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及營運效率,讓世界刮目相看。矽晶圓是支撐半導體晶圓廠的上游原料,環球晶圓(6488)在併購了日本及美國半導體矽晶圓廠後,透過紀律管理、相互學習及文化融合,已有效建立起跨國經營團隊的效率,規模也躍升為全球「第六大」,並於9月25日正式掛牌。
台灣最大的半導體矽晶圓廠商環球晶圓,掛牌價每股61.5元,25日早盤以65.1元開出後股價隨即上揚,終場以67元收盤。
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表示,目前該公司的矽晶圓從3吋到12吋,尺寸齊全。市場應用涵蓋車用電子、PC及電源管理IC等三大領域,各佔三分之一。目前6吋以下月產能150萬片,8吋月產45萬片,12吋月產18.8萬片。展望未來,8吋及12吋矽晶圓的需求將大幅成長,以目前產能利用率超過九成以上來看,產能擴充勢在必行。
圖說:環球晶圓的矽晶圓從3吋到12吋,支持全球各種電子產品的應用。
徐秀蘭說,該公司的購併策略有三,一是為了技術互補性,二是為了提升產能,第三則是為了特定的標的客戶。她補充說,如果不是透過併購,2016年也要思考12吋的產能擴充。
談起品質,徐秀蘭說,穩定的水電供應,對於矽晶圓製程非常重要。在矽單晶生產流程中的長晶爐高溫超過攝氏1,420度,需要流動的冷卻水形成水套,否則作業人員連機台都無法靠近。矽晶圓的精密度達千分之一奈米,水質的純淨度也攸關磊晶晶圓的品質。此外,穩定的電源供應也很重要。切割晶圓連續72小時作業,不能有瞬間壓降,必須保持電壓穩定。徐秀蘭說,她對於新竹科學園區水電供應的品質表示肯定。
在公司簡介影片中,環球晶圓全球「第六大」已悄悄改為「前六大」,一字之差,似乎透露著在全球排名向上衝的雄心。
圖說:電動車需要的氮化鎵矽晶圓,2016年將有小量出貨。