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社會福祉 工研院擴展科技公益影響力

圖說:工研院舉辦「2023科技公益經驗分享交流研討會」,分享以科技關懷社會的經驗,擴散科技服務公益的能量。左起為宜龍道材料科技協理游程翔、慈濟基金會主任王運敬、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諮詢顧問羅達賢、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副主委謝國倫、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副總營運長兼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諮詢顧問劉佳明、日盛生醫執行長宋酈芝、台灣世界展望會總督導曾幸錞。

工研院於今(12)日舉辦「2023科技公益經驗分享交流研討會」,分享「急難救助、循環再生、綠能科技、偏鄉科技、智慧照護」等科技公益推動成果,包括今年馳援土耳其強震所啟動的「紫外線LED殺菌淨水器」救災成果、「肯納兒精準照護關懷計畫」之精準身心靈照護服務,以及協助聽/語障者溝通之「AI手語翻譯員計畫」,同時也邀請慈濟基金會、台灣世界展望會、宜龍道材料科技、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等單位與本院公益科技研究團隊進行交流,藉此擴展公益推動能量。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今年是工研院成立50周年,回顧半世紀以來,在協助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對於社會弱勢、偏鄉的關懷也不落人後,運用各項研發技術,讓科技與公益激盪出溫暖的火花。社會公益委員會成立12年以來,凝聚眾人力量,透過「科技應用與服務」、「科技教育推廣」及「企業志工」三大面向,推動工研院社會公益事務,不但已有超過90項科技運用於公益計畫,更鼓勵同仁積極參與,已累積超過2萬人天的志工投入,未來工研院將持續串聯各界資源,以科技研發關懷社會,透過此一公益平台鏈結社福機構、企業夥伴等,擴大科技應用能量,帶來循環不息的公益價值,讓科技化身溫暖陽光,照亮社會每個角落,為臺灣的永續未來努力。

工研院副總營運長兼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表示,工研院近年致力協助偏鄉青年,推動在地產業轉型,更結合在東部服務產業的Omega Zone釣竿團隊,引科技入偏鄉,為返鄉青年鋪路。並導入創新科技協助在地產業創生,與當地偏鄉產業、社福機構合作,例如教導阿美族部落「太巴塱」原住民將在地特色農產紅糯米,結合傳統工法與創新農業科技,開發紅糯米相關產品,提升作物價值,振興部落經濟。同時協助偏鄉兒童科普教育,進一步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SDG 4優質教育目標。展望未來,工研院將持續關注偏鄉弱勢需求,對社會有所貢獻,落實「用科技做公益,讓世界更美麗」的使命! 

圖說:為協助災區或偏鄉居民取得乾淨水源,工研院研發「紫外線 LED 殺菌淨水器」,為高效除菌效果兼具低耗能、無汞、可攜式與智慧化設計之水處理利器,確保居民獲得安全、乾淨的用水。

研討會中也分享工研院在急難救助公益科技領域的長期成果。今年土耳其遭受近百年來最強烈的地震災害,工研院與土耳其領先家電製造商Arcelik合作,提供「紫外線 LED 殺菌淨水系統」,運送至災區貨櫃屋進行組裝,以供應清潔的飲用水。同時,工研院與台灣世界展望會攜手,將「紫外線 LED 殺菌淨水器」引進宜蘭、花東等偏遠地區。透過與技轉廠商宜龍道材料的合作,協助那些難以取得乾淨水源的居民,確保他們獲得安全、乾淨的用水。此外,工研院協同慈濟基金會和台灣世界展望會,在蘭嶼地區受到小犬颱風嚴重影響後,迅速將「太陽能紫外線 LED 殺菌淨水器」送至島上並組裝。讓斷電、斷水的居民能夠即時取得所需用水,共同守護災區的飲水安全,同時也協助災民克服困境。串連各界善意及服務行動,共同解決急難救助問題、協助偏鄉弱勢,將科技力化為救災力。

在智慧照護公益科技方面,工研院與肯納莊園合作,為患有自閉症的肯納族群以及照護者提供協助。透過多重生理資料分析的「腦波拽引紓壓裝置(舒曼床)」技術,來協助調整腦波與平衡自律神經,舒緩情緒和照護壓力。除此之外,透過生理數據演算所產生的生命之花與植物療癒資料庫,更進一步協助自閉症族群與照護者溝通身心感受,並適時提供情感上的協助。另外,也搭配高精度與高解析熱感影像系統,可以即時非接觸方式透過熱感平衡影像來判斷體驗者前後的溫區能量分布與平衡狀態,以預防日常活動中的風險。透過建置科技導引精準照護的紓壓環境與服務能量,促進肯納族群與照護者之間的溝通與照護。

在聽/語障者關懷部分,工研院與聾人協會共同合作開發人工智慧AI手語翻譯員,透過電腦視覺及人工智慧AI手語辨識與自然語言處理即時翻譯成文字或轉換語音,有助於打破溝通障礙,使得聽/語障者能夠方便與小兒科醫師溝通。集結21位聽/語障者與手語翻譯員,標註80多萬張手語影像,建立出臺灣最大的小兒科手語影像標註資料集,後續將協助建置於小兒專科的診間以利醫師與聽/語障者的溝通。工研院將持續扮演科技公益平台的角色,串聯各界資源,讓科技公益的效益像漣漪般不斷向外擴散。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