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先進封裝隱形冠軍 印能上興櫃

圖說:印能科技董事長洪誌宏

印能科技(APT)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開發出獨特的半導體封裝設備及製程方案,致力滿足AI晶片需求激增帶動先進封裝的極致要求,被喻為隱形冠軍,今(14)日上興櫃,登錄價489元。

AI需求驅動了高效能運算(HPC)晶片的爆發性成長,包括NVIDIA和AMD推出的高階伺服器晶片,成了大家的目光焦點。為了克服晶片小巧省電的挑戰,各種2.5D、3D的先進封裝技術,以及把晶片堆疊起來,然後封裝於基板上的CoWoS技術,不斷創新推出。

印能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洪誌宏以馬拉松接力賽,來形容半導體產業從晶圓製造、到封裝、測試,必須要每一棒都快速達陣,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回顧蘋果A7、A8處理器時期,台積電就是因為投入先進封裝,因此才拿到蘋果的訂單。

17年下來,印能透過解決封裝遇到的氣泡及翹曲等問題,技術實力受到國際大廠肯定,客戶涵蓋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封裝廠、晶圓製造大廠,以及整合元件製造廠,橫跨北美、中國、韓國、日本和台灣,可說是半導體先進封裝製程的隱形冠軍,市佔率高達90%以上。

隨著業績不斷成長,印能原本位於竹科竹南基地的三處廠辦空間早已不敷使用,於是在新竹香山買地興建全球營運總部,並於今年元月落成啟用,將作為新產品研發基地,同時兼顧資訊安全,並保護客戶產品的隱密性,產能足以支持未來3至5年的需求。

洪誌宏說,先進封裝的特色就是「很貴、很難、高精密、高價值」。他舉例,面對一爐價值高達五、六百萬美元的晶片,印能提供的製程解決方案到底成效如何,當成績揭曉時,只有兩種可能,必須百分之百成功,否則就是良率零,沒有第三種答案。

自2007年成立以來,印能透過掌握真空、高壓、熱流等技術,不斷為客戶解決先進封裝製程面臨的氣泡、翹曲、高溫熔錫、散熱等四大挑戰,被業界譽為「製程氣泡解決專家」。此外,印能也針對高功率高效能晶片散熱,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

印能多年來締造了多項世界第一的紀錄。創業之初,第1代設備,為業界排除了苦惱超過50年的製程氣泡問題,寫下全球第一,接著第2代、第3代、第3.5代,到如今的第4代設備,也都獨步全球,累計出貨已達2,000套。由於這些設備包含高溫、高壓系統,客戶需要印能提供專業的維護及保養,因此每年也可帶來穩定收入。

多年來,印能已取得44項國內外專利,並成為全球在該領域發表最多專利的公司,並持續在權威的IEEE 電子元件及技術論壇(ECTC)及電子封裝技術論壇(EPTC)發表技術論文,技術創新力獲國際矚目。

除了封裝製程外,印能近年也因協助客戶成功解決製程挑戰,而邁進半導體測試領域,成了全球第一家,以氣冷方式,解決700W以上高功率崩應爐散熱問題的供應商。

印能資本額2億元,2023年自結全年營收為新台幣11.86億元,營業毛利7.89億,毛利率66.56%,稅後淨利5.49億元,每股盈餘28.27元,幾乎賺進三個股本。

洪誌宏看好中國及北美市場。他分析,中國「十四五計畫」增加很多新項目,誘使很多人投入半導體產業及先進封裝領域,對印能而言,商機值得期待。針對美國市場,隨著處理器大廠宣布投入晶圓代工業務,未來在先進封裝製程上,也會有印能可以發揮的地方。

展望2024年,隨著AI伺服器需求增加、先進封裝CoWoS產能吃緊,印能的技術方案可望帶來營收成長。

洪誌宏表示,為解決小晶片(Chiplet)的封裝挑戰,印能的第4代產品,大膽推出覆晶封裝製程簡化平台,技術難度為第2代設備的2-10倍,是針對覆晶封裝的直球對決。

圖說:印能科技董事長洪誌宏(中)率領團隊,締造許多世界第一紀錄。

全球營運總部落成 印能3月上興櫃

專題報導印能科技,2023《產業人物》雜誌已經出版!
「除泡專家」解半世紀痛點-再為先進封裝舞動舞姿一場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