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永續一箭雙鵰 再生水濾心來自廢面板玻璃  

產業永續一箭雙鵰 再生水濾心來自廢面板玻璃  

圖說:工研院材化所呂健瑋副組長手中的「LCD 玻璃奈米孔洞材料」,可有效吸附金屬製程水,產生循環利用的再生水。

工研院「廢液晶面板利用處理系統」技術一箭雙鵰,一方面協助妥善去化全球廢棄的LCD面板,另一方面讓LCD玻璃華麗變身,成為可吸附重金屬的奈米孔洞材料,作為再生水過濾系統的濾芯,協助產業製程水循環再利用,達成協助產業永續循環,環保減碳的目標。

2017年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及「綠色科技特殊貢獻獎」的「廢液晶面板利用處理系統」技術團隊,多項相關技術已技轉給國內面板大廠群創光電和美國Fortune WEEE公司。近三、五年來,由工研院材化所洪煥毅組長領軍,持續針對該項技術研發出的「LCD 玻璃奈米孔洞材料」,致力於應用的深化。

工研院獨門研發的「LCD 玻璃奈米孔洞材料」,以專利奈米孔洞化技術將 LCD 玻璃改質,在硬質的玻璃上製造出無數個奈米大小且具有吸附重金屬能力的孔洞,讓廢棄的LCD玻璃華麗變身,成為可以吸附重金屬的奈米孔洞材料,做為濾芯,用來過濾重金屬廢水。

有了工研院這項獨門技術,過去被視為高汙染產業的電鍍業,將可解除處理製程廢水的煩惱。電鍍業是臺灣許多製造業類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藝,但是在處理製程中所產生的銅、鉻、鎳等各種重金屬廢水時,必須加入大量化學藥劑將水中重金屬轉換為重金屬汙泥後,再進行後續的固化處理,不僅處理成本高,也會對水源、環境造成二次影響。

工研院將「LCD 玻璃奈米孔洞材料」應用於電鍍廠的製程水處理,估計每年可讓一家電鍍廠循環回用7500公噸以上的再生水,並減少30%的處理成本,更重要的是無重金屬汙泥的產生。

工研院材化所呂健瑋副組長表示,以前廢棄的LCD液晶面板經過拆解後,剩下的面板玻璃,只能掩埋處理;透過工研院的技術,第一步,可將液晶與玻璃分開,回收液晶重回製程使用。第二步,玻璃部分經過工研院專利技術,製成「LCD 玻璃奈米孔洞材料」,應用於金屬製程水的吸附處理。

呂健瑋指出,電鍍廠的製程水,經過這套材料吸附之後,不但可以產生再生水,回到製程中重複循環使用,此外,吸附在「LCD 玻璃奈米孔洞材料」的金屬,還可以作為抗菌除臭的產品應用,例如抗菌口罩即是一例。

工研院的技術團隊,經過三、五年持續驗證,已與位於彰濱工業區的吉祥電鍍廠合作,在廠內設立水循環系統,不論是鍍鎳、鍍銅、鍍鉻等各種電鍍製程所產生的重金屬廢水,只要流經這套系統,水中的銅、鎳、鉻就會停留在「LCD玻璃奈米孔洞材料」上,只讓乾淨的水通過,由此獲得潔淨的再生水,再回歸到電鍍製程重複使用。

圖說:吉祥電鍍廠老闆林振東歡迎同業前來參觀,他說,有了工研院的技術,讓他在製程水的處理不再有困擾。

吉祥電鍍廠的老闆林振東非常熱心,很歡迎同業與其他業者前來參觀,他並現身說法表示,有了工研院的技術,讓他在製程廢水的處理不再有困擾,可以把汙染減少到幾乎沒有的程度,對大地有所交代!在經濟面來說,過去一套處理廢水的化學粉末系統,少則三、五百萬元,動輒一千萬元,如今,除了製程上可以節水,水處理的設備費用,也不會那麼貴。

吉祥電鍍廠內建置起完整的再生水處理系統,並作為示範據點,目前已經有4-5家電鍍廠正在安裝此套系統,並持續推廣中。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