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工研院中分院科技農工組柯文清博士與鵬群頂葡萄酒莊主人譚華光(右)
工研院科技農工團隊,幫助葡萄酒莊增進葡萄產值,省工、節能又減碳。透過三項技術「生態資材數位預控生產設備」、「智慧光源模組」及「葡萄噴藥車」,帶動農產品升級,提高葡萄收成,將葡萄枯枝廢藤循環再利用,成為二林鎮減碳酒莊的先鋒。
彰化縣二林鎮是全臺種植釀酒葡萄及酒莊密度最高的地方,甚至有酒莊一條街之稱,其中成立於2003年的「鵬群頂酒莊」因栽植近百種葡萄品種,除供應釀酒,還提供鮮榨葡萄果汁,琳瑯滿目的種類,讓酒莊葡萄園有如「露天葡萄博物館」。
鵬群頂酒莊主人譚華光原本是藥劑師,因父親事業忙不過來,於是放棄藥劑師工作,接手父親的葡萄園。1996年由於政府不再收購葡萄,讓譚華光曾一度動念想剷平葡萄園,但他怎麼也捨不下苦心經營的成果。同時,他心念一轉,認為危機可能也是轉機,並於1998年遠赴加拿大學習高級葡萄酒的釀造,這個轉折點讓他發現,原來釀酒與他在藥學系所學的藥物與化學反應息息相通。經過用心投入釀酒製程技術的譚華光,創造出多款具有獨特魅力的葡萄酒,成為酒莊的一大特色。
然而,經營葡萄園的過程,有不少需要克服的課題,包括人力負擔、如何增加產量,以及大量葡萄枯枝廢藤的處理問題都是譚華光面臨的挑戰。
譚華光透過二林鎮公所找到工研院科技農工團隊,歷時三年,工研院的技術團隊,竟然讓酒莊廢棄的葡萄藤枯枝剪葉,不再是農民最困擾的堆積垃圾。透過工研院研發的數位節能型生物炭量產科技,打造「生態資材數位預控生產設備」,將之轉化為機能型生物炭及醋液。如此一來,不僅減少碳排,還可再用回葡萄園裡面進行驅蟲抗病並調整土質。
以二林鎮的葡萄藤處理量來說,每年可減少約5.6萬公噸的碳排放,相當於145座大安森林公園一整年的二氧化碳吸附量。未來,二林鎮公所也研擬將工研院的技術導入,以解決當地廢藤處理問題。
此外,工研院更研發了「智慧光源模組」可調式性補光技術,此技術可於夜晚替葡萄進行補光,促進葡萄生長發育,調節產季,有效提升葡萄品質。
燈具內的智慧電路,可配合葡萄各生長其間所需要之光譜與光強度進行調整,相較於傳統光源補光方式,可節省電力50%以上。同時,為有效利用光源,整合光學透鏡設計於燈具中,擴大每盞燈具所能照射的距離,可在兩米半直徑範圍內,360度零死角照明。
第三,為減輕葡萄農體力負擔,工研院研發油電混合「葡萄噴藥車」,可於一百公尺以上距離進行遙控,讓載重五百公斤的無人車進行藥劑噴灑,且噴桿能調整高度,輔以螢幕顯示,可做到精準噴藥,一分地約十五分鐘即能完成噴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