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國研院太空中心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中為國研院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右7為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
為扶植本土太空產業,提高抗輻射電子元件自主研發與驗測的能量,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於2020年與業界攜手成立「台灣太空輻射環境驗測聯盟」,今(5/23)日再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利用臺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的治療空檔,為衛星元件進行重粒子輻射驗測。
台灣積極發展太空產業,目標是在2023年底,自主研發的電子元件可以超過60%。太空環境十分險峻,衛星在太空環境容易遭輻射攻擊而造成系統功能失常,輕者需重新開機以恢復正常運作,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電子元件損壞,使衛星無法執行任務。因此透過驗測挑選出具抗輻射能力的電子元件,才能保證衛星可在太空中正確執行任務。
太空輻射主要包含伽瑪射線、電子、質子與重粒子,以低地球軌道而言,是以質子為主,大約占95%。太空中心在2020年攜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長庚大學、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宜特科技、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等輻射測試與分析單位,共同組成「台灣太空輻射環境驗測聯盟」,協助國內產學研團隊進行電子元件伽瑪射線與質子輻射測試,提升其研發抗輻射電子元件的能力。
但仍缺乏模擬外太空環境中電子與重粒子高能輻射照射的設備,過去廠商需前往歐美等先進國家進行測試。經由這次的合作,臺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所提供的重粒子驗測,可測試重粒子對電子零組件/元件的各種影響,不但可協助廠商發展抗輻射電子元件,也將共同推動跨領域太空科學研究。
國研院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未來國內產學研界所發展的太空級電子元件,可利用臺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之重粒子照射平台進行抗輻射驗證與篩選,不再需要遠送國外測試,可將半年以上的驗測時間縮短到一週,大幅節省國產太空元件之開發時間與成本,同時強化本土太空輻射環境測試能量,帶動國內太空產業發展。
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指出,很高興可以用台灣目前能量最高的加速器,為國家做事,測試太空零組件的穩定性。因應政府推動太空產業的發展,此次合作將有助於國內廠商發展抗輻射電子產品,搶占國際市場,讓世界看到更多台灣的重要貢獻。
國研院代理院長林博文表示,台灣進軍太空產業,除了產官學研界共同努力,很高興醫界也來全力相助。期望產業界能把握機會,提升研製抗輻射電子元件的能力,打進全球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