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動態

圖說: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學生廖惠玲榮獲今年「總統教育獎」。
圖說: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學生廖惠玲榮獲今年「總統教育獎」。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女學生廖惠玲雖出身貧困,但靠著「客家本色」發揮客語優勢,從國中起致力鑽研母語,除多次參與客語競賽均奪得佳績,更利用課餘,深入偏鄉弘揚客語文化。她這段求學歷程使她榮獲今年「總統教育獎」。廖惠玲8月20日將接受表揚,為自己、為客家人、為學校爭光。
圖說: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Wa-People資料照,攝影李慧臻)
圖說: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Wa-People資料照,攝影李慧臻)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2020年辭世,各界緬懷這位享譽國際的資訊科學界先驅及教育家。國立清華大學今日(3日)宣布設立「劉炯朗講座」,由旺宏電子捐贈新台幣3千萬元永續基金,遴聘學者專家擔任講座。校長賀陳弘表示,劉炯朗是大學校長的典範,以他為名的講座將永遠在清華校園傳承下去。
圖說: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智榮基金會提供)
圖說: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智榮基金會提供)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8月1日與陽明交通大學、交大思源基金會共同簽署意向書,將捐贈名下500張台積電股票現金股息支持陽明交大推動「喜馬拉雅計畫」,為期五年,期滿經同意得再繼續執行五年。施振榮表示,希望藉此抛磚引玉,並建立有效利用捐助的新機制。
圖說:清華大學半導體學院由林本堅掌舵
圖說:清華大學半導體學院由林本堅掌舵國立清華大學與台積電、力積電等10家國內外高科技業合作的半導體研究學院計畫案7/20獲由行政院跨部會審議通過,預計8月成立,分為元件、設計、製程、材料4組招生。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表示,該學院的特色在於請來以浸潤式微影技術改寫全球半導體發展史的中研院院士林本堅領軍,並結合清華的跨領域科技優勢,將培育未來半導體領袖人才。
圖說:林志忠教授在陽明交大低溫物理實驗室
圖說:林志忠教授在陽明交大低溫物理實驗室影響量子電腦發展的「拓樸材料」是全球頂尖實驗室研發重點之一,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林志忠教授主持的跨國研究計畫,近期開發出一系列高品質「二矽化鈷/二矽化鈦異質結構」,並發現「自旋三重態手性p波配對」拓樸超導特性,未來將有利於超導元件和量子位元元件的開發。這項突破性發現,17日發表於國際期刊《科學進展》。
圖說:陽明交大設立產學創新研究學院 與業界建立「教學訓用」,循環培育人才。
圖說:陽明交大設立產學創新研究學院 與業界建立「教學訓用」,循環培育人才。教育部8日審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設立全台第一所產學創新研究學院,將與台積電、聯發科技等七大高科技企業,以產學共創模式,共同培育下世代半導體高階研發人才。該學院將設立「前瞻半導體研究所」和「智能系統研究所」,預計110學年度開始招生。
圖說:陽明交大主秘簡紋濱(左)代表致贈董事長林家玄(中)感謝狀,右1為安肽生醫董事長沈三泰。
圖說:陽明交大主秘簡紋濱(左)代表致贈董事長林家玄(中)感謝狀,右1為安肽生醫董事長沈三泰。陽明交通大學110學年度預計9月13日開學,校方推出「安心就學快篩方案」募資專案,獲得廣大校友回響;豪祐科技率先捐贈6,000劑快篩試劑,提供全校師生進行快篩,確保校園安全無虞,學子皆能安心就學,家長也放心。
圖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一樹百穫計畫直播記者會,由校長林奇宏(中)主持。
圖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一樹百穫計畫直播記者會,由校長林奇宏(中)主持。國立陽明交通大學7/1正式公開勾勒學校策略藍圖的計畫書-「一樹百穫 十年願景」,該計畫是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於今年2月1日新設大學揭牌典禮上提出,於合校之初集師生與校友共同腦力激盪,勾勒學校具十年願景的三年策略藍圖。計畫初步內容公布於「一樹百穫計畫書」網站。
圖說:清大今年畢業生張善恆用平板就可以查看自己的數位學位證書
圖說:清大今年畢業生張善恆用平板就可以查看自己的數位學位證書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今年應屆畢業生迄今無法返校領取畢業證書。國立清華大學今日宣布,將與台灣圖靈鏈合作,發出全國第一張區塊鏈加密簽章的數位學位證書,即使駭客入侵系統也無法竄改偽造,並與國際接軌。清華應屆畢業生下周即可申請並取得區塊鏈加密的中文及英文數位學位證書,在家防疫也能開始求職或申請國內外學校。
圖說: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右)緬懷前董事長胡定華博士(左)為台灣的貢獻與風範,捐贈陽明交通大學設立「胡定華講座」
圖說: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右)緬懷前董事長胡定華博士(左)為台灣的貢獻與風範,捐贈陽明交通大學設立「胡定華講座」為緬懷台灣半導體界的先行者與領航人胡定華博士的貢獻與風範,旺宏電子捐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新台幣三仟萬元作為「胡定華講座」永續基金,支持陽明交大延攬具學術領導才能之國際知名學者專家,以提升科技產業升級的創新動能。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