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攜手諾貝爾獎得主 台積電發展幹細胞製程

圖說:陽明交大將以台積電微米生物晶片與日本京都大學CiRA Foundation合作發展2D/3D幹細胞製備技術,左起陽明交大副校長李鎮宜、校長林奇宏,與京都大學客座教授陳玠甫合影。

圖說:陽明交大將以台積電微米生物晶片與日本京都大學CiRA Foundation合作發展2D/3D幹細胞製備技術,左起陽明交大副校長李鎮宜、校長林奇宏,與京都大學客座教授陳玠甫合影。

陽明交大2020年與京都大學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教授(Prof. Shinya Yamanaka)成立的iPS細胞研究所CiRA(Center for iPS Cell Research Application)簽訂合作備忘錄,自此台日雙方在幹細胞製備上取得重大合作進展。京都大學CiRA 基金會將在今年派遣研發人員進駐陽明交大,並共同研發自動化幹細胞製備技術與符合PIC/S GMP標準的細胞工廠量能,台日雙方將共同為次世代自動化3D幹細胞的製備努力。

幹細胞能分化成各種細胞成為修補身體組織的利器,山中伸彌教授從體細胞中成功製造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讓再生醫學充滿無限可能,更因此獲得2012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雖然幹細胞前景獲得生醫界肯定,但如何利用先進製程將生產流程自動化製造出,大量且高品質的幹細胞,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困境。


圖說:左起日本CiRA基金會研究開發中心副中心長吉田信介、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教授、執行董事高須直子與研究開發中心中心長塚原正義

陽明交大於2020年與日方簽訂合作備忘錄後,日前再與山中伸彌教授及其CiRA基金會簽訂研發合作協議,京都大學CiRA基金會將與陽明交大共同研發多功能誘導性幹細胞的次世代自動化3D製備技術,並帶來符合國際標準PIC/S GMP的細胞工廠規範到台灣。這項合作除了象徵陽明交大與京都大學的合作外,也有助於提升台灣透過CDMO(委託開發製造服務)的方式,站穩在量產製備幹細胞的實力。


圖說:陽明交大副校長李鎮宜(左3)生醫晶片研發團隊,左2為京都大學客座教授陳玠甫。

這次與諾貝爾醫學獎大師及其創立的單位合作,除了日方在今年上半年馬上就會派駐多位研究人員來台之外,由陽明交大副校長李鎮宜所開發出的生醫晶片,也將實際應用在偵測幹細胞的製備品質。此生醫晶片採用國內晶圓廠的標準半導體製程完成設計、製作、與量測平台的建置,提供微流道運算(切割、混合、移動等不同尺寸樣本的需求)、二維/三維電容感測、溫度控制等功能,滿足生物實驗室的作業流程,同時透過標準作業流程(Bio-Protocol)進行自動化的細胞檢測。

陽明交大副校長鄭子豪表示,雙方是在尋求一套可供生醫臨床應用,且品質穩定的多功能幹細胞製備方法。陽明交大將以生醫與資通訊的基礎,透過生醫影像與生醫晶片技術發展出一套可以區分幹細胞品質的方法。「我們希望利用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將幹細胞製備流程自動化,並建立符合國際規範的製備標準,最終目標是讓幹細胞有效量產,讓再生醫學成為可能造福更多民眾。」

山中伸彌教授表示,「自從2020年以來,我們持續與陽明交大深化交流,雙方能簽署合作協助我感到非常榮幸。身為CiRA基金會的理事長與研究員,我強烈感覺這樣跨國跨領域的合作,對於實務上的研究成果是必要的,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是如此。在可見的未來,CiRA基金會將與陽明交大將密切合作,發展可貢獻國際社會的相關技術。」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表示,「身為陽明交大校長與一名科學家,我同樣期待深化雙邊合作,特別是跨領域的研究。我們今年重心是將半導體科技應用在不同的次世代生醫領域,特別是細胞療法。」

這次雙方合作是在張懋中前校長、郭旭崧前校長、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京都大學客座教授陳玠甫等人的積極推動下完成。這次合作將半導體與資通訊技術實際應用於再生醫學,也展現陽明交大佈署再生醫學的企圖心,是台灣未來推動大健康產業的重要基石。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