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需才 陽明交大設創新研究院

圖說: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中)宣布成立「創新研究院」,孫元成(左上)擔任總院長、唐震寰(左)擔任共同總院長兼智能系統研究院院長,張翼(右)擔任前瞻半導體研究院院長。

圖說: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中)宣布成立「創新研究院」,孫元成(左上)擔任總院長、唐震寰(左)擔任共同總院長兼智能系統研究院院長,張翼(右)擔任前瞻半導體研究院院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27日宣布首創全臺第一所產學創新研究學院(簡稱「創新研究院」),其下設立「前瞻半導體」及「智能系統」兩個研究學院,培育頂尖國際人才,規劃每年兩院將招收碩士生100名,博士生25名。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表示,過去陽明交大已成功培育國內半導體與資通訊領域菁英人才,打造台灣高科技產業根基,如今下世代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物聯網與寬頻通訊大趨勢,推動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參賽世界盃,產業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人才荒。陽明交大為此推動成立「創新研究院」,與領頭業者積極合作,加速培育更多本土高科技產業菁英人才,以解燃眉之急。

電子與半導體是陽明交大深耕最久、也培養出最多人才的領域。針對「創新研究院」的成立,林奇宏表示,短期目標是以多元的人才培育,在最短的時間內,彌補業界人才不足的缺口。中長期則希望發展出具彈性與韌性的組織文化,透過產學條例的創新精神,從架構上做出改變,尤其在跟產業合作上,期待能徹底解決學用落差的問題。

對於有心投入半導體領域的人才來說,孫元成認為,選擇陽明交大的最大吸引力在於願景與規模,合作創新的機會更多元、更深廣。孫元成強調,陽明交大「創新研究院」下設有前瞻半導體及智能系統兩個學院,擁有整體的橫向與縱向功效,可說是一大特色。此外,產學中心與國際半導體學院讓學校展開很好的國際鏈結,促成「創新研究院」可以深耕國內,並同時接軌國際。

陽明交大創新研究院總院長由前台積電技術長暨陽明交大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講座教授孫元成擔任。共同總院長兼智能系統研究院院長由唐震寰教授擔任。前瞻半導體研究院院長則由張翼教授擔任。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前台積電傑出講座教授胡正明院士擔任榮譽總院長、前校長張懋中院士擔任總院諮詢委員會召集人,芝加哥伊利諾大學講座教授俞士綸教授擔任智能系統學院榮譽院長。

「創新研究院」下的「前瞻半導體研究學院」規劃每年招收碩士班學生60名,博士班學生15名;「智能系統研究學院」規劃每年招收碩士班學生40名,博士班學生10名。

創新研究院總院長孫元成指出,陽明交大在人才培育和實用的頂尖研究上有很好的起跑點,目前陽明交大已與台積電、聯發科、研華、鴻海、緯創資通等多家企業設立聯合研發中心,創新研究院將以創新編組與運作模式,和流體型的組織與創新平台,橫向串連校內相關專業學院、研究中心及國際半導體學院,期待藉由「合作式創新」模式,發揮良性的綜效。

創新研究院共同總院長唐震寰教授表示,創新研究院已獲得業界高度肯定,目前積極投入與參與的合作企業有台積電、鴻海、緯創、力積電、研華、聯發科及聯詠等七家國際領導公司。有別於以往學校主導人才培育,企業大多僅投入產學合作計畫。本院將結合國際頂尖學者、陽明交大優秀專業教師及業師共同規畫教學課程、設計國際精進學程與企業學習計畫,以產學「共創」的理念,加速培育更多國際化產業菁英,打造世界盃研究團隊。

陽明交大產學合作緊密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