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工研院與日本海上災害防止中心簽署毒化災應變備忘錄,宣布建立應變技術及專業知識合作,強化台日雙方毒化災應變能力,提升事故防災能量。左起為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胡耀祖、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局長謝燕儒、日本海上災害防止中心理事長岩男雅之(Masayuki Iwao)
為強化毒化災應變機制,提升人員危機應變能力,在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支持下,工研院接軌國際,與日本官方唯一指定之海上應變國際組織-日本海上災害防止中心(Maritime Disaster Prevention Center , MDPC)於16日共同簽署「毒化災應變締約合作備忘錄」,建立應變技術及專業知識合作,強化台日雙方毒化災應變能力,提升事故防災能量。同時現場也展示由工研院與環保署化學局共同打造之「低危害性常壓儲運應變聯防能力提升模組」與「高危害性高壓儲運應變聯防能力提升模組」化災應變車輛,以實兵演練方式,強化第一線災害防救人員應變能力。
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局長謝燕儒指出,政府為提升人員對於毒性化學物質之應變能力,希冀藉由此次台日雙方簽署備忘錄,交流雙方各自在陸上以及海上的防災專長,以強化雙方對於毒化災之臨場應變及整體救災能力,增強環境污染事件應變處理的能量。最重要的是,雙方的合作推廣,將更有益於建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讓危機事件發生時,可以最即時的方式,降低污染事件的影響程度,進而減緩人民生命及財務損失。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胡耀祖表示,隨著科技與化學工業發展的日新月異,工安與化災管理將更顯細膩與複雜;工研院為協助國內產業快速切入毒化災應變,1996年創建臺灣第一個緊急應變諮詢中心(Emergency Response Information Center, ERIC),緊急救援服務遍及全台,近年重大事件包括高雄氣爆、年初PCB大廠失火事件等都有工研院參與救援足跡。今年工研院更將延伸觸角倍增戰力,與日本海上災害防止中心進行交流,未來將持續推動國際災害應變交流平台,建立跨國專業服務網等關鍵性工作,在環保署化學局支持下,期望藉由攜手與日本海上災害防止中心共同合作,來組成國際化災應變交流平台,以大步提升國內產業界的應變操作及防護能力。
日本海上災害防止中心理事長岩男雅之(Masayuki Iwao)表示,MDPC自1976年成立以來,一直針對海上重大意外災害及汙染事件,進行災害資訊蒐集處理、國際防災業務合作、災害訓練以及應變諮詢服務等,從2014年開始從事陸地災害應變業務,希望經由此次備忘錄之簽署,結合台日雙方在毒化災害防災應變之經驗,共同建立相關資訊及事故應變經驗交流平台,MDPC非常期待這項合作的後續產業化潛力,不僅將增強每個地區的防災能力,更希望這份備忘錄有助於處理未來的各種事故。
雙方簽署備忘錄的現場,也展示由工研院與環保署化學局歷時22個月打造之「低危害性常壓儲運應變聯防能力提升模組」與「高危害性高壓儲運應變聯防能力提升模組」兩台車輛,展現實際應用在實兵演練測試的28種課程,包括化學品移槽訓練、災後環境復原等;另也結合時下最新的VR技術,讓訓練人員透過虛擬實境操作,可以電腦模擬毒化災害虛擬空間,並透過身歷其境之視覺呈現、音效環繞與互動回饋刺激,學習正確之災害處置應變知識。
圖說:工研院與環保署化學局歷時22個月打造之「低危害性常壓儲運應變聯防能力提升模組」與「高危害性高壓儲運應變聯防能力提升模組」兩台車輛,展現實際應用在實兵演練測試的28種課程,包括化學品移槽訓練、災後環境復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