科技的創新專美,負責將實驗室的技術與專利,推向商品化,進而締造產業效益,經濟部技術處在策略及手法上,也展現了創新。林全能說,「過去,我們將設計師與工程師結合在一起,產生很多的附加價值,也獲得許多國際獎項的肯定。我們認為這些優質、有品味的產品,很有潛力導向商業化」。他強調,希望結合有品味的通路或展場,進一步提高商業化的能力。
- 文:Wa-People/王麗娟 Janet Wang
- 圖:Wa-People/李慧臻 Jane Lee
- 2012.12.13
圖說:累積三年「科技美學設計加值計畫」(Dechnology)的成果,「2012科技美學精品展」為人們獻上「未來的禮物」。■文:Wa-People/王麗娟Janet Wang■圖: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美學為科技加分,科技讓美學更具內涵。透過優質的展示環境、高親和力的說明空間,「2012科技美學精品展」為人們獻上「未來的禮物」。圖說:「2012科技美學精品展」中,每一個創新都有動人的故事。這是食品研究所獻給媽媽的禮物-蘿蔔糕機。5日起一連三天,由經濟部技術處主辦的「2012科技美學精品展」,在台北信義誠品展出三天。這場展示以「未來的禮物」為主題,展出68項令人驚艷的創新產品,結合技術團隊與美學專才的經驗與智慧,每項產品背後都代表一個潛力無窮的市場商機。
- 文:Wa-People/陳文玲 Evelyn Chen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2012.12.08
圖說:工研院院長徐爵民化身故事叔叔,親自為小朋友說故事。■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圖:Wa-People/編輯中心工研院積極推動科技成果應用於社會公益,今年已號召逾兩千人次志工投入。工研院院長徐爵民表示,在致力於前瞻創新的研發之餘,工研院也積極推廣科技成果運用於社會公益,例如資源廢棄物綠色回收設備,可針對紙箱及各式瓶罐等進行壓縮減容,由於體積小且操作方便安全,可提供給學校、環保站等使用。
- 文:Wa-People/編輯中心
- 圖:Wa-People/編輯中心
- 2012.12.02
圖說1:工研院顯示中心主任程章林手持「可重複寫入使用票卡」。■文:Wa-People/編輯中心■圖:Wa-People/編輯中心近年來顯示器技術日新月異,從愈做愈薄,到現在朝向「透明」、「軟性」等新型態持續發展。持續投入創新顯示器技術研發的工研院,於26日發表最新的「透明顯示器」與軟性「可重複寫入使用票卡」,展示未來的商品櫥窗不再只是一成不變的透明玻璃,還會具有遮蔽、顯示不同資訊與圖案的超炫功能!透明顯示器實現科幻電影經常出現在科幻電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各式大小型透明顯示螢幕,即將真正出現在你我的生活中!工研院研發的「透明顯示器」(TransparentDisplay),採用電潤濕原理,透過施加電壓即可控制影像的變化。尤其透明顯示器本身不需加上偏光片,因此單色穿透率可高達40%以上,在無需安裝背光源情況下,便可輕易看見顯示器背後的物品,同時它的反應速度快、無視角顯示差異,已成功具備透明顯示器應有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