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兆下一步 IC產業關鍵時刻(八)

圖說:

圖說.「TSIA博士研究生半導體獎」得獎人,左起成功大學電機研究所簡士雄、交通大學光電研究所陳國儒、清大資訊工程研究所周宣明、台大電子研究所翁翊軒,全程聆聽產業論壇。

改變政策 奮起飛揚

這場論壇引起會場人士熱烈迴響並紛紛發言。偉詮電子董事長林錫銘呼籲政府改變政策,協助產業重新找回資本市場的青睞,以及吸納傑出人才。

林錫銘指出,政府應該恢復過去員工分紅配股的制度,以吸引人才。另外,他也指出台灣課徵證所稅,嚇跑投資者,對資本市場造成負面影響。

旭揚創投暨立錡科技董事長邰中和說,過去台灣成功地在微處理器技術平台、半導體技術平台上,累積了很好的實力。他建議,台灣在「電的基礎上,把光的元素加進來」,再打造一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平台。

軟硬結盟 關心客戶需求

鈺創科技副總經理甘萬達建議台灣軟、硬體廠商結盟。盧超群呼應,過去有許多軟、硬體整合的案例,但產品還是不成功,關鍵在於沒有把「韌體」做好。

Apple、Google、Facebook等廠商成功,關鍵之處正是他們精確掌握了客戶的需求。類似的說法,Intel實驗室執行總監王文漢說的是洞悉力(Context)。王文漢心中未來的三大趨勢,其中關鍵之一就是「越了解這個人,才能提供更smart的服務」。這個洞悉力,正是產品成功的關鍵。

導正社會價值 從教育做起

清華大學教授許棟樑認為,半導體產業遇上瓶頸,有二個長期因素,分別是社會價值觀及教育。

專注在系統化創新,並獲得國際大獎肯定的許棟樑說,大家口頭都說創新非常重要,但往往都在做「隨機創新」。他以親身經驗指出,許多企業主覺得讓同仁接受系統化創新的教育訓練,無法在績效評分表(KPI)上立竿見影看到成績,因此大多沒有耐心。他建議TSIA成立系統化的創新教育平台,耕耘影響深遠的目標。

針對許棟樑的建議,盧超群立即做出回應,他說,未來TSIA應該到大學、高中去,影響學生。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