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慶幸已備好12吋產能,迎接市場旺盛需求
AI應用驅動市場對12吋矽晶圓的需求熱絡,矽晶圓廠環球晶圓(Globalwafers,6488)董事長徐秀蘭14日表示,好在2022年該公司大手筆投資,自建12吋矽晶圓新產能,正好迎接如今熱絡的市況。她並看好未來12吋晶圓可望貢獻公司總營收三分之二,如今回顧該項投資,可說是相當幸運。
環球晶圓2024年營收626.26億元,年減11.36 %,對母公司中美矽晶全年營收挹注近八成。回顧中美矽晶及環球晶圓2024年12月營收、第四季營收、下半年營收,皆創歷史同期第三高,全年營收亦達歷史第三高。
環球晶圓過去透過合併與收購(M&A),快速擴增營運規模,成為全球第三大矽晶圓供應商。透過併購,使得環球晶圓的營業額成長很快,但其中,屬於先進製程的比例卻不高。
徐秀蘭指出,過去,該公司12吋的產能小於8吋產能,8吋產能小於6吋。但如今,市場的需求剛好倒過來,對12吋晶圓的需求佔65%。
2022年決定投資12吋新產能
徐秀蘭表示,好在2022年,環球晶圓準備併購德國世創時並未成功,隨即決定自己投入建廠,靠近客戶端,投資12吋新產能。徐秀蘭說,當時決定要讓花出去的任何一分錢,都是用於建造未來需要的先進製程的產能設備。
買地建廠、購進新設備,隨即必須在帳面上提列很高的折舊攤提。徐秀蘭表示,2024及2025年的壓力是大的,但她覺得這是一個成長的痛,好比必須走過懷孕、生小孩的階段,等到每個廠區的產能都提升上來,投資已經做了折舊攤提,屆時銷售晶圓就能從帳面上看到可觀的回收。
兩、三年前做的決定,選擇了一條痛苦、難走的路,但如今看到市場對12吋先進製程的高比重需求,讓她覺得這是一條對的、成長的路。等到12吋產能提升上來後,先進製程會佔50%,將對環球晶圓的營收大有幫助。
徐秀蘭分析,當時也沒想到如今市場會有關稅、逆全球化的改變,而且客戶需求的成長又非常集中在先進產品上。她預估環球晶圓2025年下半年營收,可望顯著比上半年好,2026年比2025年好更多。隨著12吋產能的比重提升,很快就會和全世界一樣,總營收65%可望來自12吋。
她表示,以產能比重來說,2025年底,12吋晶圓的產能就會提高到50%;以營收來說,可望於2026年展現效益。她預估,到時12吋晶圓將擔綱公司總營收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營收,則來自8吋、6吋及化合物半導體。
2022年因為併購計畫受阻,轉而做下自行建廠的決定,徐秀蘭表示,如今回頭看,反而感到幸運,直說環球晶圓的運氣很好!
美國補助4.06億美元,密切關注進度
美國為獎勵半導體在地化製造,2024年12月已經通過美國商務部給予環球晶圓4.06億美元的補助,其中4億美元用來支持環球晶在美國德州謝爾曼市及密蘇里州聖彼得斯市的先進半導體晶圓廠4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另外 600 萬美元將專門用於強化 GWA 的勞動力發展。
除了美國商務部的直接補助外,環球晶圓也將申請美國財政部的先進製造業投資稅收抵免(AMIC),該補助可抵免GWA和MEMC LLC廠區符合資格支出之稅賦,抵免額度最高可達25%。
環球晶圓在美國德州謝爾曼市投資的GWA,自2025年上半年起,已成為美國首座量產12吋先進製程矽晶圓的製造廠;MEMC也於2025年上半年將生產12吋絕緣層上覆矽(SOI)晶圓。
徐秀蘭說, 環球晶圓在美國的投資,是美國唯一做先進製程12吋矽晶圓及SOI的專業廠,根據美國媒體分析,環球晶圓的該項投資,對於並未擁有相關產能的美國半導體產業而言,是絕對必要(essential)的投資。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曾一度表示,要凍結(freeze)美國政府的所有補助案。隨即,美國聯邦法官公開指出暫緩發放晶片法案補助「不合乎美國法令」,因此,短短兩天後,美國白宮已公開澄清並取消暫緩。
依照合約,美國商務部將根據環球晶美國子公司(GWA)和MEMC完成各項專案里程碑的情況,於數年內分次發放該項補助。徐秀蘭表示,該項補助的第一階段驗收目標將於最近一兩個月內達標,公司將隨即備妥文件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