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民科技:葉慈公益信託捐助金額占孳息總額97%

圖說:漢民科技董事長黃民奇(Wa-People資料照)

圖說:漢民科技董事長黃民奇(Wa-People資料照)

針對媒體關注公益信託的發展,漢民科技今(7)日表示,葉慈公益信託捐助金額已佔孳息總額97%。若限定每年捐出的金額佔信託總資產5%,信託20年後將會消失,並非永續經營的思維。

漢民創辦人黃民奇等為協助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興建竹銘醫院,已累積簽署承諾捐款達新台幣17億元。衛福部、教育部通過此案後,目前新竹市政府正進行環評、都審,待通過後捐款即逐年依進度執行。

漢民也指出,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巴菲特皆捐贈股票至信託,再利用長期孳息,生生不息,逐年支持各基金會之公益事業,這是國際上公認有效之方法。捐贈股票至信託,應受鼓勵。根據比爾蓋茲與梅琳達基金信託2020年財報,包含股票等投資性資產佔總資產達到98.79%。

漢民表示,該公司一直篤信:「利他是存在的價值」,漢民在思考長期如何回饋社會的過程,不斷地琢磨,如何才能永續。比爾蓋茲基金會之上,就有一個信託基金機制進行管理,其最大的資產部位就是股票。巴菲特至今仍分年捐贈蓋茲基金會股票,信託透過孳息與資產的成長,將資金投入基金會,在全世界幫助消除小兒麻痺等公益事業,做了非常巨大的貢獻。台灣有非常多的企業家,想要幫助社會,補足政府部門力有未逮之處,這就是基金會與信託制度在世界推展的良性循環。漢民研究了世界的潮流,認為這的確是一個好的制度,因此循政府的法規,成立公益信託與基金會。

有人提問,為什麼有了漢慈基金會,還要成立葉慈公益信託?漢民表示,2008年金融風暴,社會上許多人失業,漢民希望幫助這些失能家庭,2009年設立漢慈基金會,成立至今,每年幾乎皆捐助編列約1300萬元左右,從不對外募款,捐款來源皆為公司或股東個人的捐贈,投入14年。這期間,基金會針對每一個失能家庭,設立了五年計劃,從學生的課後輔導,接續有律師、財務規劃師志工對家庭的深入了解,幫助提出還款計劃,成功將許多失能家庭,轉變成功能性家庭。更高興的是,看到輔導的孩童,近年來陸續考上交通大學等國立大學,讓我們倍感鼓舞。多年來,我們一向滿足於低頭做事、不宣揚。漢慈專注於負責兒童與失能家庭的輔導,但其他公益事業並非其專業。成立葉慈公益信託,就是為了將回饋社會的面向,從漢慈擴大到其他領域。

至於捐款人將錢捐至公益信託基金中,之後多賺的一毛錢都不能再拿回來,錢已是全民的,只能留給公益信託運用。例如,交大要興建醫院,就是因為經費不足,交大校友才出面捐款。我們希望運用葉慈信託的資金,幫助學校建立具備國際特色之未來醫院。

漢民表示,如果公益信託不執行免稅,在一定的條件下徵稅,漢民支持。課稅也好,不課稅也好,只是錢撥到政府手中或是公益信託裡。由政府執行,或由民間基金會執行之差異而已。因此,外界一直把公益信託當作是一個避稅工具,其實是一種誤解。政府要課公益信託稅,對於漢民而言,也只是把信託基金要服務大眾的錢,少一點去做公益,多一點撥入政府的國庫,交由政府運用而已。因此,當資產撥入公益信託中,早已跟企業家的所得稅扯不上關係了。

部份人士倡議,限定每年捐出的金額佔信託總資產5%。這將使信託在成立20年後將會消失,非永續經營的思維。台灣將無法出現洛克斐勒、比爾蓋茲…等等對人類有極大貢獻之基金會。

全世界與台灣都有很多企業與實業家早已在默默地回饋社會。社會多一點正向思考看待公益信託,有扭曲之處,可以導正,但如何吸引更多企業家,願意在找到對的題目與方向後,對人類作出貢獻,才能彰顯信託的價值。

截至2022年4月為止,葉慈信託捐贈支出金額已達新台幣1.55億元,佔股票孳息總收入1.6億已達97%。佔比極高。此外,2016年,交通大學計劃推動為與陽明大學合併,希望興建醫院,尋覓校友捐款,漢民創辦人等決定支持。至今,漢民創辦人等累積簽署承諾捐款興建竹銘醫院高達新台幣17億元。該案推動至今已六年,新竹市、衛福部、教育部審查通過此案後,目前再度回到地方政府正進行環評、都審,待行政審查通過後,捐款即會逐年依進度執行。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