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M31円星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林孝平宣布該公司9月20日上興櫃。
從人臉辨識到汽車電子,客戶涵蓋全球八成以上的晶圓廠及頂尖IC設計公司, IP業者M31円星科技(M31),以產品實力及業績成長動能,宣布將於9月20日上興櫃,股票代號6643,參考價230元。
M31円星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林孝平畢業於台大電機系及美國加大電機碩士,回台灣後曾於Cadence擔任軟體工程師,之後加入聯電,接著轉任智原,並擔任了十五年的總經理。2011年林孝平創業成立M31円星科技,他指出,M31是銀河最遠的「仙女座」星系,也是科幻電影《星際大戰》選為展開故事的場景
是人類肉眼可見的最遠星系,取名用意在期許團隊開發的IP,充滿了無限的想像與未來。
他強調M31的成立,享有天時、地利、人和之利。其一是隨著半導體往SoC開發,設計越趨複雜、投資規模擴大、開發者既要把握上市時機,又要避免出錯導致上億元的光罩損失,此時,經過驗證、品質有保障的IP,可以加快設計者的開發速度,成了創新的最大助力;其次,由於台灣擁有一流晶圓廠台積電及優秀的技術人才,也讓M31享有地利與人和的優勢。
M31資本額2.86億元,2015年營收2.7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04元。2016年營收5.01億元,每股獲利6.35元。2017年上半年業績2.11億元,每股獲利0.62元。林孝平指出,由於IP授權金認列遞延效應,預計第三季營收會比整個上半年還高。
IP市場是技術門檻高、毛利高、本益比高的三高行業。放眼科技武林,過去電腦世代,被稱為心臟或大腦的的中央處理器(CPU)係由Intel雄霸,但來到手機及行動電子產品世代,需要智慧又省電的CPU,則給了ARM竄出的機會,如今,ARM靠著IP授權給各種行動電子產品使用的模式,又是一枝獨秀的局面。此外,同樣看到IP商機的還有EDA大廠Synopsys及Cadence,透過積極併購,Synopsys更已成為全球IP亞軍。
台灣IP上市公司,原有力旺及晶心,如今加上M31円星,增為三家。另外還有創意與智原,在提供委託設計及ASIC服務之餘,也衍生出部分IP業務收入。
M31員工140人,研發人員比重高達75%,不需打造生產線,全靠腦力與技術實力投入開發的M31以基礎元件IP及高速介面IP兩大家族系列,應用於行動多媒體儲存、物聯網、車聯網、人工智慧及雲端運算等領域,獲得國際客戶青睞。
包括台積電(TSMC)、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中芯(SMIC)在內的全球八成晶圓廠都是M31的客戶,另外,世界級的IC設計公司已有超過200家採用M31的IP,家數還在持續增加。以最近成為話題的人臉辨識為例,就需要很高速的介面IP。此外,M31也在今年第二季打進汽車市場,為了進一步開發這塊高成長性的市場,將努力於2018年取得ISO26262的認證。
林孝平指出,來自北美、中國、台灣三個市場的業績,各佔營收比重30%,此外10%營收則來自韓國、日本及歐洲。未來將持續朝向「精品IP」的定位,擴充產品線及深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