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新代科技以工具機控制器品牌「Syntec」實現智慧製造,預計9月底前正式掛牌上市。左起:新代研發部資深經理蔡昌裕、新代產品部資深經理楊勝安、台新證券執行業務副總葉盛弘、新代董事長兼總經理蔡尤鏗、新代總監黃芳芷、新代財務長林東旭。
融合AI與機器人,支持客戶實現智慧製造,新代科技以工具機控制器品牌「Syntec」打響國際市場,強調公司最有價值的是員工,將於9月底前,從興櫃市場轉戰證交所主板上市。新代科技2025年上半年營收達新台幣72.36億元,稅後淨利10.8億元,年成長34.1%,每股盈餘達17.2元。累計1月至7月,新代營收達81.84億元,年增25.7%。
AI 是新代集團 DNA
新代科技創立三十年來,已經發展出集團規模。旗下三家公司,新代科技是老大哥,專注工具機控制器,已將 AI 融入控制器,實現智慧製造。聯達智能專長是機械手臂與雲端產品,可以從單機,一直擴展到整廠。正鉑雷射的雷射加工設備及各種雷射應用,提供客戶智慧製造及自動化「一站式購足」的完整解決方案。
「對新代集團而言,AI 已經是現在式!」新代董事長兼總經理蔡尤鏗強調,「AI 就像新代的 DNA!」從感測器到生產數據蒐集,新代很多產品都融入 AI 技術,目的是讓設備更聰明、生產更智慧。
支持客戶落實智慧製造,新代科技將公司定位為「解決方案提供者」。無論客戶決定在哪個國家、哪個都市投資設廠,新代科技的使命就是,快速把智慧製造的產線打造完成。
珍視員工,人才是寶
自2024年登錄興櫃以來,新代科技營收持續成長,2024年營收突破百億元,達新台幣108.1億元,每股盈餘22.31元。在歡慶公司三十週年的茶會上,新代科技董事長蔡尤鏗致詞時,首先感謝的就是員工。
圖說:新代董事長兼總經理蔡尤鏗說,新代上市提高能見度,希望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19日的媒體茶敘上,蔡尤鏗表示,公司決定股票上市,進入資本市場,目標是希望提高新代科技的能見度,吸引更多人才一起努力,放眼國際市場,加速公司成長。
新代科技總監黃芳芷表示,新代科技的創立,就是從工具機控制器的設計著手,歡迎機械系、資工系、電機系等工程相關科系的年輕人加入。「來到新代,你能把自己設計出來的東西,在工具機裡面,看到實際的加工、操作、做出美美的成品。或者,你可以藉由自己的設計,讓設備的管理、工廠的管理,在你的面前實現。」
黃芳芷說,「如果你心中有些夢想,希望能夠在製造業的場域實現,新代就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剛要踏入職場的年輕人,不管是軟體的設計、韌體、硬體的設計,都可以因為產品跟工具機及場域的結合,在製造業中,展現加乘價值。
薪資、前景、成長
黃芳芷也分享新代分別從薪資制度、職場前景、成長激勵等三方面,建構人才策略。首先,新代對研究所或大學生畢業生的薪資「不會太低」,希望讓同仁有幸福的感覺。其次,黃芳芷強調,「最主要的是,看到職場上的前景。」
圖說:新代科技總監黃芳芷說,薪資要讓員工有幸福感。
另外,在同仁的學習上,黃芳芷也花了不少心思,從技術面及管理面提升同仁。以2024年至2025年為例,公司特別延攬外部師資籌辦「新代經理人學苑」,讓新代的重要幹部一起參加,了解公司成長所需的八大課程。此外,也聘請多校EMBA名師到公司指導新代的同仁,認識韌性供應鏈。
黃芳芷說,同仁在一起學習的同時,經常讓她看到令人欣喜的成長。從技術職、管理職,後來甚至還參與了公司政策的制定。新代科技決定投資印度,並由馬來西亞做為製造與供貨基地,就是一例。
2026年啟動新五年計畫
兼顧新人招募的吸引力,同時對於在職員工,也有培育及激勵成長計畫,黃芳芷強調,「新代最有價值的,是我們的員工。」「這群人的同時成長,才可以支持新代接下來的五年計劃!」
新代成立於1995年,2008年員工人數突破百人,2012年進駐竹科,如今除了兩岸的三十家分公司外,還在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六個國家、設有八個辦事處,員工已超過1,500名。
新代科技自2006年起,已連續推動四個五年計劃,讓公司成長有目標、有計畫、並凝聚同仁們的向心力。在面臨國際局勢要求製造在地化的趨勢下,新代科技將支持客戶全球佈局,打造智慧製造的生產線。蔡尤鏗表示,新的五年計劃將於今年底準備好,2026年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