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典範 半導體七賢王兆振紀念展

圖說:交通大學紀念對該校做出巨大貢獻的學長王兆振,特舉辦「台灣半導體發展七賢之一~王兆振院士紀念展」。交通大學吳妍華校長、張俊彥前校長、施敏教授、建邦創投董事長胡定華、中研院彭旭明副院長、工研院蔡新源協理,及王兆振的女兒王西美一起出席紀念展記者會。

國立交通大學於26日舉行王兆振院士紀念展,以緬懷及表彰台灣半導體發展七賢之一的王兆振對交通大學在台復校初期創建維艱的大力支持,以及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貢獻。

享譽國際科學家 體現愛國愛校之心

王兆振於1914年10月20日出生,193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38年及1940年分別取得美國哈佛大學電子物理碩士及科學博士學位。王兆振是國際著名的電子物理學家,專長為應用物理科學、工程科學及物理。1957年當選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 (IEEE Fellow) ,1961年當選美國科學促進學會會士 ( AAAS Fellow ) ,並於1968年當選中研院第7屆院士。

交通大學校長吳妍華表示,王兆振除了是一位頂尖的科學家,也相當關心母校交大及國家的發展,曾擔任交大留美校友會副會長。在交大成立初期也扮演重要關鍵角色。在聯合國特別基金用於交大創立電子訓練研究中心計畫之時,以其影響力,力邀國際學者專家至交大任教,紮穩交大實用訓練與學術合作的基礎。此外,也於1965年親至交大進行短期研究,並在當時成功研發國內第一個自製氣體雷射,對於後來太空通訊、武器研發及人體醫學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而這些傑出貢獻背後有著感人的故事,王兆振的外甥彭光堯,在他給交大前校長張俊彥的信中表示:王兆振在中日戰爭前出國,年僅二十二歲,爾後因戰事惡化,父母因戰爭逃亡,感染痢疾細菌雙雙早逝,在國仇家恨痛苦之餘,他立定心志要終結德國侵略戰爭。1940年哈佛博士畢業,立即加入RCA Magnetron的生產線的改進,他以電磁學理論,發展了品質控制的系統方法,因成效卓著,稍後被派與從事雷達研發改良的計畫。這段期間,他發明一種 S. E. Klystron,能增加放大十倍的功率,其工作範圍,正好可以作為雷達的反制裝置。這個發明,在二次大戰末期,使聯軍海空軍戰機,能以壓倒性的勝利打敗德日的戰機,因其成就卓著,被羅斯福總統親自召見,他自己因為持有最高機密,一直受到美國政府保護到六十年代。


圖說:交通大學前校長張俊彥,致詞緬懷他的恩師王兆振。

1960年,聯合國特別基金會(UN Special Fund Project)以遠東通信中心的計畫支持交大,這計畫的財務是由王兆振負責管理,他直接對聯合國負責。當時來交通大學的幾位教授,有五位是由王兆振負責找來的。

王兆振一直在幕後,有系統的為交大細心的安排,當年他掌握許多軍方的科技,如雷達、定位、高能電子槍等,因此美國政府不輕易讓他出國。1965年夏天,聯合國的計畫接近尾聲,他才持著聯合國護照回到台灣,結束這個聯合國資助的計畫。


圖說:交通大學校長吳妍華贈送王兆振的女兒「有鳳來儀」紀念品。

豆漿店歷史性聚會 促前瞻IC工業

工研院的成立與發展為台灣高科技產業乃至整個台灣產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王兆振1973年接任工研院首任董事長兼院長。1974年與經濟部長孫運璿、交通部長高玉樹、行政院秘書長費驊、海外學人潘文淵、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和交通部電信研究所所長康寶煌共七位在台北南陽街小欣欣豆漿店有一個歷史性的聚會,會中由潘文淵提出台灣引進積體電路製造技術,首度敲定半導體 (IC) 工業應為台灣的前瞻工業。

同年,王兆振催生工研院電子工業研究中心,成立積體電路專案,引進積體電路技術,為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輸送了大量的專利和技術支持,帶動電子工業發展及台灣經濟發展。王兆振形容工研院為他手中的強褓嬰孩般,足見其對工研院的深切愛護及殷切盼其成長之心。

交通大學為表達對王學長的感謝與懷念,11月26日至12月2日於交大圖書館二樓大廳以靜態大型海報方式,展出王兆振的研究、手稿、談話內容逐字稿等珍貴資料,一窺交大及台灣半導體初期發展史,同時也對台灣半導體發展七賢之一王兆振院士表達追思及懷念之意。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