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顯示的商機看好,根據市場調持機構預估,未來六年內,將有三倍的成長。國內第一家專注供應軟性電子基板的宇威材料科技 (FlexUP Technologies),也呼應這樣的趨勢,不但已經通過客戶的品質驗證與產能驗證,可以預見的是,該公司2017年的業績隆隆,已經敲下多家客戶的訂單。
2015年底,由工研院顯示中心衍生的新創公司宇威材料科技,專注於獨創的軟性基材技術,鎖定切入全球高度成長的穿戴式、手持式及軟性醫療感測器等市場。該公司董事長王伯萍表示,目前該公司在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PMOLED)、塗液材料、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與製程設備上,都已和台灣業者緊密合作,產品品質已經驗證通過,目前正進行緊鑼密鼓的產能驗證,預計明年將有不錯的業績表現。
王伯萍表示,宇威專注軟性基板的材料、製程技術,目前台灣兩家最大的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PMOLED)廠商,錸寶科技與智晶光電,已經通過環境測試,並將基板提供給客戶做認證,今年第四季將進行量產測試,明年的訂單已經敲定。
此外,元太科技在「觸控面板暨光學膜製程、設備、材料展覽會(Touch Taiwan2016)」上,也展出了軟性顯示於電子標籤的應用。元太科技已通過宇威材料科技的產品驗證,特別是在塗液材料上,2017年將開始放量。
此外,宇威也與和鑫合作超薄型的軟性的觸控感測器,預計明年將在數量上明顯成長。
王伯萍辛勤地花了兩年的時間布局,他證實,「軟性材料已經實現在商業產品上」。該公司除了積極佈線,與客戶互動外,特別看好AMOLED未來的發展爆發力。他表示,與友達、群創、大陸的京東方等面板廠,都有密切聯繫,並進行測試產品。
再怎麼好的創新,還是要經過客戶的肯定,以及時間的證明。王伯萍指出,在軟性基材的製程上,宇威主推「機械取下」,製程工序簡單又有效率,因此製程設備的價錢也很經濟。相較於三星採用的「雷射取下」技術與設備,不但速度慢,而且設備的價格貴上十倍。
儘管宇威的技術,可以為客戶帶來快速、高良率,以及只要十分之一價錢的設備等諸多好處,但客戶總是不放心自己當第一隻白老鼠,最常問王伯萍的一句話就是,「有誰用了呢?」還好,時間久了,客戶慢慢接受了王伯萍不斷的說明。今年開始,宇威以「機械取下」技術推出的製程設備,已經賣出七台,預計明年在擁有更多實際數據的證明下,可望需求量激增。
專業市調機構IHS預估,2022年全球軟性顯示器螢幕營收將由今年的37億美元,增至155億美元,而且軟性顯示器螢幕營收將占顯示器市場總營收的13%,成長力道可觀。從宇威客戶端的熱烈反應,證實市場預測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