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A新秀輩出 不懼虎狼
今年獲得「TSIA博士研究生半導體獎」的四位博士生,21日全程聆聽產業論壇,面對前輩們談台灣半導體產業前有虎、後有狼的現況,面對群雄環伺的強力競爭,他們感覺害怕嗎?
簡士雄 未來也要為產業盡力
成功大學電機研究所簡士雄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這種國內產業人士齊聚的會議,發現有這麼一群前輩們為產業前景溝通、交流、提出見解並實踐共識,心中更增勇氣。他說,「我沒有也不應該感覺害怕,甚至開始思考,自己在未來應如何為此產業盡一份力」。
大學參加撞球社與撞球系隊,且獲得多次團體賽冠軍的簡士雄,進入研究所後雖無社團活動,但仍會定期與實驗室的同學們打籃球。
簡士雄研究音頻放大器晶片的設計,該晶片是各類電子產品中驅動喇叭或耳機的重要元件,直接影響音樂播放品質。他的指導老師郭泰豪教授,是台灣成功量產的先驅。簡士雄除了多次參加建教合作計畫及技術移轉外,也發表多篇論文於國際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IEEE)頂尖研討會與期刊。
圖說:清大資訊工程研究所周宣明認為,博士生應該要有挑戰未知的精神。他換了三次,終於找到有興趣的研究主題。
周宣明 期盼多點產學合作
清大資訊工程研究所周宣明說,當實力不足,就會感到害怕。他坦言聽著產業論壇上的大前輩們談產業現狀,「確實有感到憂慮」。他反省說,「這表示我的學習還不夠札實」,他期盼未來能多一點產學合作的機會。
周宣明曾任清大科系博覽會(紫荊季)的總籌,平日很喜歡打網球的他,甚至還擔任過網球社的指導老師。
周宣明認為博士班學生,應該要有挑戰未知的精神,他曾因更換研究主題挑戰未知,而嚴重受挫,論文多次被拒;研究過程中,他共換了三個主題,最後才終於找到感興趣的題目,專注於「晶片時脈樹優化」,使用動態調整時脈偏移的硬體架構,來提升晶片的效能。他說,找到興趣讓他的研究積極度與效率大增。如今周宣明的研究成果,已有多篇論文發表在一流期刊上。
圖說:台大電子研究所翁翊軒於2015年同時獲得台大電子所學生傑出研究獎,及TSIA半導體獎的肯定。
翁翊軒 產學合作目標要一致
聽完TSIA產業論壇,台大電子研究所翁翊軒指出,目前產學合作存在一個最大的矛盾。一方面,學術界的教授與碩博士研究生,為了升等或畢業,最需要的是在國際專業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但相對地,學校配合產業界進行的研究,其成果卻往往不適合或不能發表。
大學時期曾參與台大天文社,以觀星及研究天文儀器與物理作為興趣的翁翊軒,成了研究生後,由於空閒時間不穩定,沒有再參加正式的社團活動。他的研究主題,先是半導體元件。後來為了領先業界,改選了很有機會取代目前矽材料的鍺(Ge)作為電晶體的材料,專注於「鍺通道無接面環繞式閘極電晶體」(Ge Junctionless FETs)的研究。
他強調,為了避免「學校培養的人才不是業界所需,而業界所需的人才學校沒有」的狀況,產學雙方必須「找到一致的目標」,密切合作。
圖說:交通大學光電研究所陳國儒除了2015年獲得TSIA半導體獎,也是2014年IEEE光電研究生獎學金得主。
陳國儒 對未來充滿希望
交通大學光電研究所陳國儒,專注於研究白光發光二極體螢光粉的合成,利用固態反應法燒結螢光粉。他在碩士班期間已參與產學合作,將研究實際應用於LED產品中。博士班接受郭浩中教授指導,繼續綠色能源的研究。
喜歡水上運動的陳國儒,壓力大的時候除了跑步,最喜歡在學校游泳池游泳。他曾在2013年獲得行政院科技部補助博士生赴國外研究的「千里馬計畫」支持,到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進行研究。
他在聽完論壇後表示,目前半導體產業確實面對許多競爭壓力,相同地,他所研究的LED產業也有相當多有經驗的工程師被海峽對岸高薪挖角。但他認為危機即轉機,台灣企業可以趁此開始轉型,發展具有獨特高價值的產品。
陳國儒說,台灣工業基礎雄厚,加上適應力非常強,他相信憑藉台灣人堅忍不拔的毅力,以及良好的合作精神,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他說「我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