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市電同價」達成速度
台灣太陽能產業是否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一?
需要業界努力,更需要政府大力協助,創造內需,讓業者充分發揮,加速促成「市電同價」,台灣太陽能產業就有機會與半導體一樣,成為全球第一,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說。
新日光董事長林坤禧強調,台灣太陽能業者要有唯一共同使命,讓台灣太陽能的電價達到「市電同價」。意指屋頂安裝的太陽能電池,所產生的一度電比台電便宜。此時,產生兩個現象:
一、不需要補助。短期補助,長遠不需要。
二、普及運用。2012到來,成為庶民經濟。
台灣太陽能目前安裝得很少,政府若能提供補助,鼓勵全民安裝無污染、無噪音的太陽能,及整體太陽能業者有降低成本的共識,就能加速達成「市電同價」。
圖說:新日光董事長林坤禧強調,台灣太陽能業者要有唯一共同使命,讓台灣太陽能的電價達到「市電同價」。
認同「市電同價」觀點的華旭環能總經理曾衍彰舉出,今年八月,中國國家開發委員會在西北行省推了13個專案,標出280GW的「荒漠電站」的例子說明。標的不是系統造價,而是「電廠造好後,打算以多少錢一度電賣給當地的電力公司,最低價者得標。」
圖說:華旭環能總經理曾衍彰
八月底結果標出280MW。最低得標者每瓦一度電只要0.72元人民幣,與大陸電價差距不到0.2元人民幣,大陸目前電價每度約為0.55元人民幣。13個標案,從最低價0.72元人民幣到最高價0.99元人民幣,每個案子發電量從20GW到30GW不等。
這個消息披露後,引起中國各地震撼。從電廠造好,營運20年,以當地日造運算,每瓦造價低於18.5元人民幣,也就是低於2.75美元,turnkey造價才可以做到,等於做白工20年。如果依照中國電力事業8%的利潤回饋,一瓦只能算16元人民幣,turnkey價格2.5美元不到。這時模組價格只有1.2美元,全球現在都做不到。
台灣的挑戰就在此,「市場出來了!中國一出手,就是280MW。」
明、後年的量可能是280MW乘上10,成為2.8GW,這將是未來標案普遍的模式。也許不用等到2012年,「荒漠電站」就能做到「市電同價」。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瞭解系統的成本,一路往上推估,業界就能瞭解彼此要如何分攤,共同經營市場。
蔡進耀強調,薄膜太陽能量產200MW一度電的價格只需1美元,達500MW時,降至0.5美元。轉換效率超過10%,而毛利率有15%水準,薄膜太陽能運用多元,「市電同價」指日可待。
政府的決心
曾衍彰表示,韓電與建築商在亞利桑州,進行300-400MW太陽能發電廠,第一個基礎建構約為60MW的廠。韓電到美國蓋幾百MW的電廠;韓國核能電廠到中東蓋核能發電廠,充分表現韓國總統李明博扮演CEO治國的角色。在中東核能發電廠一役,打下歐美先進大廠。
相對台灣當局,有沒有決心爭取太陽光電系統中的領導者地位?太陽能的價格會變差,只要有量、有製造能力,台灣絕對有競爭能力。若是系統總捏在別人手裡,發展機會就不大!
圖說:經濟部能源局專門委員曾增材回應,650萬-1000萬千瓦佔台電總發電量的15%-25%,這個目標量的奠定,顧慮台灣電力系統的安全性。
經濟部能源局專門委員曾增材回應,2009年7月實施的台灣再生能源條例規範,再生能源為650萬-1000萬千瓦(6GW-10GW),太陽能發電佔2.5GW。650萬-1000萬千瓦佔台電總發電量的15%-25%,這個目標量的奠定,顧慮台灣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台灣風力集中於10-3月,太陽能靠天吃飯,需要強大備載容量。台灣是個島嶼,無法像歐美與外連接,取得海外資源。
再生能源條例規範太陽能發電的目標量與業者期望甚遠,如何讓台灣再生能源互補為用,同時具有中、韓政府創造市場的魄力,躍升台灣競爭實力,又能讓庶民享用無污染、無噪音「市電同價」的再生能源,應是產官學加速共赴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