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2018潛能創意盃 Biolegend代表台灣出賽

圖說:國際學生科技競賽 - 微軟潛能創意盃 (Imagine Cup) 台灣區決賽於4月28日展開。

圖說:國際學生科技競賽 – 微軟潛能創意盃 (Imagine Cup) 台灣區決賽於4月28日展開。

國際學生科技競賽-微軟潛能創意盃 (Imagine Cup) 台灣區決賽於4/28展開。今年三大創新應用範疇落在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慧(AI)及混和實境(MR)上,尤其隨著每分每秒都有更多人使用AI來改善生活,八強作品高度訴求以「看得見的AI」提升競爭力,橫跨智慧醫療、零售、交通等應用領域,緊緊牽動現今產業及市場的發展需求。由來自中興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所組成的「Biolegend」團隊憑藉「復健優¬-十字韌帶修復」智慧應用勝出。

其作品利用Microsoft Azure雲端平台進行資料分析、機器深度學習,幫助患者量化復健判斷標準,精準掌握復原的時程。「Biolegend」團隊將於七月底代表台灣前進美國西雅圖、與全球校園科技好手相互切磋較量,角逐「微軟2018潛能創意盃」全球總冠軍,除了將獲得新台幣300萬元獎金外,更將與微軟執行長薩提亞 • 納德拉 (Satya Nadella) 面對面。每年的全球總決賽現場也邀請眾多全球知名創投企業到場,每一隊都有機會爭取獲得創投青睞及投資挹注。

微軟2018年潛能創意盃  聚焦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慧(AI)及混和實境(MR)三大主軸

微軟潛能創意盃 (Imagine Cup)邀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利用年輕世代專屬的犀利觀察力、找出社會中棘手的問題與困境後,發揮創意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今年以最熱門的技術: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慧(AI)及混和實境(MR)做為三大主軸,讓參賽隊伍更有目標將腦中的構想實作成為具商業價值的實際應用。


圖說:台灣微軟總經理孫基康

台灣微軟總經理孫基康表示,微軟潛能創意盃 (Imagine Cup) 邁入第十六屆,自創立以來一直以『運用科技解決世界上艱難的問題』做為競賽主軸,讓學生善用科技力量不僅滿足自身需求、更著力讓世界變得更好。很興奮地看到這15年來台灣學生五次進入全世界評比前三名的佳績,其中三次更拿到全球冠軍,代表台灣年輕世代的技術與創意兼具、潛力雄厚。今年的Imagine Cup延續去年的不分組競賽,並更加強調擁抱開放,非微軟技術也可入列參賽。我們欣見越來越多學生透過Imagine Cup搭建起未來世界的通道,從競賽切磋到取得冠軍、進而創業打造起的生態圈也逐漸成形。

第十六屆微軟潛能創意盃 (Imagine Cup) 台灣區總決賽由五位重量級專家們擔任評審,分別是Rookie Fund執行總監 唐琦、數位時代創新長 黃亮崢、台灣微軟總經理 孫基康及微軟研發處資深項目經理 蔡孟儒。針對本屆作品,台灣微軟總經理 孫基康補充說明,微軟投入AI相關技術多年,在智慧醫療、零售、交通等應用領域不斷拓展與突破。今年的作品中可看到,透過Microsoft Azure 雲端平台靈活運用 AI 與大數據的技術及服務,有部分甚至已經與醫院有實務上的緊密結合,一旦發展成商業模式將能直接受惠於許多長者及身心障礙者、帶來健康與生活管理上更高度的關懷,而這也代表微軟落實AI普及化更向前邁進一大步,每個人及每個組織都將因為AI開發與應用而受惠。

貼近社會脈動與所需 掌握高齡社會「智慧醫療」之迫切性為主要應用方向

今年度微軟潛能創意盃 (Imagine Cup) 台灣區共收到近百隊的隊伍及繳件作品,經激烈競爭選出前八強入圍台灣區總決賽,最終由Biolegend團隊的「復健優-十字韌帶修復」奪冠,搶下前進西雅圖世界總決賽之門票。


圖說:獲得第一名的「Biolegend」團隊

第一名團隊「Biolegend」,針對十字韌帶受損進行復健的作品「復健優」,採用了微軟 Microsoft Azure 平台來建置其復健產品,提供傷患術後復健、掌握復原時程的解決方案。

隊員陳聖元表示:透過Azure雲端資源,幫助我們藉由患者復健動作的資料累積來進行深度學習分析,做為可量化的復健判斷標準。並透過個人化及遊戲化的視覺方式呈現在行動裝置上,幫助傷患有效復健,也加強醫生對病人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藉由我們團隊的多元人才,結合工程技術、臨床諮詢等跨域的專業知識,才能利用AI技術,讓原先困難的事情變得簡單,解決世界上的問題。


圖說:榮獲第二名的 北醫DermAI 「皮智」團隊

榮獲第二名的北醫DermAI 「皮智」團隊,利用AI技術分析皮膚的痣,結合北醫三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的歷史病歷資料,透過北醫醫師針對一般手機所拍出的皮膚痣的照片來做篩檢與標籤,以訓練AI影像分析引擎,以在未來進一步協助大眾居家自我評估、持續追蹤皮膚痣病變的可能風險。現行的第一至第二階段已能做到透過手機拍的影像照片進行分析來辨識皮膚上的痣,評估建議轉介皮膚科做皮膚癌確診的風險,在試驗階段的預估準確率高達95%。未來期望做到透過影像進行膚質辨識,包括第三階段延伸至酒糟性皮膚炎等其他過敏性皮膚症狀,以及第四階段分析其他皮膚問題(如青春痘、老人斑),以期開拓未來商業模式。

DermAI 團隊代表王怡媜醫學生表示,我們的解決方案利用皮膚AI影像分析、聊天機器人協助諮詢服務,未來希望整合線上皮膚科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希望透過整合北醫的醫學專業與交大的AI技術,開創華人第一皮膚專業人工智慧分析技術服務品牌。


圖說:榮獲第三的 eBus 團隊

榮獲第三名的eBus 團隊希望解決疲勞駕駛所造成重大事故的意外發生,透過AI深度學習與分析,辨識人類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及分析駕駛的行為狀態,監測到的數據將送到後端系統並量化為不同的安全判斷等級,當數值達到危險等級時,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告訊息且記錄,以預防交通事故發生。

eBus 團隊代表吳宜樵表示,我們希望透過計算機視覺和AI技術,持續跟踪人臉並監測行為來分析駕駛的生理狀態,甚至當駕駛身體狀況有突發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臟病發生時,都能即時提供警訊,降低意外發生。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