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聰明機器人 新代今年轉上市

圖說:新代科技歡慶三十週年,啟動「AI驅動智慧製造+智慧機器人聯盟」,左起成大教授劉建聖、盟立自動化總經理張智能、永續企業理事長汪世堯、益芯科技董事長陳仲羲、東台精機副總經理嚴璐、勤誠興業董事長陳美琪、園區同業公會秘書長王永壯、新代總監黃芳芷、新代董事長兼總經理蔡尤鏗、竹科管理局局長胡世民、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楊秉祥、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曹芳海、工研院機械所技術總監黄甦、金工中心處長林崇田、台大教授蔡孟勳。

打響國際工具機控制器品牌「Syntec」的新代科技,已通過上市審查,預計今年底前由上櫃轉上市。董事長兼總經理蔡尤鏗在三十週年慶祝會上,感謝員工及夥伴,支持公司超越營收百億里程碑。他並表示,未來新代集團將致力實踐「AI與智慧製造」深度融合,支持客戶「全球在地化製造」生產無憂。

定位「最值得信賴的電控夥伴」,新代科技專注開發的工具機控制器,好比工具機的大腦。如今,新代科技的工具機控制器,加上聯達智能的智慧製造系統整合優勢,以及正鉑雷射的雷射製程自動化技術,成為新代集團,從單機做到整條製造產線的整合、物聯網加上智慧機器人,將持續擴大自動化產業鏈的影響力。

回顧1995年,新代科技在新竹市興學街三十幾坪的公寓裡創業,前五年由於產品不到位,虧光了資本。蔡尤鏗感謝員工們不斷努力,終於讓公司從第六年起開始獲利,並在第十年把創業以來的虧損全部打消。自2000年至今,新代科技已連續25年來獲利。2024年,新代三十週年前夕,營收更突破百億元,達108.1億元,締造每股盈餘22.31元的佳績。

圖說:新代科技全球員工已超過1,500人,平均年齡僅32歲出頭。

新代員工人數從2008年突破百人,2012年進駐竹科後,如今除了兩岸的三十家分公司外,還在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六個國家、設有八個辦事處,員工已超過1,500名,平均年齡32.1歲。2025年新代科技可望成為兩岸工具機控制器的第一品牌。

新代科技總監黃芳芷指出,印度控制器市場和早期的台灣很像,新代積極海外布局,現在是最好的切入時機,她並看好印度未來有潛力成為最重要的市場。馬來西亞廠瞄準印度及東協市場,已購置土地籌設組裝線,預計兩年後完工投產。

圖說:新代科技董事長蔡尤鏗(左)與總監黃芳芷(右),一位專注技術融合精進,一位擅長策略規劃及執行,被業界稱為神鵰俠侶。

對於中國市場,黃芳芷分析,中國大陸的客戶大者恆大、且政府支持導入AI,因此需求只會多不會少,為此,新代投資的蘇州新廠,將於2026年第2季完工投產。

展望2025至2030年,黃芳芷看好兩岸之外的全球在地化製造趨勢,將給新代下一波成長帶來契機,雖然一開始海外的營收佔比仍低,但期待未來五年至少有五倍的成長。

新代在12日的慶祝大會上,啟動「AI驅動智慧製造+智慧機器人聯盟」,獲得東台精機、盟立自動化、勤誠興業等公司響應加入。蔡尤鏗表示,這個聯盟歡迎更多產業夥伴加入,他呼籲透過合作,將AI元素加入智慧製造,服務全球客戶的製造需求。

展望未來,蔡尤鏗表示,新代將於明年展開新一期五年計劃,將把AI技術 與智慧製造 做深度融合,並與集團內的聯達智能聯手,為全世界的智慧製造,提供更聰明、更有彈性的解決方案。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