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

圖說:國研院晶片中心開發之能量擷取管理晶片大小僅1mm x 1mm,可用於穿戴式或物聯網應用系統。
圖說:國研院晶片中心開發之能量擷取管理晶片大小僅1mmx1mm,可用於穿戴式或物聯網應用系統。■文: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圖:Wa-People/編輯中心國家實驗研究院晶片系統設計中心(晶片中心)開發出「能量擷取管理晶片」,搭配各式能量擷取元件,即可收集環境中不同的能量,有如空中取電,可讓行動裝置不斷電。
圖說:儀科中心研發團隊以「小小兵(Minions)軍團:Si0.8Ge0.2/Si界面原子結構」(The army of Minions: The atomic structure of Si0.8Ge0.2/Si interface)為參賽主題榮獲科技部「台灣奈米影像」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組競賽金牌獎。
圖說:儀科中心研發團隊以「小小兵(Minions)軍團:Si0.8Ge0.2/Si界面原子結構」(ThearmyofMinions:TheatomicstructureofSi0.8Ge0.2/Siinterface)為參賽主題榮獲科技部「台灣奈米影像」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組競賽金牌獎。■文:Wa-People/李慧臻Jane Lee■圖:Wa-People/編輯中心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儀科中心)研發團隊參加科技部奈米國家型人才培育計畫所辦理「台灣奈米影像」競賽,已連續八年獲獎,2015年研發團隊使用原子解析度「像差修正掃描穿透式電子顯微鏡」(aberration-correctedSTEM)直接觀察原子影像,以「小小兵(Minions)軍團:Si0.8Ge0.2/Si界面原子結構」(ThearmyofMinions:TheatomicstructureofSi0.8Ge0.2/Siinterface)為參賽主題,榮獲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組競賽金牌獎。
圖說:國研院儀科中心透過「光學系統整合研發聯盟」平台,結合巨積精密與師大機電系,成功研發「晶圓電性測試暨電路瑕疵檢測設備」。左起師大機電系教授張天立、儀科中心博士曾釋鋒、巨積精密總經理吳茂祥、儀科中心鍾健愷及巨積精密工程師吳博睿。
圖說:國研院儀科中心透過「光學系統整合研發聯盟」平台,結合巨積精密與師大機電系,成功研發「晶圓電性測試暨電路瑕疵檢測設備」。左起師大機電系教授張天立、儀科中心博士曾釋鋒、巨積精密總經理吳茂祥、儀科中心鍾健愷及巨積精密工程師吳博睿。■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圖:Wa-People/編輯中心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快速增長,對於IC精密檢測的需求亦不斷提高,推動了自動化檢測設備的市場發展。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儀科中心」)透過「光學系統整合研發聯盟」平台,結合巨積精密與師範大學機電工程系教授張天立研究團隊,共同研發「晶圓電性測試暨電路瑕疵檢測設備」,可協助國內廠商於半導體後段製程中快速精準判斷與篩選晶圓良窳。
圖說:開創地震防災研究新紀元,將來建成之國研院國震中心第二實驗設施外觀模擬圖。
圖說:開創地震防災研究新紀元,將來建成之國研院國震中心第二實驗設施外觀模擬圖。■文:Wa-People/洪瑞英RaeHung■圖:Wa-People/編輯中心國家實驗研究院與國立成功大學近日於成大歸仁校區舉行「國研院國震中心第二實驗設施」動土典禮,由行政院張善政副院長主典,台南市賴清德市長、科技部錢宗良政務次長、國研院羅清華院長、成功大學黃煌煇校長與其他多位貴賓共同陪典。
圖說:歡慶福衛二號10歲生日,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舉辦「福爾摩沙衛星二號10週年成果發表會」,廣邀各界學者專家進行專題演講。
圖說:歡慶福衛二號10歲生日,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舉辦「福爾摩沙衛星二號10週年成果發表會」,廣邀各界學者專家進行專題演講。■文:Wa-People/陳文玲Evelyn Chen■圖:Wa-People/編輯中心我國首枚遙測衛星福衛二號於2004年5月21日成功發射,即時的衛星影像支援救災,今年邁入第10年!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為了感謝國內外各界的支持與協助,近期於十週年慶時舉辦了「福爾摩沙衛星二號10週年成果發表會」。
圖說:
圖說:NCT團隊在桑納堡進行此次氣球飛行任務的人員。■撰稿:王麗娟(Janet Wang)■圖片來源:NSPO台灣積極參與國際太空合作計畫以來,再次傳來好消息。由國家太空中心NSPO支持,清華大學、中央大學、聯合大學所共組的研發團隊,參與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太空科學實驗室的「伽瑪射線太空天文儀器 ? 康卜吞成像光譜儀(Nuclear Compton Telescope,簡稱NCT)」研製計畫。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